第五十二章 剑撼太上河(4/5)
润的土壤来汲取水分。而那些仰仗着老天的同伴们,就算是可以开出娇艳的花,也终究不会有这棵草活得久。
沈清秋默默地看着她,心中悄然腾起些许慰藉。
他对云台没有任何敌意,毕竟那是他曾经认为的“天涯”。一个人对少年时的热忱,在老了之后只会剩下温暖的回忆。就算是没有完成,最多也是些遗憾,万万不会有恨。
现如今,看到李韵这位来自他少年时认为的“天涯”之中的后背仍然如此的有骨气,沈清秋的心中当然会觉得有所安慰。
最可惜的不是失去,而是仍旧存在却已然败落。
一条鱼死了,一盆花枯萎,难受都是暂时的。唯有看着一条鱼在水里痛苦的挣扎,一盆花被枯黄的叶所包裹时,才是令人最痛心的时刻。
对于这一点,张学究的感悟应当是无人能及。他亲眼赶着自己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坛庭忽然变得误会不堪,这种无与伦比的悲痛是用任何言语都形容不出来的。当他自知无力改变时,便只能像养鱼人、养花人转过身去不再着眼一样,他只能选择离开。
东海云台这处所谓的“天涯”只是沈清秋一段少年的热情,对于云台他并没有归属感,也没有感情。但坛庭发生在张学究身上的事情,他也同样经历过。
最能伤害一个人的,永远是另一个人。
最能伤害沈清秋的,永远是他的至交好友,狄纬泰。
他自己的人生从答应帮助狄纬泰推翻九族时便静止了,直到现在才重新开始。中间的光阴都被硬生生的割裂开来,没有色彩,没有温度。
方才听到李韵这番很是慷慨的话,忽然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归属又在哪里?博古楼是再也回不去了……就算是去了中都城又能如何?那里虽然是天下的中心,就一定适合他吗?
想到这里沈清秋忽然很是颓唐,不过他还是强行打起精神来解决眼下的事端。毕竟是答应过刘睿影的。虽然他不是君子,但却从来不会食言。
沈清秋当然说过谎话,也骗过不少人。可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是他活了大半辈子始终坚定不移的。否则也不会间隔了几十年,还仍然想着自己与任洋的赌注,还记得那条鲜活的大鲤鱼,记得当时安滑稽可笑但却极为有趣的赌注约定。
沉吟了半晌,沈清秋再度抬起头,对这李韵微微一躬身。这却是让李韵有些猝不及防,只觉得这老头儿不但武道修为奇高,心性更是难以捉摸……
沈清秋的右臂缓缓平伸,两根指头并指成剑,而后聚过头顶。李韵轻咳一声,勾动东海之力的负荷已经让她有些难以支撑。好在自己的动作还未受到影响,只是出剑的速度已经有些滞缓,不似先前那般凌厉。
看到沈清秋的动作,李韵朝前踏出一步。
脚下的“蓝”再度涌起,朝上攀附,很快便将她的身子包裹起来,竟是要比先前更加浓郁。
李韵口中大喝一声“起”!,手中剑冲着水面一划而过后瞬间上提。
阴柔无形的河水骤然凝成一股,拔地而起,带着无可匹敌的磅礴气势朝着沈清秋奔涌而去。在李韵的劲气以及东海之力的加持下,这水竟是变得犹如刀锋,坚不可摧的同时却是连空气都能被切碎。
沈清秋平静的看着这股刀锋般的水柱向自己袭杀而来,身形仍然是稳如泰山。太想看看李韵究竟还有多少本事,毕竟这漂亮话谁都会说,但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支撑想法时,再好听的话说出来都是虚无,没有任何意义。
水柱越升越高,越来越粗壮,呈通天之势,犹如龙王吸水般,将正太上河几乎都一分为二。沈清秋仰头看着夜空,就连云层都已被水打湿,似是变得沉重而更加低沉。
李韵始终注视着沈清秋的右手,可到现在为止,他仍旧没有出手的意思。她能感到自己身体里的劲气已经开始透支,急促的呼吸也不能让疲惫有任何缓解。这样的招式即便是当时在面对定西王霍望时,她都没有用处来过。因为霍望只想要她的星剑,而沈清秋却是要杀了她这个人。
终于,沈清秋的出手了!
他高举的右臂从头顶慢慢滑落。
慢到李韵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体力不济的缘故而没有看的真切。
一道无可匹敌的剑气从沈清秋的指尖迸发出来,将这道通天彻地的水柱一份为二,从他的身体两侧平静的穿过,直至消失在河面上。
李韵本能的朝后退了一步,横剑抵挡在身前。
“叮”的一声,手中的欧家剑竟是出现了些许细微的裂痕!
匆忙间回头一看,身后的太上河被沈清秋这一剑指彻底劈开,分成了两半,露出了底部狰狞且丑陋的河床。
分成两半的水,朝着岸边奔涌而去,但好似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屏障,无论如何都不能落下,正能在岸边高高的耸立翻滚,看的岸边的众人四处奔逃,惊叫连连。
太上河的分裂随着沈清秋的剑气仍旧不停地朝前奔去,转眼间就到了尽头的那座三孔石桥。本就年久失修的老桥,如何经得住这般势头?在水波的激荡之下却是寸寸断开,化为碎石块,径直调入河底的淤泥里,渐渐隐没了身形。
这里不是太上河的尽头,但热闹的风流场却是到这石桥便止步了。往后而去,河面上只有喝水,岸边再无半点灯火。
这道剑气劈揩了石桥后,又一往无前的行了百丈远,竟是想要直抵东海,彻底切断李韵以水为媒介,提调而来的东海之力。
李韵的精神已经在东海之力的加持下与台上河水融为了一体,剑气破开河面,无
沈清秋默默地看着她,心中悄然腾起些许慰藉。
他对云台没有任何敌意,毕竟那是他曾经认为的“天涯”。一个人对少年时的热忱,在老了之后只会剩下温暖的回忆。就算是没有完成,最多也是些遗憾,万万不会有恨。
现如今,看到李韵这位来自他少年时认为的“天涯”之中的后背仍然如此的有骨气,沈清秋的心中当然会觉得有所安慰。
最可惜的不是失去,而是仍旧存在却已然败落。
一条鱼死了,一盆花枯萎,难受都是暂时的。唯有看着一条鱼在水里痛苦的挣扎,一盆花被枯黄的叶所包裹时,才是令人最痛心的时刻。
对于这一点,张学究的感悟应当是无人能及。他亲眼赶着自己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坛庭忽然变得误会不堪,这种无与伦比的悲痛是用任何言语都形容不出来的。当他自知无力改变时,便只能像养鱼人、养花人转过身去不再着眼一样,他只能选择离开。
东海云台这处所谓的“天涯”只是沈清秋一段少年的热情,对于云台他并没有归属感,也没有感情。但坛庭发生在张学究身上的事情,他也同样经历过。
最能伤害一个人的,永远是另一个人。
最能伤害沈清秋的,永远是他的至交好友,狄纬泰。
他自己的人生从答应帮助狄纬泰推翻九族时便静止了,直到现在才重新开始。中间的光阴都被硬生生的割裂开来,没有色彩,没有温度。
方才听到李韵这番很是慷慨的话,忽然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归属又在哪里?博古楼是再也回不去了……就算是去了中都城又能如何?那里虽然是天下的中心,就一定适合他吗?
想到这里沈清秋忽然很是颓唐,不过他还是强行打起精神来解决眼下的事端。毕竟是答应过刘睿影的。虽然他不是君子,但却从来不会食言。
沈清秋当然说过谎话,也骗过不少人。可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是他活了大半辈子始终坚定不移的。否则也不会间隔了几十年,还仍然想着自己与任洋的赌注,还记得那条鲜活的大鲤鱼,记得当时安滑稽可笑但却极为有趣的赌注约定。
沉吟了半晌,沈清秋再度抬起头,对这李韵微微一躬身。这却是让李韵有些猝不及防,只觉得这老头儿不但武道修为奇高,心性更是难以捉摸……
沈清秋的右臂缓缓平伸,两根指头并指成剑,而后聚过头顶。李韵轻咳一声,勾动东海之力的负荷已经让她有些难以支撑。好在自己的动作还未受到影响,只是出剑的速度已经有些滞缓,不似先前那般凌厉。
看到沈清秋的动作,李韵朝前踏出一步。
脚下的“蓝”再度涌起,朝上攀附,很快便将她的身子包裹起来,竟是要比先前更加浓郁。
李韵口中大喝一声“起”!,手中剑冲着水面一划而过后瞬间上提。
阴柔无形的河水骤然凝成一股,拔地而起,带着无可匹敌的磅礴气势朝着沈清秋奔涌而去。在李韵的劲气以及东海之力的加持下,这水竟是变得犹如刀锋,坚不可摧的同时却是连空气都能被切碎。
沈清秋平静的看着这股刀锋般的水柱向自己袭杀而来,身形仍然是稳如泰山。太想看看李韵究竟还有多少本事,毕竟这漂亮话谁都会说,但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支撑想法时,再好听的话说出来都是虚无,没有任何意义。
水柱越升越高,越来越粗壮,呈通天之势,犹如龙王吸水般,将正太上河几乎都一分为二。沈清秋仰头看着夜空,就连云层都已被水打湿,似是变得沉重而更加低沉。
李韵始终注视着沈清秋的右手,可到现在为止,他仍旧没有出手的意思。她能感到自己身体里的劲气已经开始透支,急促的呼吸也不能让疲惫有任何缓解。这样的招式即便是当时在面对定西王霍望时,她都没有用处来过。因为霍望只想要她的星剑,而沈清秋却是要杀了她这个人。
终于,沈清秋的出手了!
他高举的右臂从头顶慢慢滑落。
慢到李韵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体力不济的缘故而没有看的真切。
一道无可匹敌的剑气从沈清秋的指尖迸发出来,将这道通天彻地的水柱一份为二,从他的身体两侧平静的穿过,直至消失在河面上。
李韵本能的朝后退了一步,横剑抵挡在身前。
“叮”的一声,手中的欧家剑竟是出现了些许细微的裂痕!
匆忙间回头一看,身后的太上河被沈清秋这一剑指彻底劈开,分成了两半,露出了底部狰狞且丑陋的河床。
分成两半的水,朝着岸边奔涌而去,但好似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屏障,无论如何都不能落下,正能在岸边高高的耸立翻滚,看的岸边的众人四处奔逃,惊叫连连。
太上河的分裂随着沈清秋的剑气仍旧不停地朝前奔去,转眼间就到了尽头的那座三孔石桥。本就年久失修的老桥,如何经得住这般势头?在水波的激荡之下却是寸寸断开,化为碎石块,径直调入河底的淤泥里,渐渐隐没了身形。
这里不是太上河的尽头,但热闹的风流场却是到这石桥便止步了。往后而去,河面上只有喝水,岸边再无半点灯火。
这道剑气劈揩了石桥后,又一往无前的行了百丈远,竟是想要直抵东海,彻底切断李韵以水为媒介,提调而来的东海之力。
李韵的精神已经在东海之力的加持下与台上河水融为了一体,剑气破开河面,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