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9章 请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幽暗神秘的六道世界虚影中,似有黄泉路蔓延在其中,通往幽暗神秘的鬼门关。  

奈河桥下忘川浩浩荡荡奔流,  

十殿阎罗各自镇守一方,身影若隐若现,  

苦海之上,天地沉沦,无边无岸…  

一切景象,皆神秘缥缈,笼罩在禁忌般的光影中,在那六道轮转之间变化。  

而在一众震骇目光注视下,一条燃烧般的火红道途从那一座神秘幽暗的世界中涌现出来。  

那条道途似燃烧的花瓣铺成,又像点燃着无数的火焰,瑰丽神秘。  

当出现在那黑暗的天穹之下,就像来自九幽的一条秘路,显现在这万厄劫地中。  

“这是…轮回?”  

襦裙少女季青溪喃喃。  

她睁大眼睛,满脸的惘然。  

轮回?  

自己明明没见过,却为何下意识就会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轮回?  

而当这个字眼,从季青溪口中说出,在场其他人也不由悚然。  

轮回!  

一个早已消失万古,被列为无上禁忌的大道。  

据说早在混沌太初时代,轮回就是一个谜团,一个让那些混沌中诞生的始祖都无法接触的禁忌。  

据说那古仙路上的仙人,都未曾真正见过何谓轮回。  

以至于在过往那浩瀚漫长的岁月中,轮回就像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一个传说。  

渐渐地都已被人遗忘。  

也是最近这些年,苏奕被视作是剑帝城大老爷转世之身这件事传遍命河起源,才让世间又开始流传起和轮回有关的议论。  

而现在,他们似乎…真的看到了那消失在光阴长河中的轮回!  

“苏奕虽是萧戬的转世之身,可当年也没有掌握轮回之道。”  

太昊灵虞眼神恍惚。  

她很确定,萧戬没有接触过轮回,因为直至战死的时候,萧戬都不曾动用过!  

而还不等在场众人从惊悚震撼中回过神,整个万厄劫地像一下子坠入幽冥之中!  

天地万象暗淡。  

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禁忌气息,悄然分布在天地之间。  

那黑暗的夜空中,代表着周虚规则的无数紫色星辰,都在此刻坠落,像不受控制坠落的彗星,在掉入那幽冥般的世界后,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  

而无论是业劫一脉的韦慈、逐星等人,还是颛臾统和太昊灵虞,无不脸色一变。  

这一刻的他们全都感受到一种源自性命本源的悸动和危机感,神魂几欲出窍,像要被抓进那一座幽冥之界中。  

“快退!”  

逐星暴喝,带着众人朝极远处避开。  

太昊灵虞没有退,全力催动火莲印,运转一身道行,才抵抗住那种诡异可怖的威压。  

饶是如此,她也不由心颤。  

这若真的是轮回大道,未免也太可怕,似乎比她掌握的天谴规则“青乙之力”更禁忌、更厉害!  

须知,五大天谴神族分别掌握的天潜规则,皆可视作是定道之战落幕后最为至高的规则。  

某种程度上,可视作是命河起源周虚秩序的主宰!  

而作为战力远比寻常绝世道祖更胜一筹的太昊灵虞,自然更清楚天谴规则的厉害。  

可此时,她却做出这样的对比,可想而知轮回的出现,带给她的冲击有多大!  

而此时,天穹之下,那正在围攻苏奕的九个始祖逝灵,则一个个浑身一颤,呆滞在原地,一动不动。  

全都像着了魔似的。  

而苏奕则抱拳作揖,“诸位帮我印证道行,我自当为诸位引渡,以获真正解脱。”  

说着,他抬手一指那从幽冥之界中延伸出来的一条燃烧之路,道,“请!”  

燃烧的道途扩散延伸,出现在那九个始祖逝灵身前,花瓣飞舞,光雨流转,神秘超然。  

这是火照之路。  

也叫彼岸之路。  

踏上其上,可入轮回,得到真正的解脱。  

从离开神域、进入命运长河之后,苏奕已经极少再动用轮回大道。  

不是弃之不用,而是轮回之道在厮杀战斗时,太容易暴露身份,引来绝世大敌的察觉。  

另外,轮回之道的奥秘只在对付邪灵、劫灵、逝灵、孽灵这一类诡异死物时,拥有天生的克制之用。  

故而,在但凡不必动用轮回的情况下,苏奕自不会动用。  

而此时不一样。  

他的对手,是逝灵!  

动用轮回再合适不过。  

之前若不是为了拿这些始祖逝灵来磨砺和印证自身修为,他轻松就能以轮回克敌!  

“诸位,请!”  

苏奕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火照之路随之蔓延,将那九个呆滞在原地一动不动的始祖逝灵笼罩其中。  

而接下来,这些始祖逝灵就像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指引般,沿着火照之路走到了那幽冥之界深处。  

渐渐看不清楚了。  

可这一瞬,那幽冥之界深处却有一阵解脱般的大笑声响起。  

“多谢道友!”  

“这就是轮回么?不曾想逝去万古岁月,却能在这等时候踏入轮回,得到解脱!”  

“善!”  

“哈哈哈哈,仿似大梦一场,终得解脱,不受业劫羁绊,又得见轮回,人生之幸事也!”  

“哥几个,若有下辈子,咱们再一起并肩子征战道途如何?”  

“好!”  

“一言为定!”  

…声音初开始嘈杂,渐渐就归于沉寂之中。  

苏奕拎出酒壶,遥遥相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