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7章 腿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孔长罗死了。  

被挫骨扬灰,炼成劫烬。  

这样的死法,带给其他道祖心神极大的冲击。  

水云剑庭乃是碧蘅界首屈一指的大势力,而孔长罗作为水云剑庭的太上祖师,已叱咤风云漫长岁月,称得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谁敢想象,他会这样殒命?  

「得罪不起颛臾氏,就能得罪得起我太昊氏?」  

太昊云绝冷笑,「这种叛徒,最令人不齿!」  

气氛沉闷,人们心情沉重。  

「我清楚,你们之所以为我效命,无非是想攀上我太昊氏的关系,以此来摆脱玄凰神族的掌控。」  

太昊云绝再次开口,语气森然,「可想要得到什么,也得看你们各自的表现!」  

这番话,让凰红药感到很刺耳,秀眉皱起。  

但最终并未说什么。  

其他道祖则纷纷表态,表示接下来的路上,愿誓死相随,为太昊云绝赴汤蹈火!  

显然,他们都看出,刚才在和颛臾氏的阵营对峙时,因为他们都不曾主动站出来,引起了太昊云绝的不满。  

而此刻,太昊云绝分明是故意拿孔长罗的死,来敲打他们!  

忽地,黑衣女子道:「凰红药,如若不介意,你来我房间一下,我有事问你。」  

凰红药锋利如刀的眸眯了一下,便点了点头。  

青鸢神舟继续飞遁。  

船上的气氛,则明显变得和之前不一样。  

苏奕返回了自己房间,坐在临窗位置饮酒。  

这一路上,为避免露出破绽,他只能放弃打坐修炼的念头。  

不过,这并不代表苏奕无法参悟大道。  

在原界那一段时间,他一身修为突破太快,到如今,只差一步就能踏足原始境。  

尤其是在原界第九重天的最后一战,苏奕被上百位道祖一起围堵,陷入最危险的绝境。  

到最后,法体都被打碎,只剩一缕残魂。  

可经此磨砺后,在涅槃之力的修补和重塑之下,则让他一身道行实现惊人蜕变!  

尤其是,他还获得了所有问心道碑的传承和修行经验,对混沌纪元最初时的修行之秘有了翻天覆地的认知。  

如水袁、羽道人、长寿佛等恐怖存在的传承,皆直指「古仙路」最本质的奥秘。  

而像白术这位混沌纪元最初时的第一剑仙,一身传承更是堪称「古仙道」剑修一脉的集大成者。而有关那些恐怖存在的修行感悟和经验,对苏奕而言,更是一笔远比任何机缘都宝贵的收获,让他可以和自身道途进行一一印证,博采众长,化百家为己用,从而青出于蓝,更上一层楼!  

不夸张地说,在当今天下,若论掌握的「古仙」传承之多,几乎无人能和苏奕相比!  

这一切的收获,注定将在苏奕以后的道途上起到关键之用。  

不过,苏奕自己很清醒。  

自称「知道者」的乌鸦曾说过,原界的一切机缘和传承,皆是混沌纪元最初时的一批「失败者」所留。  

既然这批「失败者」曾在定道之战中落败,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大道还不够称得上「至强」。  

更别提,当初定道之战的赢家,是一位无比神秘的禁忌存在。  

这一切,让苏奕明白,那些古仙传承可以钻研、借鉴、汲取,但断不能影响自身之道途。  

相反,自己要做的是博采众长后,让自己的道途超越这一切「失败者」之上!  

正如苏奕曾对乌鸦所言,他的大道,从来不是为了成为命运主宰。  

他的大道,也不会如此小!  

不过,修为力量的蜕变,还有许多要沉淀打磨的地方,包括对大道的参悟和推演,也需要花费心思。  

眼下,苏奕在做的就是此事。  

同一时间,黑衣女子的房间中。  

「你大概已猜出我是谁了吧。」  

黑衣女子仪态随意地坐在那,看着立在不远处的凰红药。  

「不错。」  

凰红药微微点头,没有否认。  

她眼神有些微妙,心情也有些异样。  

如今这命河起源中,能识破黑衣女子身份的,已极其之少。  

「那你我之间的对话,就直接一些为好。」  

黑衣女子道,「当初那新一任命官苏奕前往命河起源时,由凰神秀亲自接引,我想知道,凰神秀如今在何处。」  

她嗓音柔润婉转,清脆动人,可此时那言辞间,却平添一股毫不掩饰的冷意。  

凰红药敏锐注意到这一点,也猜出黑衣女子为何会这般「惦念」凰神秀,不由沉默了。  

黑衣女子金色的眸盯着凰红药,「你不说,我也会找到她,亲口问一问,萧戬当年因为她而死,她心中是否有愧!」  

言辞间,已不止是冷意,还有恨意和杀机!  

房间中的氛围都压抑沉闷许多。  

凰红药皱眉,「当年萧戬是怎么死的,你们太昊氏能不清楚?杀害萧戬的凶手之一,不就是阁下的兄长?」  

这番话,同样不客气,带着讽刺。  

黑衣女子像是被刺痛了心神般,蓦地起身,隔空一把抓住了凰红药雪白的鹅颈,五指深陷,抓出血淋淋的指痕。  

凰红药却不为所动,也不曾挣扎,明秀素净的玉容都不曾变化一丝。  

她只平静道,「若说萧戬是因为神秀而死,那我玄凰神族何尝不是因为萧戬而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黑衣女子眼眸死死盯着凰红药半晌,最终收手,重新坐在玉桌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