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7章 风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奕抬眼间,就看到了那只美丽如梦幻般的小蝴蝶。  

“萧戬何时与你说过这些?”  

苏奕开口。  

到了现在,他已经明白,这蝴蝶乃是一道劫灵化身,能够利用涅盘命土的力量引发蝶变之劫。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蝴蝶实则可以称得上是命书所蕴生的一缕灵体!  

“在萧戬真正把命书交给你的时候,曾谈起你和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执掌轮回,拥有前世今生一切道业,故而也最有希望成为命运主宰。”  

蝴蝶翩跹,悬浮在虚空,嗓音柔润轻灵,“我之前一直不相信,可现在则很难不相信了。”  

它眼眸清澈,不带一丝情绪波动。  

苏奕不禁皱眉,“他可从来没跟我谈起过你。”  

蝴蝶道:“他曾说,只要你继承了他的道业力量,你就是他,自然会清楚这涅盘命土的一切事宜,无须说什么。”  

苏奕这才恍然。  

显然,在萧戬的认知中,自己肯定会继承他的道业力量和记忆。  

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一直拒绝这么做!  

“阁下如何称呼?”  

想了想,苏奕问。  

蝴蝶道:“我名风霓,以前时候,萧戬叫我‘霓儿’,他说和‘妮儿’谐音一样,叫起来亲昵,我倒也不在意,名号而已,你可以随意。”  

苏奕在心中默默念了霓儿几次,微微感觉有些不适应,最终还是决定,称呼对方为风霓。  

而此时,蝴蝶风霓已继续道:“如今你渡过蝶变之劫,便称得上是命书的主人,拥有可以去接触涅盘池的资格。”“不过,你可要当心,涅盘池的力量太过神异,一着不慎,会让你在涅盘中丢掉本我意识,沦为命书的器灵,那样的话,你此生的性命和命运,都将被命书左右!  

苏奕心中一凛,涅盘池中,竟还藏有这样的危险!  

他问道:“萧戬曾说,这涅盘命土中还有许多他未曾参透的秘密和玄机,莫非指的就是涅盘池?”  

风霓点头道:“涅盘池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秘密是什么,我并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些秘密存在着。”  

顿了顿,风霓补充道:“我毕竟只是一缕劫灵,是蝶变之劫的灵体,而非这涅盘命土的主人,很多事情无法给予你指点。”  

“而你才是命书的主人,以后自有办法一一勘破此地之秘,真正主宰这涅盘命土。”  

看得出来,风霓没什么遮掩的心思,把话说的很透彻。  

想了想,苏奕忽地道:“那条被镇压的黑狗,又是怎么回事?”风霓道:“我只知道,它是被萧戬带进这涅盘命土,当时的它,性命本源都已快要溃散消失,只剩下一缕性灵气息,是萧戬动用‘涅盘生灭术’神通,将其起死回生“从那以后,它就一直留在了涅盘命土。”  

“按萧戬的说法,当它的道躯和血肉真正恢复过来时,自可以打破那座由‘涅盘规则’凝聚的土丘,真正地活过来。”  

苏奕听完,不禁震惊。  

都只剩下一缕气息,而非真正的性灵之体,竟然被萧戬给救回来了!  

这“涅盘生灭术”该藏有何等禁忌的力量?  

这可比点灯补命术更神异,也更不可思议!  

风霓忽地道:“萧戬曾说,有朝一日若能炼掉涅盘池,就许诺赋予我真正的性命,让我成为能够修行的生灵。”  

“如今他不在了,你能做到么?”  

苏奕一怔,“你想离开这里,真正活一次?”  

“对!”  

风霓点头,“劫灵之体并无性命本源,由大道显化,我从来不知道,何谓情感,何谓…真正地活着。”  

“萧戬曾让我看过许多书籍,每一部书籍都描述着活着的不同体验,爱恨情仇、恩怨纠葛,众生百态,各有不同,可…”  

“我无法体会那些活着的情感,也很费解,不明白活着既然那么多磨难和困苦,为何又要活着。”  

风霓语气很认真,“而我,想亲自试试。”  

苏奕讶然,若有所思,风霓作为劫灵,明显和其他劫灵不一样,竟然产生了一种类似本我的“念头”。  

会思忖、会费解、也会想要去做什么了。  

这和其他由规则显化的秩序之灵,的确很不一样。  

“你是不是很奇怪?”  

风霓问。  

苏奕坦然点头。风霓道:“见到萧戬之前,我从不曾这样,是他认为,我这样的劫灵也可以尝试着活一次,不止给我看了很多书籍,还跟我讲了很多活着的事情,并且曾用涅盘之力来尝试着对我的灵体进行改变。”  

“或许,正是他的尝试,才让我有了现在的改变。”  

苏奕听完,心中不免触动。  

这萧戬,真是一个有趣又有意思的妙人,曾想过为命魔一脉改命,弃恶从善,也曾尝试想让一个劫灵真正地活过来。  

而这些做法,哪个不牵扯到“改命”这种禁忌般的事情?  

同样,那条黑狗只剩下一缕气息,都能被他救活过来!  

“我曾答应萧戬,他若能让我‘活’过来,在他以后抵达命河起源时,为他指引一个通往‘涅盘本源’的地方。”  

风霓忽地道,“唯有命官,才能抵达,也唯有我知道,那地方位于何处。”  

“可他直至离世,也未曾找到机会前往。”  

“你倘若愿意,我也可以答应你这件事。”  

苏奕不由惊讶,“涅盘本源?”  

风霓道:“对,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