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3章 不系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宿命海最深处,有一片被无尽劫云覆盖的海域。  

劫云厚重到压在海面之上。  

而劫云深处,则有一艘神秘的黑色小船。  

在洪荒初期,皆称呼黑色小船为“不系舟”。  

人生于世,身如不系之舟,一如命运无常,不知归于何处。  

于修道者眼中,不系舟则代表着一种打破命运的“超脱”之秘。  

若能登上小船,便可从命运枷锁中超脱,抵达命运长河的尽头!  

当然,这只是个传闻。  

可按照始隐真祖的说法,不系舟所藏的秘密,的确和从命运中超脱有关。  

不过,这种超脱并非是抵达命运长河彼岸,而是牵扯到命运长河的源头的秘密。  

也就是所谓的“命河起源”之秘!  

在主宰之战发生之前,始隐真祖就曾有幸见过那一艘名唤不系舟的黑色小船。  

也曾亲眼目睹,有人踏上那艘黑色小船,而后离奇地消失不见!  

就像登船之后,被送往了另一个世界。  

和死亡无关,因为登上黑色小船的修道者,临走前曾留下一盏命灯,若是殒命,命灯会瞬息熄灭。  

可那一盏命灯没灭。  

直至很多年后,那个在黑色小船上消失的修道者,竟是重新出现在了宿命海。  

但,那个修道者生机已濒临枯竭,都来不及交代什么,只留下一句遗言:  

“命河起源的秘密,非天帝可碰触,触之必死!”  

这件事,让始隐真祖进一步断定,不系舟内的秘密,和命河起源之秘密有关。  

而那不系舟,就像一个通往命河起源之地的载体,只要登上不系舟,便可抵达命河起源!  

听到这,苏奕忽地想起第一世心魔的提醒。  

在苏奕未曾成帝前,不要碰触命河起源之秘!  

也想起天命之争落幕后,那些前往命河起源的一批彼岸强者。  

那不系舟的秘密,竟和命河起源有关,这着实出乎苏奕想象。  

“当然,我未曾亲自登上不系舟,故而并不清楚那黑色小船中,究竟藏有多少秘密。”  

枯井之下,始隐真祖声音有些怅然,“不是谁都能有机会登上不系舟的,哪怕当初最强大的易天尊,也无法靠近。”  

“而我原本有着这样一个机会,却因为心存顾忌,不敢轻易登船,以至于最终错失了这样一个万古难遇的机会…”  

苏奕一怔,“这是为何?”  

始隐真祖声音变得苦涩低沉,“害怕!怕去了命河起源后,再回不来,也害怕我走了之后,先天神魔一脉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被洪荒天庭的力量灭杀…”  

“当我准备好一切,最终下定决心要登上不系舟时,主宰之战却上演了。”  

“正是在那一战中,我遭遇杀身之祸,穷尽一切手段,最终才施展一门画地为牢般的封禁秘法,将自己囚禁于宿命鼎内,才侥幸苟活下来。”  

“可也因此,让我彻底成了阶下囚,历尽万古岁月的挣扎,也无法从宿命鼎内脱困…”  

声音中,尽是黯然和感伤。  

苏奕这才明白怎么回事。  

而还不等苏奕再问,始隐真祖已说出最大的一个秘密:  

“不瞒前辈,登上不系舟的秘法,就在这宿命鼎内!”  

苏奕不由倒吸凉气。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何厄天帝执着于要夺走宿命鼎了。  

和那一个遗落于宿命海的永恒帝座根本关系不大。  

而是和不系舟有关!  

也不怪厄天帝会和其他天帝联手,不惜拿枯玄天帝来布局。  

对厄天帝和其背后的人而言,宿命鼎的价值,注定远在永恒帝座之上!  

“这并非什么秘密,当年洪荒天庭的易天尊和我进行主宰之战,目的也是抢夺宿命鼎,剑指不系舟。”  

始隐真祖的确很坦诚,完全毫无保留,把各种秘辛全都说了出来。  

“至于这个机会为何会藏于宿命鼎,也很简单,此宝本就和不系舟一样,来自宿命海最深处那一片浩瀚无垠的劫云中。”  

始隐真祖道,“而我,当年有幸得到了此宝,勘破了其中的玄机。”  

“当然,宿命鼎另有妙谛,它本身就是足以媲美永恒帝座的混沌秘宝,蕴藏着一种直至命运的至高规则,无生敕令!乃是真正的天道九敕之一!”  

听到这,苏奕一下子怔住,心中的迷雾宛如被一道闪电划破。  

他明白了!  

当年在天巫遗土,枯玄天帝曾谈起一桩和天道九敕有关的秘辛――  

从最为古老的洪荒时代开始,直至现在的岁月中,一直流传有一个传闻。  

据说,那天道九敕所代表的九种天道规则,藏有一个牵扯到命运长河起源的禁忌之秘!  

谁若能参透,便有机会触碰到命运长河的起源,有希望领悟到最为完整的命运规则!  

简而言之,天道九敕,便是寻觅命河起源之秘的一把钥匙!  

为何掌握宿命鼎,便可登临不系舟,从而抵达命河起源?  

很简单,必然和宿命鼎内蕴藏的“无生敕令”有关!  

唯有如此解释,才能印证“天道九敕”和命河起源之间的关系。  

而世人皆知,天道九敕的本源,位于那九座镇压在命运长河上游的镇河碑上!  

一切都足以表明,天道九敕才是和命河起源之间密不可分!  

像宿命鼎和不系舟之间的联系,就是如此。  

接下来,苏奕又想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