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6章 识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海共主?  

苏奕一笑置之。  

对于四大霸主势力的臣服,他也没太在意。  

他性情如此,一向对权柄看得很淡。  

也从不曾想过什么王图霸业。  

相比脚下大道,一切权柄、名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但,不得不说,拥有主宰四方之海浮沉的权柄,也有极大的好处。  

起码很多琐屑的事情,无须一个人去亲力亲为。  

甚至,以后完全可以把砺心剑斋的祖庭重建在四方之海。  

到那时,哪个天帝级势力敢大举来犯?  

见过了那些使者后,苏奕便和掌教吕暮一起离开。  

那四大霸主势力臣服所需安排的各种事宜,都交给了落羽妖祖来操办。  

这就是有属下的好处。  

「不得不说,我都没想到,那四大霸主势力会这么干脆就选择了臣服,实在太让人震惊。」  

路上,吕暮感慨。  

四海共主!  

这个称谓的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以前的四方之海,可根本不曾有人能像苏奕这般,真正的一统四方!  

旋即,吕暮话锋一转,「不过,不得不说,对他们而言,此次臣服未尝不是一桩幸事。」  

苏奕一怔,「何以见得?」  

吕暮低声解释,「妖祖都不是苏大人的对手,那四大霸主级势力岂能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若他们和苏大人作对,肯定要面临灭亡的下场。反之,选择臣服,以后则可以得到苏大人庇护,只要脑子不蠢,都知道该如何做。」  

说到最后,吕暮给出一个评价:「他们臣服,才能因祸得福!」  

苏奕笑了笑,也给出一句点评:「他们也只能丧事喜办。」  

直至返回住处,苏奕又一次躺在藤椅中。  

说来有趣,今世陪伴他一路修行时间最久的,除了九狱剑之外,便是身下这张藤椅了。  

其他人也好,物也罢,终究只能陪着他走一程而已。  

「苏大人,这就是那一份秘图的摹本。」  

吕暮取出一个玉简,双手递过去。  

他已听说,苏奕明天就要离开,故而早就准备好这份秘图摹本。  

苏奕接过玉简,略一查看,整个秘图就已记在心中,当即又把玉简还给了吕暮。  

秘图并不复杂,可这样一份秘图,却差点让赤鸢道庭遭受一场劫。  

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这份秘图和宿命海那一个永恒帝座有关!  

「苏大人,敢问您此去宿命海,可需要帮手?」  

吕暮问道。  

苏奕微微摇头道:「有落羽、虎禅两位妖祖一起跟随前往便可。」  

旋即,苏奕道:「不过,去宿命海之前,我会先去醉星城走一遭,你那可有和醉星城有关的资料?」  

吕暮道:「有!」  

说着,他取出一个玉简,递给玉简。  

苏奕道:「那我就不多留道友了。」  

这是下了逐客令。  

吕暮识趣地告辞而去。  

苏奕目送吕暮的身影消失,拎出酒壶喝了一口。  

而在离开苏奕的住处后,吕暮匆匆来到半山腰处的一座悬崖之畔。  

掌心一翻,一道灰濛濛的秘符浮现而出。  

吕暮将秘符捏碎,一抹灰光破空而去,消失在茫茫云海深处。  

做完这些,吕暮转身正欲离开,忽地眼瞳一凝。  

不知何时,苏奕那峻拔的身影已立在不远处,深邃的眸正静静地看着他。  

「言非真,你可真是阴魂不散。」  

苏奕叹了一声。  

言非真,便是厄天帝的本名。  

吕暮眼神闪烁,正要解释。  

苏奕已打断道:「明人不说暗话,明天我会亲自去醉星城,你若有胆,就和我痛快一战,若怕了,就赶紧滚!」  

言辞间,毫不客气。  

吕暮沉默片刻,忽地笑起来,「这都被你看穿了,不愧是执掌命书的命官。」  

苏奕取出之前吕暮递给他的玉简,「这玉简也早已被你做了手脚,对不对?」  

吕暮摇头:「时间仓促,来不及做手脚,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心。」  

旋即,他皱眉不解道:「你是何时怀疑我入侵了吕暮的心智?」  

苏奕坦然道:「从前些天赶来赤鸢道庭的时候。」  

吕暮一怔,「当时,你可还未曾见过吕暮,怎就断定他身上出问题了?」  

苏奕道:「不是断定,而是怀疑。从你安排罗云安散播我和赤鸢道庭联手的消息时,我就料定,你这么做必然另有意图,必然也藏有后手。」  

顿了顿,他继续道,「只不过,当时我也猜不透,你的后手究竟藏在何处。」  

吕暮叹道,「明白了,这个局有些刻意,留下的痕迹太重,以至于才引起你的怀疑。」  

「怎样,敢不敢和我彻底做个了断?」  

苏奕直接问。  

吕暮笑了笑,「好啊,醉星城见,只要你来,我必给你一个惊喜!」  

下一刻,一缕诡异的流光从吕暮身上掠出,倏尔间化作了厄天帝的模样。  

这,赫然是他的一缕神魂力量。  

「记住,要带着宿命鼎,否则,我可不奉陪!」  

厄天帝那一缕神魂说着,已悄然间消失在虚空中。  

而吕暮则呆呆地立在那,许久才猛地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  

「苏大人,刚才…」  

「没什么,已经没事了。」  

苏奕没有解释。  

厄天帝的手段虽然下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