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八章 刺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幽暗阴影中,一个拳头大小的玉鼎立在那。  

三足两耳,鼎身泛着潋滟的紫色。  

“世上还有这样的小鼎?看起来就像一只酒樽似的。”  

木晞讶然。  

苏奕探手一抓,玉鼎嗖的一声落入其掌中,略一端详,道:“这是一口丹鼎。”  

说话时,他掌指发力。  

拳头大小的玉鼎骤然间变大,足足化作丈许高,通体紫色灵光流转,瑰丽缤纷。  

这时候,宁姒婳他们才看清楚,此鼎浑圆的表面,镌刻着朱雀、鸾鸟、毕方、火雉等等神禽图腾,惟妙惟肖。  

鼎口有紫色烟霞蒸腾氤氲,弥散出神妙晦涩的气息。  

而在鼎底处,则以铭文镌刻着“紫阙”二字。  

无疑,此鼎铭紫阙。  

“好宝贝!”  

众人眸子齐齐一亮。  

“这是一尊灵纹秘宝,由灵道大修士亲手炼制,鼎身有八重灵纹阵图,每一重阵图皆各有妙用,是专门为炼药所准备。”  

苏奕一边端详,一边说道,“此鼎也只有在灵道修士手中,才能物尽其用,发挥出全部威能。不过,如我辈者,倒是可以借助阵法的力量,以此鼎来炼丹。”  

说着,他收起掌指间的真元力量。  

那紫色丹鼎顿时缩小,化作刚才的拳头大小。  

而后,苏奕分出一缕神念,探入其中。  

鼎内自成空间,足有十丈范围,大若三层楼宇。  

当苏奕神念探入其中,顿时就看到,鼎内悬浮着一个流光溢彩的光团,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药香。  

“血叶茯苓、长生散、凝元灵髓、九纹斑斓虫、川穹子、火羽钩吻…”  

刹那间,苏奕就辨认出那光团中所蕴含的数十种灵药。  

尤其当辨认出“灵髓玉液”这种稀罕灵药时,苏奕登时就明白过来——  

那自称赤鹏真君的家伙,是要炼一颗‘还生灵元丹’!  

此丹源自魂修一脉,谈不上多玄妙,却能让神魂力量吞服后,凝练成“灵体”。  

这样一来,就和拥有真正的躯壳没什么区别。  

不过,灵体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此生此世都只能求索“魂修”之道。  

像倾绾这样的魂体,所凝练出的体魄,在真正踏上修行之路时,其体魄实则就是“灵体”。  

“看此丹火候,分明已淬炼了一段时间,快要成功了…”  

苏奕眼神有些异样。  

怪不得刚才那赤鹏真君那般暴躁,临走时更带着强烈的不甘,原来是被自己破坏了炼丹计划…  

由此,苏奕也推断出,这赤鹏真君的一缕神魂分身,应该是前不久的时候跨界而来。  

正因为他的到来,引起了血色漩涡的剧烈震动,闹出的动静之大,让世间武者认为,宝刹妖山发生了惊人的异变。  

以至于在最近时候,有不少武者被吸引前来。  

像上林寺那些僧人,就是例子。  

而赤鹏真君为了此次跨界行动,明显准备充足,试图以炼丹之法,淬炼出还生灵元丹,来尽快凝练出体魄,开始全新的修行。  

至于他为何要在此地炼丹…  

很简单,这地下世界有般若禅庭布置的“梵天禁魔阵”,将此地彻底封禁。  

以赤鹏真君的能耐,还无法突破这一道可怕的封印大阵。  

否则,他怕是早就离开,根本不必炼丹,直接采用夺舍之法,就能重新开始修行。  

接下来,苏奕把自己的推测告诉了宁姒婳等人,而后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打算借助此地大阵之力,炼制一炉丹药,你们帮我护法,丹成后,大家一起分了便是。”  

宁姒婳等人眸子一亮,皆痛快答应下来。  

苏奕没有再耽搁时间,直接盘膝坐在那黑玉莲台上,打算先把伤势彻底治愈,等修为恢复至巅峰状态,再来炼丹。  

兰娑见此,径直拿出一瓶丹药,递给苏奕,道:“苏公子,这是一瓶天香玉露,你拿来用吧。”  

苏奕没有客气,直接拿来吞服。  

兰娑见此,内心喜滋滋的,水润潋滟的唇泛起笑意,只要收下就好,以后…我就不信你还敢说我是累赘!  

宁姒婳和木晞内心又是一叹。  

天香玉露!  

大秦东华剑宗首屈一指的疗伤圣药,据传一滴之价,可抵上百块三品灵石!  

就是在大周,“天香玉露”也极有名,被武者视作能够生死人肉白骨的神仙药!  

可现在,兰娑随手就拿出了一瓶给苏奕疗伤…  

这等雄厚殷实的家底,让人充分体会到什么叫财大气粗,壕气冲天!  

半刻钟后。  

苏奕长身而起,决定开始炼丹。  

就见苏奕身影凭空而起,袖袍一挥,梵天禁魔阵轰然运转,涌现出一股禁制力量波动。  

紫阙鼎被催动,由拳头大小倏尔化作丈许高,悬浮虚空中。  

当苏奕操纵大阵之力,涌入紫阙鼎时,这个灵纹秘宝骤然大放光明,浮现出一幅幅瑰丽奇异的图腾光影,有浴火振翅的朱雀、横击长空的毕方、遨游深渊之下的火雉、清啼如雷的鸾鸟…  

那一幕幕,看得宁姒婳等人震撼连连,叹为观止。  

谁能想到,这等巧夺造化般的手段,会出自一个宗师二重境的少年之手?  

苏奕盘膝坐于虚空,袖袍翻飞,将一株株灵药投入紫阙鼎内,几乎都是四品以上的灵药。  

事实上,如今的苏奕,家底也极雄厚。  

无论是衮州总督府一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