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松鹤锻体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如墨,虫鸣窸窣。  

返回自己住处后,苏奕立在庭院中,屏息凝神,直至身心澄澈空灵,这才拉开架势,开始演练拳法。  

对他来说,刚才发生在宗族大殿的事情,完全不值一哂。  

当前最重要的是修炼!  

修炼之道,共分为四大阶段:武道、元道、灵道、玄道。  

在前世,身为“玄钧剑主”的苏奕活了十万八千年,修为臻至“玄道”最后一个境界——  

玄合境!  

玄合境又被称作‘皇极境’,乃皇者中的至尊,寿达百万岁。在大荒九州都是居于天下万族顶点的人物。  

当年,凭借玄合境的威势,苏奕有着诸多称号。  

诸如“大荒领袖”“众皇之尊”“万道之师”“玄钧剑主”等等,无不是天下间至高的美誉。  

整个大荒九州,能够与苏奕媲美者,不超五指之数!  

但对现在的苏奕来说,玄合境太遥远了。  

当务之急,是重新开始修炼,在武道路上打下一个雄厚无比的根基。  

武道是修行第一阶段,是大道之始。  

分作搬血境、聚气境、养炉境、无漏境。  

这便是“武道四境”。  

其中,“搬血境”为武道最初之境。  

此境周身搬运气血,锤炼皮肉筋骨。  

分作炼皮、炼肉、炼筋、炼骨四个层次。  

臻至此境圆满时,气血强盛,铜皮铁骨,可生撕虎豹,指碎石岩。  

踏入此境者,也被称作“武徒”。  

庭院中,月光如水,夜色静谧。  

苏奕动作舒缓,身正步稳,刚而不僵,柔而不软,一呼一吸,带着一种独有的韵律。  

动时若仙鹤振翅,轻灵自在。  

静时如崖岸青松,根扎岩壁。  

松鹤锻体术。  

共有九招十八式。  

源自绝武八极经的武道筑基第一篇!  

绝武八极经由苏奕前世的至交好友“公冶尺”所开创。  

其人霸天绝地,武道通神,向来自称“一介武夫”。  

但在大荒九州,他却是世间强者只能仰望的“绝武皇”!  

一个在大道路上宛如神话般的强横存在。  

他性格狂悖不羁,桀骜孤僻,打过大荒六大道门的牛鼻子,揍过魔宗三脉的老魔头。  

那雄踞一方的皇境人物,不知有多少曾被公冶尺以“拜访”的名义打得鼻青脸肿。  

然,世间几乎无人知道,公冶尺并非从无败绩!  

他也曾“拜访”当时身为玄钧剑主的苏奕,结果稍逊一筹,惜败于苏奕的剑道之下。  

也因这一战,让两人惺惺相惜,成为挚友。  

后来,公冶尺把他用毕生心血所著的武道真经,赠予苏奕观摩研读。  

这便是绝武八极经!  

当时,看完其中记载的“松鹤锻体术”,苏奕都不禁感慨:  

“此法近乎于道,无可删增矣。”  

并且,连苏奕无法否认,在修行最初的“武道四境”上,公冶尺的修炼造诣,要明显强上自己一头。  

甚至放眼整个大荒九州,都找不出一个能够在“武道四境”的修炼上和公冶尺媲美的。  

故此,由公冶尺所著的“松鹤锻体术”,也可视作是大荒九州第一筑基法!  

而苏奕此次重修,自然毫不犹豫选择以“松鹤锻体术”来筑就武道根基。  

如此,才能真正超越前世同一个时期时的自己!  

前世的阅历和修炼经验,让苏奕对这一世的重修之路,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  

今世重修的每一个境界,都要比前世更强大。  

唯如此,才能筑成一条远超前世的无上道途!  

一炷香后。  

把一套松鹤锻体术足足演练三遍后,苏奕身上已浸出一层汗水,呼吸微喘。  

这已经是他现在的极限。  

他的精气神却格外好,颀长瘦削的身影沐浴在晨光中,焕发出属于十七岁少年的蓬勃朝气。  

“这已经是我觉醒前世记忆后,重新修炼的第三天。”  

“可现在只演练三遍而已,就出了一身大汗…”  

说到底,还是这副躯体不行,前十七年所修炼的法门疏漏百出,根基也谈不上多好。”  

苏奕一边用毛巾擦拭汗水,一边思忖。  

虽然这一世在失去修为之前,他已经是青河剑府外门剑首,名扬云河郡。  

可在“前世”的目光下,这点成就,完全不值一晒。  

“十七岁,已经错过了锤炼武道的最佳时期,不过,以松鹤锻体术来筑基,要弥补和修缮过往的修炼缺漏,倒也并非难事。”  

“只是,这片世界的灵气未免也太匮乏了…”  

苏奕眉头微微一皱。  

苏醒前世记忆的这三天,让他也弄清楚了眼下所处的世界。  

苍青大陆。  

拥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国度,疆域浩瀚广袤。  

他现在所在的“周国”,仅仅是苍青大陆上百个国度之一。  

在前世,苏奕根本没有听说过苍青大陆。但他敢肯定,这个世界定然和大荒九州有联系。  

原因很简单,苍青大陆中盛行的修炼体系,和大荒九州源自一脉!  

不过,由于苍青大陆上灵气几近枯竭,传闻只有“武道”和“元道”两大境界的修行之路。  

至于更高的“灵道”和“玄道”两大修行境界,在苍青大陆近乎于绝迹,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  

在大周境内,据说最强大的存在,修为也仅仅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