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0章 入魔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道友且慢。”  

眼见苏奕即将抵达那一扇悬浮虚空的门户附近,神枭妖祖忽地开口。  

“有事?”  

“那入魔窟内,凶险莫测,你第一个前往,一旦遭遇意外,我等想援救都来不及。”  

神枭妖祖温声道,“依我看,咱们一起同行便可,如此一来,在抵达入魔窟时,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大家可以一起应对。”  

洪业妖皇深以为然道,“正是!”  

陆释道:“如此最好。”  

王执无心中冷笑,什么一起同行,无非是担心苏道友第一个抵达后,把入口堵住吧!  

苏奕略一思忖,点头道:“还是阁下考虑周全,那就一起。”  

当即,一行人几乎是并肩走进了那一扇门户。  

光影一闪,那一扇门户顿时四分五裂,悄然消散不见。  

当视野恢复清晰,众人都不禁一怔。  

“这是入魔窟?”  

王执无惊讶。  

就见天地苍茫,混沌气弥漫,呈现出洪荒时代的原始风貌。  

让人无法想象,这是那位于命运长河深处“寂灭禁域”中的入魔窟。  

“妖祖之心境,乃一身性命和大道的根本,其心即大道,其大道即天地宇宙。”  

神枭妖祖打量着四周,道,“这里,的确是那位鹿蜀妖祖的心境所化的大道秘界。”  

他同样是妖祖,自然明白,眼前所在的这片天地的确是妖祖级存在的心境所化。  

洪业妖皇道,“这是否意味着,在这座天地之外,就是寂灭禁域?”  

众人眼皮一跳。  

寂灭禁域实在太恐怖,位于命运长河深处,是真正的生命禁区。  

“应该如此。”  

神枭妖祖负手于背,沉吟道,“不过,奇怪的是这座天地的力量并未消散,这就太反常了。”  

“反常?”  

王执无道,“你是说,鹿蜀妖祖早在洪荒时代就已死去,如此漫长的岁月过去,这片由鹿蜀妖祖心境所化的天地,本不该完整地延存至今?”神枭妖祖颔首,“的确如此,任何心境力量构建的天地乾坤,其本源实则是妖祖毕生的大道修为,既然鹿蜀妖祖已殒命,生机也已枯竭,其大道修为哪怕能延存下来,也必然已消耗严重。”  

“可这座天地…却很完整!就像鹿蜀妖祖的大道修为从不曾消散过一样。”  

众人惊疑,心中凛然。  

如此说的话,的确很反常!  

苏奕没有吭声,但却注意到,孔雀妖皇从抵达这片天地后,就有些不对劲。  

她神色怔怔,痴痴望着远处,眉梢间带着一抹恍惚,似是在思忖什么。  

又像是在回忆什么。  

想起孔雀妖皇对入魔窟的了解,苏奕隐约感觉,孔雀妖皇身上,怕是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忽地,卫锷发出一声大叫,颤声道:“这破地方太吓人了!”  

他面颊涨红,浑身哆嗦,像受到莫大刺激般。  

这一幕,顿时引起他人注意。  

苏奕不动声色地按住卫锷肩膀,“你察觉到了什么?”  

卫锷面色煞白,嘴巴颤抖,呆呆道,“我…我浑身都不舒服,就像被无数妖魔鬼怪盯上了,他们…他们恨不得要撕碎我,把我吃了!”  

众人面面相觑。  

这是魔怔了,还是心境出问题了?  

苏奕掌指间悄然发力,透过卫锷肩膀而入,扩散前身。  

卫锷顿时像即将溺死之人得到解救,浑身脱虚般跌坐在地,大口喘息起来。  

“自己受惊过度,吓到了自己。”  

苏奕随口解释了一句。  

众人恍然,旋即都露出鄙夷之色。  

这卫锷简直也太怂包。  

而此时,神枭妖皇忽地道:“当心,有异变发生!”  

声音还在回荡,极远处天地间,忽地产生惊人的变化。  

天穹下,有耀眼的道光垂落,在虚空中缔结一座大道莲台。  

莲台上,光影流转,凝聚出一道身影来。  

众人吃惊,目光齐齐望过去。  

旋即,众人眼前刺痛,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恐怖威能。  

那傲立莲台之上的身影,就像天上主宰,不可直视!  

他身影太过耀眼璀璨,沐浴万丈道光,让人根本无法看清其面容。  

可就那般立在那,就有俯瞰九天十地的威势!  

“这…这该不会是鹿蜀妖祖吧?”  

应龙妖皇震惊。  

众人面面相觑,许多人下意识把目光看向神枭妖祖。  

神枭妖祖也不禁皱眉,轻语道:“只看气息,的确是妖祖无疑,但对方究竟是不是鹿蜀妖祖,我也不清楚。”  

刚说到这,远处天穹下,莲台横移,载着那一道光焰万丈的身影飞掠而来。  

众人齐齐变色。  

随着对方靠近,那恐怖的威能简直像排山倒海压迫而来。  

神枭妖祖一声冷哼,一步迈出。  

天地间,一道银灿灿的星辉长河横空出现,万星闪烁,弥散出铺天盖地的威压,硬生生挡住了那莲台身影上散发出的威能。  

也是这一瞬,莲台忽地停止,立足莲台上的身影开口道:“尔等是何人,竟敢擅闯本座的心境秘界!”  

一字字,宛若惊雷轰然炸响。  

那些妖皇无不浑身一僵,眼前直冒金星,心境都遭受到可怕的冲击,无不变色。  

王执无、陆释也都露出凝重之色,这家伙难道真的是鹿蜀妖祖?  

连神枭妖祖都吃了一惊,之前他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