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幽州。  

就在河北的形势剑拔弩张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蓟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以至整个侯府上下均乱作一团!  

曹缨所生、雷云的第七子雷泓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被人劫持!  

劫人之后,参与此事的贼人竟然也随即杳无踪迹,任凭官军如何搜查始终不见一丝痕迹…  

虽然未及详查,然而种种的迹象均已表明此事与曹缨的贴身婢女青儿难脱关系!  

“伯父…诸位大人,严密搜查已有两日,始终不见泓儿下落,此事该当如何是好?”  

侯府之中,可儿面带急切与不安地望著堂中的众人,柔润的声音之中透露著些许的悲伤、愧疚、疲倦和无助,闻之令人生怜。  

此番之事虽然出人意料,但身为侯府女主人的她却无论如何都负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心忧雷泓的安危,更难以向出征在外的雷云交代。  

她倒并非怕雷云斥责,最怕他为此而黯然心伤。  

“夫人…事已至此,必须即刻遣人报与主公知晓,以免主公猝不及防之下行事偏颇…”闻得可儿之言,右侧居首的的沮授当即起身施礼道。  

“伯父…”可儿闻言眉宇间浮起了一抹犹豫之色,而后将目光投向另一侧的裴仁。  

“唔…沮大人所言极是。”裴仁见状略略颔首,“我即手书一封,派人星夜送往冀州…”  

“唉…眼下主公正同曹操角逐于冀州,两军相持不下,而泓公子却恰恰在此时为人所掳,想来此举必是针对主公…”裴仁言毕,沮授不禁轻叹了一口气,清瘦的面庞上带著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之色。  

“哦?先生是说…那曹操欲以少公子为质,令主公投鼠忌器,从而在争夺冀州之事上做出让步了?”裴仁闻言不由地一惊,古井无波的面庞上随即也浮出了一抹急色。  

“唉…但愿是我多虑了。”沮授微微拈了拈胡须,轻声叹道。  

“无耻!真是无耻之极!”听罢二人之言,居于下侧的神机卫副指挥使裴忠不禁大怒,“曹阿瞒在战场之上难以取胜,便在背后行此下作之举,真是个卑劣无耻的奸险小人!还有那个贱婢,有朝一日若给我拿住她,必将之千刀万剐,剁成肉泥!”  

“裴忠!夫人面前,不得无礼!”眼见裴忠怒不可遏,一旁的裴弈当即开口喝止道。  

裴弈话音一落,裴忠方意识到方才的失态,连忙起身向端坐在正堂上的可儿道:“夫人…属下失礼,甘受责罚。”  

“裴大人请起…”可儿见状微微地抬手,“裴大人一片赤胆忠心,妾又岂会怪罪…”  

“多谢夫人…”裴忠闻言躬身行了一礼,而后慢慢地退到了一侧。  

裴忠返回位子上后,可儿娇容上又不禁浮起了一抹忧色,环视著著堂中的众人道:“此事若确如沮先生所言,夫君又将会如何?”  

“这…”  

迎著佳人柔弱无助的目光,堂中的众人均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少时,还是沮授起身道:“夫人…自古成大事者,无不心绝志坚;忍常人之不能忍,为常人之不能为,方能冲破千般苦楚,万般艰难,赢得世人百年传颂,千古流芳…今主公虽为当世之英主,然其毕竟年少,血气方刚,至情至性,过于念及亲友与故旧,如此不免受制于人,甚至意气用事…”  

“此言甚是…”裴仁闻言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若是那曹操以公子之性命胁迫于主公,主公也未尝不会弃大好的形势于不顾,使我数年之谋划功败垂成…”  

“这…伯父,这可如何是好?夫君数年之心血如因此而前功尽弃,我便是整个幽州的罪人,再无颜面与其相见…”可儿闻言心头不由地一慌,一张娇颜也变得越发的苍白。  

见可儿自责之意过甚,裴仁当即温言道:“夫人不必太过自责,此事贼人们处心积虑已久,不达目的也必然不会罢休…此外,夫人也当多多保重身体才是。夫人倘再出意外,主公归来之后岂不更加伤心?”  

“裴大人所言甚是,还望夫人多多珍重…”  

“夫人保重身体啊…”  

裴仁言毕,田豫、崔琰等人亦纷纷开口劝慰。  

“…诸位大人心意,妾心领了。”闻得众人之言,可儿玉颜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略略施礼道。  

平原郡。  

作为河北的一座重镇,此时的平原城已然失去往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萧瑟的肃杀之象。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也只有一个——战争。而战争最残酷的一面,此时也正在这里激烈上演著!  

这是一场残酷的攻防战,一方是幽州军将领、凤武将军曹缨,另一方则是袁尚手下的大将吕旷、吕翔。  

激战的双方之中,袁军一方虽然在兵马上占据优势且据城而守,但却被兵马不及其半数的幽州军打得狼狈不堪,城池险些失守…  

幽州军方略略退去,城上的守军均一个个疲惫不堪、横七竖八地倒在了城墙上。  

“兄长…曹缨这贱人真狠。方才一战,我们又死伤了近千个弟兄,如此下去城池早晚不保啊!你快拿个主意罢…”  

血迹斑斑的城墙上,两个魁梧的身影正迎风而立。  

这二人虽然一身精良的袍甲,但是衣甲之上却是格外狼藉,也显示出双方之间的战争是如何的激烈…  

见吕翔满面急切之色,吕旷心情也变得越发沉重,而后转身望著他道:“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