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战后事宜(三)(1/2)
就在雷云平定叛乱的第五日,朝廷的使节携带圣旨抵达了襄平。
这道旨意不但授他为幽州牧,而且还敕封他为路亭侯,终使得他这州牧之职实至名归…
这一讯息传播开来之后,辽东文武与百姓无不为之欢呼雀跃!
另一边,一众叛乱大族被全部处决之后,雷云也得以如愿以偿,籍此极大地削弱了辽东士族阶层的力量…
襄平西门外。
在朝廷的旨意到来后不久,雷云突然闻报许攸即将离去,遂亲自率人出城送别。
行了一途之后,许攸微微驻足,而后朝雷云拱手道:“雷大人…这些日子以来许某承大人深情厚谊,心中感激不尽,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大人还是请回罢。”
“许先生…这些日子与先生把酒纵谈,雷某颇受教益。今日一别,关山重重,真不知何日再得见先生之面,还请先生多多珍重啊…”雷云见状亦揖了一礼,诚然言道。
自襄平辽东之乱平定之后,他每隔三差五都会在府中隆重设宴招待许攸,与其谈论一些时势、文学等方面的事情,言谈甚是投机,彼此也均有几分相惜之意…
在雷云看来,这个许攸的确也算得上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谋士,其才学智谋均堪称当世一流…
如此人才,雷云也并非没有过将此人收入帐下的打算。不过,在权衡利弊之后他还是将此念头打消。
原因很简单,一者袁绍虽然昏昧,但对许攸却有著知遇之恩,而且其侍奉袁绍也已有数年之久了,若要一朝弃袁绍而去其也未必能忍得下心来;再者,此人还是以后官渡之战的关键性人物…
官渡之战若没有了许攸,其最终结局那可就难料了。
此番他若是撬了袁绍的墙角,得罪袁绍倒是事小,但若官渡之战的结局因此而发生改变,那便不是他所希望的了。
北方的局势只有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下去,方才符合辽东的利益…
见雷云言语之间满含真诚之意,许攸心头也不禁浮起一丝由衷的感激,继而深深躬身朝他行了一礼,道:“大人厚意许攸感激不尽,终生难忘…大人文韬武略,雄视古今,大业早晚必成!”
“呵呵…许大人过誉了,雷某万不敢当。”雷云闻言微微地笑了笑。
言毕,他当即令随行的侍卫抬来一只木箱…
箱子打开之后,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黄灿灿的金锭…
雷云望了望箱中的金锭,而后笑著谓许攸道:“许大人,此些许薄物,供大人路上使用,还望大人不弃笑纳…”
“这…这如何使得!在下蒙大人厚待,心中已甚是惶愧不已,怎敢再收受如此厚礼?不可…万万不可!”许攸闻言神色一鄂,而后连忙推辞道。
“此区区一些俗物,不过是朋友之间的一点心意罢了,大人无论如何也要收下才是…”雷云见状微微一笑,而后诚然言道。
“这…多谢大人!”闻得雷云之言,许攸的面庞上微微掠过一抹犹豫之色,而后又躬身行了一礼。
许攸收下礼物后,雷云轻叹了一口气,而后微微揖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许大人,一路保重!”
“多谢雷大人…许攸就此别过,也请大人多多珍重。”许攸见状亦当即朝他长揖了一礼。
当雷云回到府中之时,裴信已经在府中等候他多时。
见他回来,正在一旁同裴信叙话的可儿当即笑著迎上前来…
“主公…”
眼见雷云携可儿步入堂中,裴信当即近前揖了一礼。
“呵呵…岳父大人,此处也无外人,岳父便不必拘礼了。”雷云见状略略抬手道。
“谢主公…”裴信闻言微微起身道。
“夫君…夫君与父亲谈公事罢,妾身告退了…”一旁的可儿温柔如水地望了雷云一眼,略略屈身道。
“不必…我与岳父叙话,夫人无需回避。”雷云目光温柔地望了她一眼,轻轻地拉住她的玉手道。
言毕,他又望了望面前含笑而立的裴信,继而又道:“岳父亲自登门,想必是有要事罢?”
“呵呵,正是…”裴信闻言笑了笑,“此番叛乱大族的家产已经全部登记在册,特来呈请主公过目…”
言罢,他即从身上取出一本纸张装订而成书册,而后双手递到雷云面前。
雷云微微望了他一眼,随即一言不发地将书册接了过来…
此番公孙度作乱,仅直接参与其中的豪门大族便有三四十个;再加上后来严查之时牵涉其中的家族,其总数已然有近百家…
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获罪之后,其家产自然被尽数罚没充公。
裴信呈上来的账册是以简体文字登记的,因此雷云很快便大致上翻阅了一遍…
览毕,他即缓步走到堂中的桌案前,而后随手将账册扔到上面。
“主公…这些大族底蕴之丰厚,真是超乎想像啊!”见雷云浏览罢账册,裴信感慨不已地开口道。
“哼…国之硕鼠。”雷云闻言轻哼了一声,淡淡地道。
若非他曾见识过董卓当年所搜刮过的惊人财宝,此时也必定难以如此平静…
他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仅仅是账册上所登记的金银珠帛与粮食,便足以抵得上辽东官府三五年的开支!
这些豪门大族的实力与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主公…宋家、周家、纪家等大族该当如何处置?”闻得雷云之言,裴信不
这道旨意不但授他为幽州牧,而且还敕封他为路亭侯,终使得他这州牧之职实至名归…
这一讯息传播开来之后,辽东文武与百姓无不为之欢呼雀跃!
另一边,一众叛乱大族被全部处决之后,雷云也得以如愿以偿,籍此极大地削弱了辽东士族阶层的力量…
襄平西门外。
在朝廷的旨意到来后不久,雷云突然闻报许攸即将离去,遂亲自率人出城送别。
行了一途之后,许攸微微驻足,而后朝雷云拱手道:“雷大人…这些日子以来许某承大人深情厚谊,心中感激不尽,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大人还是请回罢。”
“许先生…这些日子与先生把酒纵谈,雷某颇受教益。今日一别,关山重重,真不知何日再得见先生之面,还请先生多多珍重啊…”雷云见状亦揖了一礼,诚然言道。
自襄平辽东之乱平定之后,他每隔三差五都会在府中隆重设宴招待许攸,与其谈论一些时势、文学等方面的事情,言谈甚是投机,彼此也均有几分相惜之意…
在雷云看来,这个许攸的确也算得上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谋士,其才学智谋均堪称当世一流…
如此人才,雷云也并非没有过将此人收入帐下的打算。不过,在权衡利弊之后他还是将此念头打消。
原因很简单,一者袁绍虽然昏昧,但对许攸却有著知遇之恩,而且其侍奉袁绍也已有数年之久了,若要一朝弃袁绍而去其也未必能忍得下心来;再者,此人还是以后官渡之战的关键性人物…
官渡之战若没有了许攸,其最终结局那可就难料了。
此番他若是撬了袁绍的墙角,得罪袁绍倒是事小,但若官渡之战的结局因此而发生改变,那便不是他所希望的了。
北方的局势只有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下去,方才符合辽东的利益…
见雷云言语之间满含真诚之意,许攸心头也不禁浮起一丝由衷的感激,继而深深躬身朝他行了一礼,道:“大人厚意许攸感激不尽,终生难忘…大人文韬武略,雄视古今,大业早晚必成!”
“呵呵…许大人过誉了,雷某万不敢当。”雷云闻言微微地笑了笑。
言毕,他当即令随行的侍卫抬来一只木箱…
箱子打开之后,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黄灿灿的金锭…
雷云望了望箱中的金锭,而后笑著谓许攸道:“许大人,此些许薄物,供大人路上使用,还望大人不弃笑纳…”
“这…这如何使得!在下蒙大人厚待,心中已甚是惶愧不已,怎敢再收受如此厚礼?不可…万万不可!”许攸闻言神色一鄂,而后连忙推辞道。
“此区区一些俗物,不过是朋友之间的一点心意罢了,大人无论如何也要收下才是…”雷云见状微微一笑,而后诚然言道。
“这…多谢大人!”闻得雷云之言,许攸的面庞上微微掠过一抹犹豫之色,而后又躬身行了一礼。
许攸收下礼物后,雷云轻叹了一口气,而后微微揖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许大人,一路保重!”
“多谢雷大人…许攸就此别过,也请大人多多珍重。”许攸见状亦当即朝他长揖了一礼。
当雷云回到府中之时,裴信已经在府中等候他多时。
见他回来,正在一旁同裴信叙话的可儿当即笑著迎上前来…
“主公…”
眼见雷云携可儿步入堂中,裴信当即近前揖了一礼。
“呵呵…岳父大人,此处也无外人,岳父便不必拘礼了。”雷云见状略略抬手道。
“谢主公…”裴信闻言微微起身道。
“夫君…夫君与父亲谈公事罢,妾身告退了…”一旁的可儿温柔如水地望了雷云一眼,略略屈身道。
“不必…我与岳父叙话,夫人无需回避。”雷云目光温柔地望了她一眼,轻轻地拉住她的玉手道。
言毕,他又望了望面前含笑而立的裴信,继而又道:“岳父亲自登门,想必是有要事罢?”
“呵呵,正是…”裴信闻言笑了笑,“此番叛乱大族的家产已经全部登记在册,特来呈请主公过目…”
言罢,他即从身上取出一本纸张装订而成书册,而后双手递到雷云面前。
雷云微微望了他一眼,随即一言不发地将书册接了过来…
此番公孙度作乱,仅直接参与其中的豪门大族便有三四十个;再加上后来严查之时牵涉其中的家族,其总数已然有近百家…
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获罪之后,其家产自然被尽数罚没充公。
裴信呈上来的账册是以简体文字登记的,因此雷云很快便大致上翻阅了一遍…
览毕,他即缓步走到堂中的桌案前,而后随手将账册扔到上面。
“主公…这些大族底蕴之丰厚,真是超乎想像啊!”见雷云浏览罢账册,裴信感慨不已地开口道。
“哼…国之硕鼠。”雷云闻言轻哼了一声,淡淡地道。
若非他曾见识过董卓当年所搜刮过的惊人财宝,此时也必定难以如此平静…
他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仅仅是账册上所登记的金银珠帛与粮食,便足以抵得上辽东官府三五年的开支!
这些豪门大族的实力与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主公…宋家、周家、纪家等大族该当如何处置?”闻得雷云之言,裴信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