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规划(二)(2/3)
,而后纷纷面带疑色地朝他望去…
雷云见状,当即笑著谓众人道:“此物便方才图纸上所绘新城的模型…哦,就是新城落成后的模样,也是我辽东将来的首府。”
他向众人展示的东西正是未来新城的模型…
模型是他请高手匠人按照设计图纸所制,外周呈一个标准的“凸”字形;其中的宫殿、园林、湖河、道路等一一错落有序地位列其上,做得极其逼真,惟妙惟肖…
“此城真是了得…正如主公方才所言,落成之后必将成为古往开来第一大城!”
“何止如此…诸位大人请看,按照方才图纸所绘,这城墙可有五六丈高…日后此城一旦落成,必将牢不可破…”
“嗯…李大人所言极是,极是啊…”
听罢雷云的解说之后,围观的众人顿时了然,随后人群中又掀起了一阵骚动。
少时,雷云抽身回到大堂之上,继而朗声谓众人道:“诸位…看也看了,议也议了,但不知诸位之意如何?请列位畅所欲言,不必隐讳。”
事实上,他在此时向众人宣布此事一是为解决辽东面临的实际问题,二则也是籍此向众人表面心迹…
他正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众人他心中的鸿图,在试探他们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个定位自身的机会…
另一边,闻得他之言,众人到没有再多言,纷纷接二连三的站出来表示支持他的决策。
他们都非愚钝之人,又岂能看不出雷云的用意?
雷云为此事早已准备了数年之久,由此也看得出他对此决心已定,这个时候再出来提意见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再说,以辽东眼下的财力物力,修建一座城池也绝无任何问题。
更何况,此举不但从长远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眼下的辽东也是有不少的益处…
眼见堂中众人均赞同建城之事,雷云不由地笑了笑,当即朗声道:“既然诸位对此毫无异议,那么此事便这么定了…诸位,建城的具体地点我已选定,我打算用五至八年的光阴来建此城…”言至于此,他将目光定格在堂下的崔琰身上,继而含笑道:“崔大人…这堂中就数你文笔好,那便请你拟写一道招贤榜文,文中要陈明诸般因由以及我求贤若渴之意。我要天下能工巧匠齐聚幽州,竭尽巧思共建此城!”
“在下领命…”
堂下的崔琰闻言微微一鄂,而后躬身朝他行了一礼。
“好…如此这工匠与人手之事已不是难事,不过…这建城之任还需一位主事以统筹全局,不知哪位愿担此重任?”交代罢崔琰之后,他的目光又从众人身上微微掠过,而后笑著言道。
此言一落,大堂之中顿时一片寂然…
堂下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无一人出声…
过了片刻,只见田韶再次挺身而出,微微躬身道:“主公…适才我观诸位大人均有为主公分忧之心,但却由于不通兴建营造之事,深恐有负主公重托,故而才不敢轻易向主公请命…即如此,那这份差事便还由属下来办罢。”
“这…”雷云闻言不由地一阵为难。
他之所以当堂公开挑选建城的官员,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开田韶…
虽然田韶是担任此事最恰当的人选,然而此时他却委实不愿将此事交付于他…
不是不想,而是不忍…
这几年来,辽东各地的水利、道路、城池修缮等工程一直未曾间断,其中又有哪一桩哪一件不是田韶亲力亲为?此人虽然别无所长,但却格外勤恳,为人也是十分正直,其为辽东的付出已经是太多了。
少时,雷云微微地叹了一口气,随后走下堂来拉住他,十分真挚地道:“元重啊…如果我所记不错的话,你今年年齿尚不足四旬罢?”
“回主公…属下今年虚度三十六载。”田韶闻言连忙道。
“是啊…三十六岁…”雷云略带感慨地望著他,“可你看看你,还未及四旬这头上已经生出了不少白发,此皆是为我辽东之大业…不瞒你说,方才令你再挑重任我已是有些过意不去;倘此刻再将此艰苦重任交付与你,我心何安?元重啊…我之所以未将此事交托于你,便是不忍再让你再添重负…”
“主公!”田韶闻言心头一热,当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主公之恩遇,韶万死难报…”
“快请起,请起…”雷云见状连忙将他扶起。
对于田韶此人,他心中当真是颇为敬重。
作为当初助他立业起家的几个辽东大族之一,田家而今在辽东已是今非昔比,地位超然…
然而近几年来,他身边的渐渐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如田丰、沮授、贾诩等等;这些人能谋善断,无一不是智计过人的栋梁之才。这些人入幕之后,立时便成了辽东的新贵,也使得最初随他立业的一些辽东大族的权力与势力在无形中削弱了不少…
此事对于他而言自然是件好事,但是不少的辽东大族私下里可就颇有微辞了。他们明里虽然不敢表示出任何不满,但暗中却已经渐渐地分成了三个派系…
第一派是以裴家、田家、王家、卑家为代表。这些大族对他一直都是忠心不二,矢志不移,一切唯他之命是从,将自家的利益放在其后,是他最为得力的支持者!
第二派是以柳家、郑家、孙家、张家作为代表。这些家族的家主大多是公孙度的旧部,后来他攻下襄平之后方才归降于他,在收降各地
雷云见状,当即笑著谓众人道:“此物便方才图纸上所绘新城的模型…哦,就是新城落成后的模样,也是我辽东将来的首府。”
他向众人展示的东西正是未来新城的模型…
模型是他请高手匠人按照设计图纸所制,外周呈一个标准的“凸”字形;其中的宫殿、园林、湖河、道路等一一错落有序地位列其上,做得极其逼真,惟妙惟肖…
“此城真是了得…正如主公方才所言,落成之后必将成为古往开来第一大城!”
“何止如此…诸位大人请看,按照方才图纸所绘,这城墙可有五六丈高…日后此城一旦落成,必将牢不可破…”
“嗯…李大人所言极是,极是啊…”
听罢雷云的解说之后,围观的众人顿时了然,随后人群中又掀起了一阵骚动。
少时,雷云抽身回到大堂之上,继而朗声谓众人道:“诸位…看也看了,议也议了,但不知诸位之意如何?请列位畅所欲言,不必隐讳。”
事实上,他在此时向众人宣布此事一是为解决辽东面临的实际问题,二则也是籍此向众人表面心迹…
他正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众人他心中的鸿图,在试探他们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个定位自身的机会…
另一边,闻得他之言,众人到没有再多言,纷纷接二连三的站出来表示支持他的决策。
他们都非愚钝之人,又岂能看不出雷云的用意?
雷云为此事早已准备了数年之久,由此也看得出他对此决心已定,这个时候再出来提意见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再说,以辽东眼下的财力物力,修建一座城池也绝无任何问题。
更何况,此举不但从长远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眼下的辽东也是有不少的益处…
眼见堂中众人均赞同建城之事,雷云不由地笑了笑,当即朗声道:“既然诸位对此毫无异议,那么此事便这么定了…诸位,建城的具体地点我已选定,我打算用五至八年的光阴来建此城…”言至于此,他将目光定格在堂下的崔琰身上,继而含笑道:“崔大人…这堂中就数你文笔好,那便请你拟写一道招贤榜文,文中要陈明诸般因由以及我求贤若渴之意。我要天下能工巧匠齐聚幽州,竭尽巧思共建此城!”
“在下领命…”
堂下的崔琰闻言微微一鄂,而后躬身朝他行了一礼。
“好…如此这工匠与人手之事已不是难事,不过…这建城之任还需一位主事以统筹全局,不知哪位愿担此重任?”交代罢崔琰之后,他的目光又从众人身上微微掠过,而后笑著言道。
此言一落,大堂之中顿时一片寂然…
堂下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无一人出声…
过了片刻,只见田韶再次挺身而出,微微躬身道:“主公…适才我观诸位大人均有为主公分忧之心,但却由于不通兴建营造之事,深恐有负主公重托,故而才不敢轻易向主公请命…即如此,那这份差事便还由属下来办罢。”
“这…”雷云闻言不由地一阵为难。
他之所以当堂公开挑选建城的官员,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开田韶…
虽然田韶是担任此事最恰当的人选,然而此时他却委实不愿将此事交付于他…
不是不想,而是不忍…
这几年来,辽东各地的水利、道路、城池修缮等工程一直未曾间断,其中又有哪一桩哪一件不是田韶亲力亲为?此人虽然别无所长,但却格外勤恳,为人也是十分正直,其为辽东的付出已经是太多了。
少时,雷云微微地叹了一口气,随后走下堂来拉住他,十分真挚地道:“元重啊…如果我所记不错的话,你今年年齿尚不足四旬罢?”
“回主公…属下今年虚度三十六载。”田韶闻言连忙道。
“是啊…三十六岁…”雷云略带感慨地望著他,“可你看看你,还未及四旬这头上已经生出了不少白发,此皆是为我辽东之大业…不瞒你说,方才令你再挑重任我已是有些过意不去;倘此刻再将此艰苦重任交付与你,我心何安?元重啊…我之所以未将此事交托于你,便是不忍再让你再添重负…”
“主公!”田韶闻言心头一热,当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主公之恩遇,韶万死难报…”
“快请起,请起…”雷云见状连忙将他扶起。
对于田韶此人,他心中当真是颇为敬重。
作为当初助他立业起家的几个辽东大族之一,田家而今在辽东已是今非昔比,地位超然…
然而近几年来,他身边的渐渐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如田丰、沮授、贾诩等等;这些人能谋善断,无一不是智计过人的栋梁之才。这些人入幕之后,立时便成了辽东的新贵,也使得最初随他立业的一些辽东大族的权力与势力在无形中削弱了不少…
此事对于他而言自然是件好事,但是不少的辽东大族私下里可就颇有微辞了。他们明里虽然不敢表示出任何不满,但暗中却已经渐渐地分成了三个派系…
第一派是以裴家、田家、王家、卑家为代表。这些大族对他一直都是忠心不二,矢志不移,一切唯他之命是从,将自家的利益放在其后,是他最为得力的支持者!
第二派是以柳家、郑家、孙家、张家作为代表。这些家族的家主大多是公孙度的旧部,后来他攻下襄平之后方才归降于他,在收降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