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临行安排(2/3)
,那么它便无法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如果赋予的权力过重,又有不易控制之忧。因此,
只有手段极为高明的主子才能很好的将其置于掌中,使用得当,游戏自如…
在后世的明朝,由于其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而且明朝特务机构使上至藩王宰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监视之下,稍有拂逆,便家毁人亡。
另外,锦衣卫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护,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不过,后世也有史学家认为“明之亡于厂卫之亡。”。正因为崇祯时期,锦衣卫权限大为削弱,所以导致官场腐败变本加厉,间接引起大明朝的灭亡。
雷云打量了一眼几位衣著简短的神机卫指挥使,面庞之上微微浮出一丝笑容。
神机卫如今的四位指挥使,还是当初他厚著脸皮从裴家子弟兵当中挖过来的,当时裴宣可还心疼了很久。
如裴贞他们这般文武兼备的人才,裴家可是花费了很大工夫才培养出来的。
“不知主公到来,属下等人未曾远迎,还望主公恕罪。”
几人来到雷云面前,纷纷躬身行礼。
“呵呵…,无妨。”雷云微微摆了摆手,而后道:“守贞呐,准备的如何了?”
“主公,准备已毕。”裴贞微微揖手,“属下只在冀、青、并、幽等四地留下少许人手,其余兄弟皆已召回指挥司…”
“好…”雷云闻言淡淡一笑,“走罢,本官有要事吩咐。”
“主公里面请。”裴贞当即又行了一礼。
几人来到堂中,雷云即单刀直入,转身谓四人道:“四位兄弟,本官有件特别之事要你们去做…”
四人闻言神色均是一鄂。少时,裴贞即微微躬身道:“主公请示下,属下等必不辱使命。”
“好!此事办好,乃大功一件,本官必有重赏!”雷云笑著拍了拍他的盔甲,然后从身上取出一叠写满文字的布帛交到他的手中,道:“这上面是一些人的姓名、住处与相关记述…其中一些可谓当世之奇才,如不能为我所用,则必为我辽东之威胁。你们要做的便是将他们寻到,而后…”
“将他们杀了!嘿嘿…如此便可免除后患。”雷云还未讲完,身后的王亢突然凑上来道。
“胡说!”雷云闻言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搅合作甚?站一边去!回去定罚你禁酒半月…”
“啊…主公恕罪啊!属下失言,失言…主公就饶了我罢。”王亢不料一句玩笑竟为自己招致惩罚,顿时忍不住惨呼起来。
“不准!滚一边去!”雷云强忍住脸上的笑意,一脚将这个装模作样的家伙踹开。
“哈哈哈哈…”
此情此景,裴贞等人也不禁笑了起来。
被王亢这么一搅合,几人之间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此时雷云也不再理会一旁苦著脸的王亢,接著对裴贞几人道:“你们寻到这些人后,便设法将他们请至辽东。但切记…态度一定要尊敬,不得胡来…”
“主公请宽心,属下等必将此事办妥…”裴贞略略翻了翻手中的名单,肃然保证道。
布帛上的名字有男有女,但都是他感到十分陌生的名字。
见裴贞毫不犹豫的应下,雷云脸上顿时浮起一抹笑容,而后又交代道:“守贞呐,你们有信心固然是好,然此事之难却也非同一般…”言至于此,他又单独将裴贞唤到一旁,低声密授道:“如所请之人决然不肯前来,届时你等可便宜行事,务必请之移驾…”
“属下明白。”裴贞闻言先是神色一鄂,而后微微顿首道。
雷云淡淡一笑,轻轻拍了怕他的肩膀,然后缓步踱到大堂门口,立在原地久久无语。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他必须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但如果不能收拢那些人才为自己所用,那么他也不能让这些人才为他人所用。
为了辽东之大业,此时他也顾不得许多了,哪怕是使用一些不喜欢的手段。
因为这个时代一切战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争夺战。不只是他,三国时期的几位主要领导人也懂得这个问题。
人才,才是兴邦立业的根本保障。
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春秋时期,管子也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败,“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墨子则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更是特别强调“举贤”对于治国的重要性。他曾总结两汉兴衰治乱、用人得失的历史教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并据此提出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方针,并反复加以论述。他说:“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君,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又说:“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是以聘贤求士”。
雷云接任以来虽一直忙于军务,但也并没有放弃对人才的寻求与提拔,也曾多次
只有手段极为高明的主子才能很好的将其置于掌中,使用得当,游戏自如…
在后世的明朝,由于其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而且明朝特务机构使上至藩王宰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监视之下,稍有拂逆,便家毁人亡。
另外,锦衣卫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护,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不过,后世也有史学家认为“明之亡于厂卫之亡。”。正因为崇祯时期,锦衣卫权限大为削弱,所以导致官场腐败变本加厉,间接引起大明朝的灭亡。
雷云打量了一眼几位衣著简短的神机卫指挥使,面庞之上微微浮出一丝笑容。
神机卫如今的四位指挥使,还是当初他厚著脸皮从裴家子弟兵当中挖过来的,当时裴宣可还心疼了很久。
如裴贞他们这般文武兼备的人才,裴家可是花费了很大工夫才培养出来的。
“不知主公到来,属下等人未曾远迎,还望主公恕罪。”
几人来到雷云面前,纷纷躬身行礼。
“呵呵…,无妨。”雷云微微摆了摆手,而后道:“守贞呐,准备的如何了?”
“主公,准备已毕。”裴贞微微揖手,“属下只在冀、青、并、幽等四地留下少许人手,其余兄弟皆已召回指挥司…”
“好…”雷云闻言淡淡一笑,“走罢,本官有要事吩咐。”
“主公里面请。”裴贞当即又行了一礼。
几人来到堂中,雷云即单刀直入,转身谓四人道:“四位兄弟,本官有件特别之事要你们去做…”
四人闻言神色均是一鄂。少时,裴贞即微微躬身道:“主公请示下,属下等必不辱使命。”
“好!此事办好,乃大功一件,本官必有重赏!”雷云笑著拍了拍他的盔甲,然后从身上取出一叠写满文字的布帛交到他的手中,道:“这上面是一些人的姓名、住处与相关记述…其中一些可谓当世之奇才,如不能为我所用,则必为我辽东之威胁。你们要做的便是将他们寻到,而后…”
“将他们杀了!嘿嘿…如此便可免除后患。”雷云还未讲完,身后的王亢突然凑上来道。
“胡说!”雷云闻言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搅合作甚?站一边去!回去定罚你禁酒半月…”
“啊…主公恕罪啊!属下失言,失言…主公就饶了我罢。”王亢不料一句玩笑竟为自己招致惩罚,顿时忍不住惨呼起来。
“不准!滚一边去!”雷云强忍住脸上的笑意,一脚将这个装模作样的家伙踹开。
“哈哈哈哈…”
此情此景,裴贞等人也不禁笑了起来。
被王亢这么一搅合,几人之间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此时雷云也不再理会一旁苦著脸的王亢,接著对裴贞几人道:“你们寻到这些人后,便设法将他们请至辽东。但切记…态度一定要尊敬,不得胡来…”
“主公请宽心,属下等必将此事办妥…”裴贞略略翻了翻手中的名单,肃然保证道。
布帛上的名字有男有女,但都是他感到十分陌生的名字。
见裴贞毫不犹豫的应下,雷云脸上顿时浮起一抹笑容,而后又交代道:“守贞呐,你们有信心固然是好,然此事之难却也非同一般…”言至于此,他又单独将裴贞唤到一旁,低声密授道:“如所请之人决然不肯前来,届时你等可便宜行事,务必请之移驾…”
“属下明白。”裴贞闻言先是神色一鄂,而后微微顿首道。
雷云淡淡一笑,轻轻拍了怕他的肩膀,然后缓步踱到大堂门口,立在原地久久无语。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他必须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但如果不能收拢那些人才为自己所用,那么他也不能让这些人才为他人所用。
为了辽东之大业,此时他也顾不得许多了,哪怕是使用一些不喜欢的手段。
因为这个时代一切战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争夺战。不只是他,三国时期的几位主要领导人也懂得这个问题。
人才,才是兴邦立业的根本保障。
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春秋时期,管子也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败,“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墨子则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更是特别强调“举贤”对于治国的重要性。他曾总结两汉兴衰治乱、用人得失的历史教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并据此提出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方针,并反复加以论述。他说:“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君,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又说:“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是以聘贤求士”。
雷云接任以来虽一直忙于军务,但也并没有放弃对人才的寻求与提拔,也曾多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