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融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头,道,“不会这样就复活了吧?”  

复活要有这么简单,那藤原中吕还摆什么九灵聚阴阵、念什么复生神咒啊?  

“不是复活,”江生后退了半步,像是不想在汪文迪面前轻易出手,简单道,“是金缕衣,金缕衣本来只是个物件,现在借了她的躯体。”  

“金缕衣即她,她即金缕衣。”  

话音一落,独孤以宁须臾不见了踪迹。  

她的速度也是金缕衣赋予的,不过瞬时,那股阴气与庞大的力量就到了两人的身后,魔爪离两人的后脖颈只有分毫之距。  

两人倏忽反应过来,金光一闪,宝剑已在身后出现,一把抵住了她的一只爪子,另一把转手刺向了她的腹部。  

这同时给了江生更多的反应空间,他连武器都没祭出,趋步闪躲避开攻击,拉开了距离。  

宝剑没能刺进她的腹部,证实了江生的说法,现在金缕衣和她是一体的。  

双方架开,汪文迪双剑在手,沉了口气,打算直接放出攻击性最强的一招。  

独孤以宁再一次攻来,他站立不动,将两把宝剑合为一把,陡然之间就迸发出惊天动地的煞气,周身金光暴涨,杀意肆虐,二者猛然撞到了一起。  

这一招金缕衣是吃过亏的,可她还是撞了上来。  

轰!!  

一道威力无穷的冲击波向四周扫开,江生皱了皱眉,还是得倚仗离天飞镰才能张开能抵挡这道力量的结界。  

无边的煞气不断的往双剑所在处涌动,让汪文迪看上去与她竟有异曲同工之妙,黑色纠缠着金光,边缘处锋利无比,与对方僵持起来。  

谁都不会轻易撤手,因为撤手意味着要承担大部分炸开的力量。  

二者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大,再不分胜负,这墓室定然要被震塌。  

就在倏尔一刹,宝剑的利刃突破了金缕衣的防御,撕裂了独孤以宁的肉体。  

一道比方才还要更猛的冲击波向四周炸开,直接把她顶到了后方的墙壁上,震落数块巨石,整个山洞都跟着颤动起来。  

她虽是受了伤,却胜负未分,汪文迪分开双剑,额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欲要趁此机会马上补刀。  

但见骤然之间,黑气与金光一同修复了她的伤口,支撑着她完好无损的重新站了起来。  

回首望江生时,他正在接近那口鼎。  

可惜的是,谁都还未得手,山洞便轰然倒塌,逼得汪文迪不得不先避开落石与土块,飞出墓穴之中。  

外头夜色正浓,原本在陇山中的墓穴入口那处更陷下去了几分。  

“那口鼎是关键。”江生沉声道。  

“你现在告诉我也晚了。”汪文迪耸了耸肩,墓穴被毁,墓中阵型已乱,里面的东西就算没有被毁掉,要找起来也难。  

江生转而道,“论智商,你不如青龙,论武力,朱雀曾打败过我,你嘛…也还没得到我的认可。”  

他唏嘘道,“你今天来当我的帮手,不会单纯是为了来骂我的吧?”  

“那我换个说法,”江生委婉道,“鼎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阴邪之气盛于其中,而连接她的方式不止一种,哪怕我们不知道她所使用的阵法,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办法轻松破除。”  

“总共三个鼎,”他顺着话推测道,“一阴为天象,二阴为战乱,三阴为和亲?”  

风吹草动,出来的不仅有汪文迪和江生,独孤以宁也同样从危机中飞了出来。  

推测到此被她瞬间发起的攻势打断,而短时间内,要当即再来一次双剑合一,对汪文迪来说,是有难度的事。  

总不能把大招当普攻吧?  

“还是我来吧。”江生挑衅的留下了这一句,手中便握紧了镰刀,如闪电一般冲了出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