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加上国王老而昏庸,判断力大不如前,国家日渐衰微。  

乘此机会,邻国举战,大兵压境,本国的军队连连吃败仗,眼看国破家亡之际,只能出和亲之下策,进献公主,以求援兵。  

画面倏尔陷入了完全的黑暗。  

“有一点很奇怪,”江生冷静的声音从身旁传来,道,“这些事不过是独孤以宁一人的悲剧而已,和你抓到的那个亡灵有什么关系?”  

“那个使者,”汪文迪回话解释道,“来往丝路的、在王室进贡逗留的使者,就是郑仲秋。”  

“所以呢?他不会是圣父心发作,好管闲事吧?”江生不屑道。  

他说的不错,在独孤以宁储存在这里的所有记忆中,他们二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充其量也就是他在王宫逗留进贡,凑巧听见了解了她作为一个公主苦命的一生。  

然后就大义凛然的说‘要救以宁于水火之中’?  

难道他没搞清楚自己的地位,不过是个使者而已吗?  

“不会还要找鼎吧?”汪文迪道。  

两人平稳的踩在了地上,周围的黑暗却没有散去,他们只能依靠对方身上泛起的轻微灵光辨认对方所在的位置。  

江生道,“没有之前相似的气息了。”  

汪文迪点了点头,赞同道,“也对,而且这次的画面是被突然切断的,战争的后续…”  

他在脑中快速的整理自己查找到的相关历史记载,细细说道,“楼兰国败了,但并没有亡国,只是沦为了他国的附属品,后来因为固步自封,才慢慢的掩埋在了黄沙之下,消失在了历史中。”  

“为什么败?”江生追问道,“我们派了援兵,还是没派?”  

“我记得是…”他皱眉道,“没派。”  

他话音刚落,周围骤然刮起一阵冰冷的微风,在微风中,飘来一阵凄婉的哭声。  

女人的哭声。  

两人活动了一下筋骨,往同样的方向一齐走了过去。  

有一道细小的光也缓缓的接近了他们,那道光起初非常微弱,就宛若在漆黑的幕布上点了一盏灯,那灯距人十万八千里远,几乎是看不清的。  

然后光慢慢的亮了起来,可在亮到一定程度时,就没有再更亮了,好像已经用尽了它的所有气力,它也只能达到这种亮度。  

和光一起越来越近的,还有那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哭声。  

两人终于看清了,那是一盏煤油灯,托着灯的,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女人。  

她两鬓斑白,在灯光的照耀下,看见她手上有很多细小的划痕和茧子,她眼神好像有些问题,直走到快撞上汪文迪两人,才停下了步子。  

她抽泣道,“阿宁,我的阿宁…你们还我的阿宁,把阿宁还给我…”  

一道金光从汪文迪身上剥离出来,滞留在了女人眼前。  

她抬起手,摸了摸这道光,眼里似乎闪过一道比火焰还亮的光。81ZW. “阿宁,这是阿宁的衣服…”她颤声道,“你们带我去找阿宁…她不能离开我啊,这孩子从小就一天都没离开过娘,我没打过她,也没骂过她,离开了娘,她定要受苦的…”  

“独孤以宁就在这里,你是她的母亲,应该由你带我们找到她。”汪文迪放缓了语气,如是道。  

女人一愣,接过金光,烛火摇曳之下,她颤颤巍巍的转了个方向,慢步前进。  

“你们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又怎么会有阿宁的衣服?”她努力的挺直自己的背,似乎是不想在女儿的朋友跟前丢了女儿的脸。  

殊不知,她久居王后高位,那仪态自不是常人能有的。  

尽管因为经常佝偻着身躯在灯下给女儿制衣,一身的气质却仍旧温婉典雅。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