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逆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金缕衣,他知道这乃是压轴的招数,故而示意张霏霏在他假意对付金缕衣的时候直接攻其源头。  

但没想到竟被对方看穿,收了圣物,选择了全力逃跑。  

“你!我没有做过你说的那些事!”对方语噎,仍是为自己辩解了一句,缓了一会儿后又不屑道,“你抓住我有什么用呢?阵法已经启动,灵脉之力已经开始逆转…”  

对方顿了一下,没有再继续透露关于法阵的更详细的信息。  

“很快,很快!你们就会见识到我军团的力量,我要向天地证明,这是世间第一强兵!既可以保得以宁,又可以安定天下!!”对方疯狂的大叫着,可这疯狂之下,又有一缕愤怒与哀伤。  

众人的视线都望向了汪文迪,知晓从这玩意儿嘴里是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了。  

汪文迪把东西收进神识中,转而把进山之事粗略说了一遍。  

“有几个关键,”他分析道,“樱花、猼施、以宁、逆转。”  

张霏霏紧了紧眉头,道,“樱花指的是藤原中吕,这两方之间应该有合作。”  

“我看,大概率是利用。”他笑道。  

“至于那背上长眼的猼施,”柳牧之也开口道,“则能与歌谣之中的‘不畏’联系起来。不过歌谣中说的‘归来母制衣’,或许指的就是金缕衣,这不畏也有可能说的是金缕衣不畏万兵的特性。”  

薛凯风问道,“那以宁呢?”  

“应该是个人名。”柳牧之道。  

汪文迪沉声道,“这不难查,三清宫中资料定有记载。难的是,灵脉之力的逆转,我们不知道是什么阵法,不好破解。”  

他迟疑道,“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再跑一趟甘州、沙州和雍州,找到关键之地,再结合逆转之理,推演出其所用的阵法。”  

熊巍皱了皱眉道,“办法是有了,只是按那人所说,我们的时间很紧。”  

朱夏接着道,“当务之急是先破阵,查资料的事不如交给我和阿哥?”  

“也好,”汪文迪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随后安排道,“我去甘州,薛道长,你去沙州,霏霏,你和柳道长去雍州,随时保持联系,这灵脉中的力量积攒了千年,不容小觑,各位,此次皆仗我们同心合力了!”  

此计一定,他就先作法送熊巍与朱夏返回了三清宫,其余四人也是即刻动身,往各自的目的地去了。  

所谓沙州,千里戈壁、万里黄沙,其中石窟和壁画艺术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更兼沙漠绿洲美景,又是丝绸之路中西相交的中转站和古西域的门户所在,曾有记载描述为‘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盛景如此。  

当日在沙州拔除之阴气,具体是在其市西南方向的阳关镇境内发现的,薛凯风不辱使命,径直找到了这处。  

绵延黄沙,沙鸣于山,以沙土作城楼、以荒草掩历史之烽火,烽燧台孤独矗立,脑海中便是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正在他极目远眺、酣歌畅饮之时,一缕仙气被他察觉,一只雪白的信鸽闯入了视线中。  

他收了葫芦,脸色也恭谨严肃了几分,抬手将其唤来。  

白鸽摇身一晃,仙气覆盖于掌心,浮现几行字。  

“凯风贤弟,见字如面。”  

“日前你传信回门,信中所言怀疑启明长老,为兄亦觉有几分道理,在事情未定之前,多加防范也有必要。”  

“长老这次闭关过久,恐真如你所言,为兄会亲自盯着长老一举一动,必要时,会将此事告知七襄长老,与其一同采取强硬控制手段。”  

“汝在外,不必忧心门内之事,只需专心将作祟阴气查明,亦不要过分饮酒。”  

“纪迎寒笔。”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