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剑士祝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忆到这,商懿脸上的神情就好像回到了那时一般,露出了既幸福又担忧的纠结神情。  

“后来呢?”三人中听得最认真的竟然是熊巍,他严肃的催促道,“后来格桑花到底有没有在静海绽放?”  

商懿笑了笑,继续道,“静海的气候,要养育格桑花,是要花费一些气力的。”  

在她重新拾起针线的时候,祝谦就在研究如何养活格桑花。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段时间后,祝谦还真的把格桑花养活了,好几盆,只有一盆开花了,而且这一盆中,有两株紧紧相连的格桑花。  

祝谦把这盆花送给了商懿,为庆祝商懿完成她复出后的第一幅作品——  

格桑花田。  

在祝府中,祝谦特别为商懿打造了一处别院,院子里有一处极美的湖心亭,名为‘谦亭’,商懿经常在那里作绣,祝谦则陪在她身边。  

很难想象,如祝谦一般细心细致的人,本业竟然是一位剑士。  

他所使用的武器名为‘唐刀’,外形似剑,实则是刀,单刃,刀身狭直,长柄,不过这种刀如今大约已经失传了。  

自从见过商懿的绣品后,他就对这位针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各个方面了解她这个人,接近她这个人,在认识她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刀。  

商懿已不再年轻,但仍然秀色超群,皮肤白净,身姿婀娜,尤其是举止娴雅,性情温良,自带一分袅娜的气质与韵味,与她身上的书卷气加上超凡的绣艺,更加叫人爱不释手。  

在祝府,祝谦为了写了那首诗。  

“杨枝丝短柳丝长,旋合旋开亦可伤,要合一池烟水气,长长短短护鸳鸯。”  

商懿是拒绝的。  

她内心还是一位很传统的女性,虽然非常感激祝谦把她从黑暗的深渊中捞出来,之后还带她去各处学习,帮她把绣艺发扬光大,还带她去了华夏之外,将她的手工艺真正的传到了全世界。  

但这只是知己的知遇之恩,商懿心中动摇,但仍旧坚持恪守礼制,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祝谦最难得的,就是同样的尊重她。  

后来,商懿写了一首诗回赠给他。  

“池水漪漪岛树深,病余扶槛恋清阴,谁知六尺帘波影,留得谦亭万古心。”  

讲到这,张霏霏也不禁发问,道,“你居住在祝府的时候,你的丈夫呢?难道就完全不闻不问吗?”  

商懿悲伤的摇了摇头,答道,“我不知道。”  

“不知道?”汪文迪反问道。  

她言语中甚至直呼其名,道,“我与子季暑从格桑花田之事起,再无联络,谦哥也从不与我提及他的消息,后来我一心放在了我的绣品上,直到…”  

直到商懿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  

她开始看不清东西了。  

对于绣娘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自然就是手和一双明亮的眼睛。  

她虽然积极的接受治疗,可是视力还是明显的日渐下降,大夫说,她用眼过度,加上之前心境起伏之时她终日以泪洗面,已经对眼睛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伤,即便治疗,也只是拖延瞎的时间罢了。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不过这次她的心理承受力已经强了不少,不至于像上一次一般崩溃绝望,而是致力于寻找补救的办法。  

在祝谦的建议下,商懿决定把这些年积累的刺绣心得、技艺技巧,从入门到熟练,以及如何以画入绣…等等,编成一部著作,帮助后人了解刺绣这一门传统的手艺。  

于是她口述,祝谦笔录,写成了一本传世经典。  

就在成书的前一晚,祝谦给她带来了一样东西。  

熊巍问道,“什么东西?”  

商懿面色平静,答道,“燕尔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