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三宗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烨的双眼一直打量着那六人,但距离稍远一些,只能看到他们在相互商量着什么,至于说什么自然完全听不到,这些人一番商量过后,那两名灰褐色着装的人便转身向自己而来。  

只是几个跳跃,身着灰褐色衣服的阳嵋和毕舜良已经来到苏烨的身前近处。  

这阳嵋先对苏烨轻轻一礼,说道:“我是[霄国宗][震垒门]的阳嵋,这位是我的师弟,毕舜良。”  

苏烨连忙回了一礼,说道:“在下是来自四国区域的散修,苏烨。”  

对方既然谦和有礼,苏烨自然也以礼回之,同时双眼将这二人仔细的打量了一番。  

阳嵋是一名中年,整体外貌比较普通,唯独在脸上有一颗黑痣,这让其整个面貌一下就有些违和,仿佛是某个江洋大盗的头头,但又有几分像古代一些官员的师爷,总之让人看后没有丝毫的好感。  

而其身旁的毕舜良则比较普通,年龄比其稍小,面目有几分憨厚老实,身体宽大且显得壮实。  

阳嵋此时继续说道:“道友既然是从西面四国区域来的散修,想必对这我们这[三宗区]不太了解吧。”  

苏烨连忙抱拳一礼,说道:“确实如此,在下初到此地,可谓人生地不熟,没想到还惹下了大祸。”  

阳嵋“呵呵呵”的轻笑数声,说道:“这件事,道友就不必放在心上了,你已帮我们引出那灿炎兽,只是我等实力不济,未能擒拿此兽,所以这不能怪你的。”  

苏烨听此顿时大喜,脸上马上呈现出笑容,说道:“那在下是不是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阳嵋缓缓点了点头。  

苏烨随后再次抱拳一礼,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行告辞了。”  

苏烨一副着急的样子,一确定自己可以离开,说完这句便准备就此而去。  

可还没等苏烨动身,这阳嵋轻轻一抬手,做出挽留的动作,苏烨也是一愣后,停在了原地。  

“道友要走,自然是可以,倒是道友准备去往何处呢?”  

阳嵋随即问了一句。  

苏烨听后目光马上看向了对方,隐约中从对方的话语之中猜出了几分异样的意图,但还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阳嵋见此先是一顿,口中沉吟了一下后,眼角余光扫了一下远处的屠彬等人,只见那几人还未离去,阳嵋的目光马上又回到苏烨身上,说道:“虽然不知苏道友要去往何处,不过我可以给道友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三宗区],道友听完可在做定夺。”  

苏烨也是注意着阳嵋的神情变化,眼下微微点头后,说道:“那有劳了。”  

阳嵋“呵呵呵”一阵轻笑,说道:“这算不上什么,我们还是边走边说吧。”  

口中如此说着,竟然已是抬手引导苏烨离开此地,此举确实有几分的意外,不过苏烨没有多想,顺着对方的手势也是走向了远处。  

在阳嵋的指引下,三人一同向东面而行,走向了远处。  

这三人刚一动身,远处的屠彬和赵山也是为之一动,其中赵山更是直言道:“那现在我们回去准备吧,”  

屠彬也是微微点头,多看了几眼苏烨消失的背影后,也只能是离开了。  

从此地向东而行,翻越几个小山丘便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区域,在阳嵋的陪同下,苏烨也是直奔东面而去。  

三人一路同行,阳嵋也不断给苏烨讲述着关于[三宗区]的现状和信息,这让苏烨对此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  

三宗区,位于玄东大陆中段,因为分为三大宗,顾名为三宗区,但这三宗当中又包括三门两派一山。  

首先是人数最多最为强大的[霄国宗]。  

霄国宗位于北面,占据北方大片区域,直通冰寒极北之地,可以说整个北方都是霄国宗的属地。  

霄国宗中有三门,分别为五炬门,凌统门,震垒门。  

三门又都是独立的门派,但因为同属一片区域,故而避免纷争,成为同一宗,也就是同宗不同门。  

这三大门派均是独立的,而且都在[霄国]境内,不能说是该国的国卫,但也是守护该国的门派,这就是霄国宗的由来,三大门派各有属地,相辅相成,彼此也以师兄弟相称。  

先前的六人就是分别来自这三门,屠彬和包小包两位身穿浅黄色衣服的人便是五炬门,而身穿蓝绿色衣服的赵山和于其林就是凌统门,至于眼下跟在苏烨身旁的两位灰褐色衣服,就是震垒门。  

三门的元力者都是玄元元力者,一直雄踞北方,是三宗区实力最强的存在。  

其次就是最南边的[忠府宗],该宗分为两大门派,分别是以主修体元的[五崖派]以及主修武元[戍边派]。  

这两大派与三门不同,其源属同一派,就是[忠府派],只是祖上师父死后,门下弟子因为种种原因便分为了两派,为了应对北面的三门,故而两派便在战略上依然同称[忠府宗]。  

这最后的就是[堺宗]。  

也是最为特殊诡异的存在,堺宗之中没有门派,只有一处[鬼山],鬼山顶的鬼山老妖便是堺宗一带的统治者。  

换句话说,这堺宗就是一个组织,不属于国卫和门派之列。  

鬼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鱼龙混杂,人员多变,即有玄元元力者,也有武元和体元元力者,但这三种元力者只占据鬼山总体实力的百分之三十。  

剩余百分之七十便是[魔元者]。  

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