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尾随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晚的大雪一直持续到天亮,苏烨的整个身体都被白雪覆盖,如果不抵近仔细查看,苏烨的存在几乎很难被人察觉。  

虽还未看到阳光,但此刻的天空已经十分明亮,苏烨的双眼也随之睁开。  

此时眼前正是那茫茫的雪原,身形缓缓站起,双眼眺望远方,隐约之中仿佛看到了一座山顶的影子。  

“看来,这应该就是那湖泊了。”  

苏烨这般说着,一双眼更是左右转动,将眼前的雪原打量了一番。  

所谓雪原,其实就是湖面,只是湖面冰层较厚,并且冰面上还覆盖了一层层的积雪,此时看来根本没有半点湖泊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个冰雪之原。  

苏烨身后的左右两侧都是绵延百里的山脉,而此湖泊的边缘也是随着山脉绵延展开,此时除了身后的大山外,前面以及左右两面都是一望无际得冰湖雪原。  

苏烨抖了抖身上的雪,双脚一用力,身体腾空而起,只一个跳跃就来到远处的雪原之上。  

双脚落地,发出‘吱吱’的声音,正是踩到雪上所发出,苏烨一动不动,右手拂袖一挥动,一阵劲风随手臂挥动而出。  

身前一片积雪随之被吹散,露出镜面一般的冰层。  

看着冰层苏烨微微一笑,自语道:“这里确定为湖面无疑了。”  

如此说着,身形一动便准备抬步前行,可刚迈出一步,苏烨便微微一顿,停了下来,同时俯身贴着冰面看了起来。  

一边看着,苏烨还一边用手指在脸上擦拭,但鼓弄了几下后便停了下来。  

原来苏烨通过冰面才注意到自己的样子,身上和脸上都是尘土,这些尘土大多都是昨晚被那怪物在洞穴拖拽摩擦所造成,很难轻易擦拭掉。  

重新站直了身子,苏烨便也就不在意这些,跨步走向了远处。  

然而此时此刻。  

绵延的山脉西端处,一座山丘下方的石堆中,正有两个人影。  

此地已经位于湖泊最西面处,沿着湖泊溢出的河流就可以直通大海,但在这石堆中,两个人影均已筋疲力尽,靠坐在岩石旁休息着。  

这二人,正是卡丽和海德。  

海德身上的铠甲已经褪去,只剩一身褐色的布衣,并且胸口处和左侧肩膀处还缠难了白色的布条,尽管如此,布条的中心还印处红色的血迹。  

“现在你我回去,该怎么向国王交代?”  

卡丽有些担忧的说着。  

海德一边大口喘息一边看着焦急的卡丽,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当初是我提出利用[圣涎]来勾引银丝蜘蛛进入陷阱的,所以现在[圣涎]有失,一切责任在我,我回去后会如实禀报。”  

说到这里,海德喘息了一下后,继续说道:“好在我们捕获了银丝蜘蛛,应该不会被处死的。”  

卡丽听着仍然连连摇头,脸上尽是担忧之色。  

而海德也是一脸无奈,没在多言。  

时至晌午。  

阳光正盛,茫茫白雪此刻显得格外刺眼,冰面雪层上,一条长长的脚印直通远处,那正是苏烨前行的轨迹。  

好无遮拦的冰面上呼啸着刺骨寒风,若非元力者,恐怕真的难以在这种环境下前行,狂风时而卷起雪层,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大刀般冲击着身体。  

苏烨一边走着一边抬头看向远处,一片山脉已经进入眼帘,苏烨的嘴角马上露出一丝的微笑,暗道:“这应该就是兽笼岛了!”  

心中如此嘀咕着,双脚的步伐也是加快了几分。  

兽笼岛之所以有此一名,完全是因为岛上居住这诸多的野兽,这些野兽凶猛无比,一般的元力者登岛都会九死一生。  

但是每逢冬季严寒之时,大雪封湖,大多的野兽会进入休眠期,只有少量野兽活动,这个时候也就是登岛的最佳时机。  

兽笼岛上最富有的资源就是兽卵和元石,这两样对于元力者修炼元力而言,都有莫大的好处。  

其中的元石自然不必多讲,此石中蕴含着诸多元力,元力者可以进行吸收炼化,化为己有,从而以快速达到圆满,并突破下一境界。  

至于兽卵,大多数也是含有一定的元力,有的甚至比中级元石富含的元力还要多,若能取之练成丹药进行服用,其效用会远超元石。  

苏烨此行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得到一些上好的兽卵,纵然不能,也要尽可能搜集一些元石,以便提升体内的元力。  

苏烨沿着冰面继续前行了片刻后,便已经看到了岸边,湖岸边就像沙滩一般,只是这里都是雪层。  

而再往深处便可看到岛上的大山和丛林,此刻一片白茫茫到也壮观。  

登岸后的苏烨一步未停,笔直向岛屿的深处走去,踩着厚厚的积雪,一点点的进入到一片丛林之中。  

而苏烨刚刚进入到那山林之中,远处的冰面上便出现了三个人影,这三人身着灰黑色的衣服,一人背附一柄长剑,其余两人两手空空,而这身打扮,正是来自灵岩派的元力者。  

灵岩派位于兽笼岛东南方向的三雁山上,是一个来历很大,但却很小的门派。  

此时的这三人正是杨志,杨明以及陆小严师兄弟三人。  

那背剑之人身体消瘦,面容清秀,年龄和苏烨差不多,正是陆小严,此人站在苏烨先前走过的脚印前,望着脚印所去的方向,凝神不动。  

由于冰面上风雪不断,故而苏烨的脚印虽然刚刚走过不久,便已被风雪残食了一半,只剩下雪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