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潭底的晶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这个啊,嗯,骂错了!错了也就错了。  

老翁干咳几声,面色一正,娓娓道来:“这,便是老夫这些年以来躲在山中闭关的原因之一了。”  

“很年幼之时,老夫便想,为什么非得要人的三魂,才能短暂推开闭合的玄门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方法,不用三魂也能将玄门推开!”  

“符石符石,为何世人都称呼其为符石,而不是其余的?那么,符石中的符,指的是什么?符文?符箓?”  

三人若有所思,老翁轻轻一撇,点头抚须,继续道。  

“所以,老夫便尝试着在符石之上刻下那些,自古之前便流传下来的符箓。”  

莫真震惊道:“能成?”  

老翁摇头:“这玩意太硬了,再怎么好的刻刀,都无法留下痕迹。”  

“后来老夫再想,既然外面不行,那就在符石里面,借门内的玄妙,勾画符箓,凝聚几个符文!”  

说到此处,蓑衣老翁一拍双手,兴致勃勃道:“不曾想,还真成了!你说神奇不神奇,你说玄妙不玄妙?”  

温子念若有所思,莫真心神大震,林曦......迷迷糊糊,恍恍惚惚。  

莫真剧烈喘者气,一步上前抓着老翁的蓑衣,问道:“老先生,您刻下什么符文?”  

老翁伸手扯了扯,严肃道:“你不要扯......好好好,老夫说,老夫说,道家的金光咒,听说过没?”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老翁回头望去,只见温子念自顾自小声嘀咕了起来,虽觉疑惑,但一想着有个自称书生的所谓仙人家伙指点,便不做多想,点了点头道。  

“没错,就是这个了,老夫当年也是顺手刻下,谁曾想,这些个字一经刻下,便璀璨夺目,凝聚为金瓜符,大放光芒,只要不动手擦去字符,那么光芒便一直不灭。”  

温子念眼睛一亮,心湖之中的书卷,无风自动,似有无数字符跃跃欲试。  

莫真深深松了口气,原来如此。  

老翁望向温子念,问道:“你既然知道金光咒,那么金光咒的功效你可知道?”  

温子念歪头思索片刻,缓缓摇头:“不知道。”  

“那你背的这么娴熟干什么?”  

“我没背呀。”  

“你.....行行行,老夫懒得和你计较......小子你过来,老夫与你说道说道。”老翁将莫真叫道一旁,悄声道。  

“金光咒,又称为金光神咒,在那些牛鼻子老道中,可是最根本,也是最玄妙的法诀。”  

“全身宿病,一概消除,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头清眼亮,五脏清凉,六腑调泰,浑身舒畅,气力充足”  

老翁四下望去,顿时傻了眼,老脸通红,颇为不好意思。  

芬芳宜人的铜鼎周围,包括傻大个在内的三人,都将耳朵竖起,艰难捕获莫真耳旁的玄机,都想要知道他与莫真说了些什么。  

这让老翁脸红之余,满心欢喜,一腔热血滚烫,抚须长笑似少年:“哈哈哈哈哈,世间少年少女,当是如此啊!”  

“诸天气荡荡,吾道日兴隆啊!若是世间人人如此,皆有此向道之心,那么何愁天下无明月,人间无清风?”  

众人侧目,迷糊道:“老先生,你是道家中人?”  

老翁怔住:“何来此说?”  

“您老人家三句不离道,不是只有道家中人,才会将道字,有事无事挂在嘴边吗?”  

“瞎说,那个王八羔子说的?道就是道家?老夫可不信那些个神神叨叨的学说,再者说了,所谓道,既法,既路!”  

“人道鬼道仙道神道羊肠小道通天大道,鸡毛蒜皮,人来人往,经商治国又何尝没有道,若是都将道,归结于道家,未免也太看得起道家了吧!”  

“可是......”  

“可是个屁啊,还不快些去捉鱼?你们不是要做那鱼和熊掌都兼得之人吗?”  

“噢——”  

老翁眼神温柔,满面春风,瞧着少年姑娘走向水潭,微微一笑,轻轻道。  

“大道可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