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四章 血龙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戬却忽然“咦”了一声:“这钟楼好熟悉啊!莫不是…哎,小武,让叶天章那老家伙出来一下。”  

姬武没想到杨戬竟然像认识这个建筑一样,赶紧把青冥殿取了出来,看看叶天章是不是也认识。  

结果叶天章出来后就说道:“八耳天涧,丹奉钟楼,没错,就是这个。”  

“你们竟然认识这个钟楼?”姬武很诧异:“你们那个时代的东西,怎么会到了这里?”  

叶天章跟随着姬武的神识四处感受了一下:“这里还是原来的仙界,可惜就是破碎了。”  

“破碎了?”姬武愣了:“破碎了怎么…怎么还能存在?”  

叶天章迟疑了一下:“我未必能说明白,这也是神界一种无上天机手法,跟阵法原理有点像,是用一线生机拢住了偌大空间,可是却只能维持聚而不散的境地,无法凝合,破碎的太严重了。”  

杨戬也说道:“丹奉钟楼应该在八耳天涧之中,可是现在只能把它安放在这个山谷里,估计八耳天涧已经不存在了吧?”  

叶天章叹口气:“看来当年仙界破碎,太多的东西被毁了,这个空间可能就是当初受力点位置。”  

姬武疑惑着问道:“靠一线生机拢住这么大空间?什么样的生机会这么厉害?”  

杨戬慢吞吞说道:“我感受这里到处都是丹蕴大道,也许是丹道生机吧?”  

叶天章迟疑,发出了声音却没说出话,他跟杨戬的感受差不多,可惜他说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对于弄不清楚的事,叶天章很少发表看法。  

杨戬却不在乎,也不管明不明白,想到哪就说到哪儿:“这么一说就上升到法则层面了,法则其实是由大道构成,各种大道交错形成天地法则,维持一方宇宙的基本运行,每种大道里都蕴含生机,生机循环往复,大道不堕,维持这里的应该就是丹道生机。”  

姬武听迷糊了,不是没听懂,而是觉得杨戬的话里有很大漏洞,偏偏他又说不好是哪里不对。  

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可感觉很勉强,似是而非。  

首先,法则是各种大道构成,这话就有问题,道跟法应该是两件事,相辅相成,而不是谁构成了谁。  

大道支撑了空间存在,道法决定了空间的级别,法则维护了空间秩序,维持了空间稳定,而空间又会给大道和法则提供相关养分。  

按理说,生机孕育于空间世界,不是大道和法则提供的。  

这是姬武现在的理解,如果戴旭行这些人在,肯定会告诉姬武:“你理解错了。”  

乾坤镜就是一个空间世界,可那里有生机么?能孕育出生命么?  

除了螯蜂开辟出的一点空间外,其他的地方根本不能存活任何生命。  

哪怕姬武是乾坤镜的主人,也会迷失在被压缩的各个空间里,其他生命就更不用说,直接会被空间撕裂,甚至吞噬。  

就因为乾坤镜里没有任何规则,还处于混沌状态。  

无论仙神,想在混沌之中存活,几乎都不可能。  

天圆地方。  

说的可不是空间形态,而是一种法则基础,大道雏形。  

混沌之中没有任何形态,只有一个字——融。  

任何物品进入混沌,都会被融为混沌,成为其中的微尘。  

所以,生机不是混沌本身具有的属性,而是其他东西赋予的。  

姬武不懂,至少目前的他还不懂,他认为生机孕于混沌。  

所以杨戬说大道里蕴含生机,让他更迷茫。  

叶天章感受到了姬武的疑惑和迷茫,立刻接口道:“杨戬,别说那些误导了小武,还是研究一下这个钟楼。”  

杨戬呐呐着,尴尬一笑:“小武怎么会被我误导?他聪明着呢!”  

姬武还是第一次听见杨戬拍自己马屁,感觉很奇怪:“杨前辈说话越来越好听了哈。”  

叶天章笑了:“他是眼看你就要成为开天之神,说点好听的迎合你呗!将来也能跟在你身后,踏上圣神之路。”  

姬武知道叶天章说的开天是什么意思。  

乾坤镜不是简单的空间世界,而是混沌世界,宇宙胚胎,将来一旦蕴养成熟,必然会成为另一个宇宙大世界。  

姬武,就将是这方宇宙的开辟者。  

跟随在姬武身边,必然就是这方宇宙内的无上之神,无限荣光。  

姬武笑了:“真有那么一天,你们也会复生,成为这方宇宙的真正主宰者,不用拍马屁,也少不了你们任何一个。”  

杨戬兴奋道:“真的可以?”  

姬武点点头:“真的可以,只要大家都活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  

二人瞬间都沉默了,姬武说的没错,死了,就什么都没有。  

想走的更远,首先,必须要活着。  

伏允招呼大家采摘血龙草,钟楼周围确实如他所说,血龙草生长的极其多,也很茂盛,就是年份都不太久,都只有百年左右。  

大家都很兴奋。  

唯有姬武没动,坐在伏允所说的安全地方注视着钟楼。  

伏允一直在姬武不远的地方看着他。  

“姬师弟,你看看可以,就是千万别靠近,上次来这里的可不是只有列子宗弟子,还有其他宗门的,有人曾经靠近钟楼,结果被瞬间吞噬,直到秘境关闭,再也没看见出来。”  

他没说死了,可是没出来,岂不是就等于死了。  

姬武没说话,他还在跟杨戬和叶天章交流,探讨钟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