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一章 激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姬武忽然又有点疑惑,天地法则只限制力量,那无敌舰的力量远远超越了大乙仙,为什么会被允许存在?  

想到这里,姬武忽然想起无敌舰上的大炮轰出时,天地震动,空间扭曲,那是能抹杀仙尊的力量,当然也能威胁到空间稳固。  

但是当九艘无敌舰火力全开,他能看见的是空间会被不停的扭曲,仿佛天塌地陷一样的力量荡漾,可结束后会发现,天地快速恢复原貌,似乎没受到任何损伤。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才不会有天罚降临么?  

大乙仙的力量对空间的损伤难道比这还厉害?甚至会造成不可修补的损伤?  

似乎说不过去啊?  

除非说无敌舰上的大炮只对生灵有伤害,对空间的损伤有限,而修士的力量却对空间有着巨大。  

随着姬武听见的号角声,天启星外的战舰有一部分调动。  

眼看至少有万艘战舰缓缓向天启星靠近。  

而原来在虚空舰四周逡巡的石晶族也跟在这些战舰后,一起向天启星进发。  

从战舰数量调动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总攻击。  

此时的洛青衣和楚媚香定然已经在云魔军指挥舰上,云魔军发出这样的攻击就是为了要说明什么。  

姬武咧咧嘴。  

云魔军的这种反应早在他们预见之内,就是想跟姬武索要更多。  

修士军要是这么作,姬武会给。  

可云魔军这么作,姬武不会退步,要么把天启星让出来,要么跟青武军开战。  

指望姬武给云魔军资源补给?想都不要想。  

哪怕姬武置身事外,不参与战争,可说到底他还是银星系人。  

明知道对方在屠杀他的同族,他还往对方手里递刀子?  

不可能。  

他有自己的底线。  

何况云魔军出击对颜真那边的谈判有好处。  

谢晓天扛不住压力,自然会同意青武军的条件,至于他怎么想姬武,根本不重要。  

谢晓天本来就是六仙帝联盟的势力,姬武还在乎他怎么想?  

就算对方说他私通云魔军,残害同族,姬武也会无动于衷。  

他要的就是天启星。  

五百万青武军,本来星颊山地域也足够驻扎。  

可青武军将士也是人,也是娘生父母养,有自己的家人。  

将士们有义务保障家人的生命安全。  

姬武要开辟一块真正的净土,让五百万将士把家人也保护起来。  

这些人战前就都集结到了回元大陆,因为回元大陆是颗小星,还有一部分去了观和星。  

很多修真家族愿意去观和星,那里是真正的修真世界,回元大陆只是一颗普通星球,修真气息不浓郁,资源也相对缺乏。  

姬武曾经跟大家商量过这件事。  

本来想把这些人全部集中到大观国,可后来还是放弃了。  

战争发展下去,打到不可控制的一天是早晚的事,大观国就算防御再好,也架不住铁蹄践踏,难道还能让他们也进入地下?随武道会弟子一起等战争结束?  

这是最没办法的办法。  

问题是武道会地下工程没有那么浩荡,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战争提前爆发,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武道会也没完成更大工程。  

因为荆卫的脱离,武道会现在也不接纳修士军的退役修士,哪怕现在这些人,也无法全部进入地下,更不要说青武军将士的家人。  

荆卫曾经作出安排,让武道会弟子接受无殇问道馆的治疗,然后全部加入青武军。  

姬武接受了前面的意见,拒绝了后面的要求,青武军保持现在军力,不扩充人员。  

但私下里给荆卫另一条路,将来青武军飞升,武道会可以接受青武军的所有资产,包括地域。  

姬武早有了拿下天启星的想法,等青武军尽数飞升,天启星交给武道会,既不算青武军的余脉,又合理保留了传承。  

所以最后姬武决定让青武军将士家人最后全部移居到天启星。  

保护他们的同时,也可以把传承留下,而且不会受到各方注意。  

只要他们自己不张扬出去,没人知道他们是青武军的血脉,只把他们当做普通修士家族。  

洞域根本就没办法考虑,那里天地法则不全,修炼受到极大限制,渡个雷劫都要跑回银星系来,实在不方便。  

天启星上的谢晓天此时脸色青紫。  

颜真和米灵儿就坐在客位上淡定的喝茶。  

外面警报声响彻云霄。  

“姬武主这算什么意思?租不成,是要抢了么?这是跟云魔军狼狈为奸,残害银星系族人喽?他还是不是个人?”  

颜真轻啜灵茶,头都不抬。  

米灵儿嗤了一声:“谢统领以为姬城主是倌判那种不要脸的玩意儿?”  

谢晓天瞬间恼火:“倌判大帝怎么了?根据我知道的,大帝在仙界跟云魔仙军打的最热血,杀的最凶狠,可不像某些仙帝,调门挺高,却是跟敌人假打!”  

他说的异常激愤,颜真却“噗嗤”一声笑了。  

“倌判跟人拼命,谢统领激动什么?我记得不错,谢统领是北玄天北玄仙帝所属吧?”  

谢晓天瞬间愣了:“这又不是秘密,我确实是北玄大帝从属。”  

“这就是了,倌判如何跟你没有关系,再说了,你这样宣扬倌判,似乎北玄大帝不如他似的,传到北玄大帝耳朵里,不好。”  

谢晓天急了:“我又没说北玄大帝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