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情深缘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裴真真醒来,虽已不记得饕餮之事,可昨夜所受的伤莫名其妙的痊愈让他怎么也想不通。  

此刻,面前三人更是用奇怪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他,叫他脸上通红,心脏砰砰之跳,赶紧双手护胸,以防万一。  

片刻后阿狗激动得紧抱裴真真,哭骂道“臭小子,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阿猫也是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  

搞得他一头雾水。  

魔君不染则深吸口气,向裴真真轻唤一声“你随我来。”  

他跟随不染来到一处石壁面前,不染右手一挥,随即石壁出现一圈黑色法阵,两人如同穿越水帘般直接走进石壁之中。  

眼前一名看来去十五六岁的少女躺在白玉做成的石床上,周围云气萦绕,意境缥缈。  

少女长相清秀,双眼微闭,微弱的烛光照在她的脸上显得十分安静。  

再仔细望去,少女胸口并没有呼吸的起伏,身体上还有许多缝合的痕迹,显然早已死去,可依旧面色红润,唇如激丹。  

不染伸出右手轻柔地摸了摸少女的脸颊,一个轻声温柔说道“蝶儿,对不起,这次可能要跟你永别了。”  

再回过头来看向裴真真时,已是双眼通红,他堆笑道“这便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随后那双饱含泪水的明眸,竟然变成了昨夜那条黑蛇的绿色眼睛,泛着邪光,阴森恐怖。  

一处不大的庭院,有文竹几棵,青翠欲滴。青草几丛,淡淡小花,清香怡人。  

院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身着文官官服,正在屋前焦急徘徊,面露煎熬之色,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发生。  

“哇哇哇!”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从屋中传来。  

男子双手一拍,双拳紧握,兴奋叫道“我要当爹爹了!”  

喊着“爹爹我来啦!”就往屋内冲去。  

可面前这景象却让他高兴不起来。  

夫人躺在床上哭得梨花带雨,接生婆吓得瘫坐在地上,口中不停叫嚷着“怪物!怪物啊!”  

他感心中到十分不安,深吸口气向床边正在啼哭的婴儿走去。  

那是双蛇一般的绿色眼睛,阴邪如鬼魅。  

顿时,他心惊肉跳,后退了两步,又看了眼夫人和接生婆,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夫人哭泣道“老爷怎么办呀?我们生了个怪物!”  

男子又深吸口气,大步走到床边,抱起婴儿对夫人轻声安慰“他不是怪物,是我们的孩子。”  

又沉下脸来对接生婆说道“王婆,我会给你一笔钱财,今天的事,你一个字也不许说出去!”  

那日起,男子就将这庭院设为禁地,家丁仆人都不允许入内。  

转眼间,蛇眼婴儿已长成了十一岁的清秀男孩。  

这十一年里,男孩从未踏出过庭院,饭食也都是夫妇两人亲自相送。  

再过几日便是男孩的十二岁生辰了,男孩向来送饭的父母渴望道“爹爹、娘亲,我生辰那日可以带我出去走走吗?”  

母亲垂下头去,面露难色,又向男子望去。  

父亲则是对母子俩笑道“好啊,到时候我们找一辆轿子,之儿在轿子里看着便是,没有问题的!”  

母子两皆露出喜色,男孩更是欢愉雀跃。  

这些年,因为男孩的事情流传开来,父亲在朝中也备受挤兑,已经是家道中落,入不敷出了,找一辆轿子对他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  

可为了孩子和妻子,哪个父亲不是在默默承受,负重前行呢?  

终于到了这天,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已有轿夫在门外等待,他们要趁早上人不多时,带男孩出门。  

男孩早早地起床,在院中蹦蹦跳跳,父母看着他的欢快的样子也是心中喜悦。  

这时,一道长虹从天边坠下,落入庭院之中,走出一位方脸浓眉的老人,站在那里,不怒而威。  

“我是昆仑派掌门‘道昆仑’,此子天赋异禀,我欲收他为徒。”  

父母大喜,又喜极而泣,拉着男孩向道昆仑跪拜叩谢。  

虽是舍不得,但能踏入修真大道,才是男孩最好的前程归宿。  

那天道昆仑飞得很慢,也很低。  

男孩被夹在腋下,看着远去的城镇人群,如裴真真一样感叹道“做仙人真好呀!”  

巍峨昆仑,横贯天际,万古仙门,名动天下。  

男孩对昆仑的一切都感到无比新奇,师傅也对他不错,安排了间装饰华贵的屋子,还允许他在各峰自由走动。  

不过因为这双眼睛所产生的自卑,他还是很少出门,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屋内修习昆仑仙法。  

就这样过了半月,他天资聪颖,很快寻得了修真法门,达到凝气一层,可天之骄子往往引来嫉妒仇恨。  

一日,名叫蒋浩的少年,带着一众弟子将他的房门踹开。  

他察言观色之下立马明白对方用意,恭敬作揖道“蒋师兄,各位师兄,我没做错什么吧?”  

蒋浩身为道昆仑最器重的亲传弟子,却心眼极小,行事毒辣,不会允许有能超越他的存在。  

他冷哼一声,道“你这个怪物,生来便是个错!你以为师傅是真看中你?还不是想要寻得移植之法,后将你的眼睛给挖走为己用!”  

说罢便招呼跟班手下一齐动手,将男孩拳打脚踢直至倒地不起。  

从此以后,这样的事情便时常发生,他想到去找师傅求救,可道昆仑一直处于闭关修炼,又想起万一蒋浩所说是真,那在师傅眼中,他不过是个待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