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解释权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无际的折跃中航行了近两个月时光后,三人所乘坐的星船终于进入正常曲率的空间中。  

“距离教团疆域还有一天的路程,”逗比说,“我这里没有任何关于教团的记载,剩下的事,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作为一艘远距离货运星船,这艘船的体积比飞来峰号那种豪华客船大得多,但舒适性上就无法相提并论了。  

在临时搭建的客舱坚硬的床板上,韩兼非翻身坐起,看着窗外的星光从折跃时的线条状缓缓变成满天明亮的繁星。  

他简单洗漱了一下,穿上衣服来到驾驶舱,两个女孩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和韩兼非一样,罗曼诺娃也卸除了那些刻意扮丑的伪装,恢复了原本那张摄人心魄的面孔。  

站在她旁边的实习缉私队特工吴桐子,这些天来已经恢复了不少,基本上也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很快就要到G7星系了,”韩兼非开门见山道,“我们不能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开进去,总要有一个合法的程序入境。”  

罗曼诺娃沉思了一会儿,说:“G7星系不是我的教区,我也没有备案过这里的行程,很可能要费些周章。”  

虽然听不太懂,吴桐子还是忽闪着大眼睛,静静地倾听着。  

“我对你们教团的管理模式一窍不通,”韩兼非说,“这里的管理者是你们的敌人?”  

罗曼诺娃想了想,摇了摇头。  

“那就是你们自己人了?”  

罗曼诺娃又摇了摇头:“如果要说阵营的话,这里属于原旨派的教区,算作中立。”  

韩兼非皱起眉头:“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教团内部的势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至少让我知道敌人是谁。”  

罗马诺娃点点头,用教团官话说道:“教团内部的关系,有很多专有名词,我不知道该怎么用联盟通用语表达。”  

韩兼非点点头,教团官话的日常用语,他大部分都能听懂,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学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  

“教团信奉的‘至理’,是人类所有科学理论的统一,这些你们都是知道的。但在教团内部,对‘至理’存在性的解释,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造成的分歧,就是教团内部派系的由来。”  

“目前比较主流的解释有三种,一种是原旨派,坚持至理是由宇宙中的科学真理本身、被人类理解的科学理论和代表至理行使对教众引导权的至尊构成,三者三位一体,构成至理本身。这种解释,也是神圣Σ教团最原始的教义。”  

“还有一种是客观派,认为至理其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类似于神祇的强大意志,而作为教众引导者和管理者的人类至尊,只是一个代位行使至尊权力的普通人,而教众应该将这个能够代表至理的客观意志,当做神祇来信奉和供养。”  

“第三种,也是最近几百年兴起的新兴教派,在教团被称为‘主观派’,认为在三位一体的基础上,能够代表至理的,是所有教众意志的集合,每个教徒的独立意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个教团的群体意志,而这种群体意志,才是教义中至理的本质。所以,主观派和客观派之间的解释是完全对立的,这也是两派之间会发生激烈冲突的原因。”  

“其中我的老师,如今的至尊大人,是支持‘主观派’的观点的,但在明面上,为了维护和弥合三个派别之间的关系,他老人家不能公开表达自己的倾向性。”  

韩兼非稀里糊涂听完,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开口道:“我重新捋一下,你帮我看看对不对。”  

罗曼诺娃点点头。  

“你们教团分为三个派系,他们的分歧就是关于你们教义中的‘至理’的本质是什么的,一派认为至理就是虚无缥缈的真理,一派认为至理是个客观存在的神,你老师这一派认为,至理是所有教徒的群体意志。现在,至尊本人支持的主观派邀请我来教团,但客观派不希望我去,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罗曼诺娃点点头:“基本上没有错。”  

“就为这点儿事,你们就要争得你死我活,恨不得把对方脑浆子打出来?”韩兼非摊开手,有些难以理解。  

“教义的解释权,永远都是宗教最核心的权力。”女司祭并没有因为他冒犯的话语而生气,依然耐心地解释道,“况且三个教派并没有真的发生战争,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很正常,但在至尊的约束下,教团是不会滑向内战的。”  

“那为什么那些客观派要阻止我去见至尊,甚至不惜弄死我?”  

罗曼诺娃沉默了一会儿,说:“上次聊到这里,因为你的幻象中断了,你也问过我,觉不觉得这种群体意志跟硅虫有点儿像。”  

韩兼非点点头:“没错,你不觉得吗?”  

“这正是他们阻止你去见至尊的原因。”罗曼诺娃说,“大多数人只在教典中看到过关于硅虫的事情,可如果硅虫的群体智慧,或者说,硅虫的群体意志‘军团’存在,就会间接证明人类的群体意志也可能是存在的,如果这件事被证实,对客观派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韩兼非此刻才明白她之前所说的,“教义的解释权永远都是宗教最核心的权力”是什么意思。  

教义的解释权是教派权力中枢用来吸引教众、扩张势力时最有力的武器。  

如果硅虫的群体意志存在被证实,甚至被公开,对客观派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将他们对教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