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墨韵花开便曰德,明月当空即是心(1/2)
月上中天。
呼呼呼——
流光似风消散,大势如雨放晴。
淡金色的流光,似匹练一般缠绕着李易,随他一同落下。
一阵清风自他身上荡漾开来,所过之处万物波动,街道院墙慢慢褪色,像是笔画勾勒,变得单调、黑白分明,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像是变作一幅水墨画。
黑白之中,只有一袭青衫的李易依旧鲜活。
他身后,落空了叶子的树枝上,朵朵水墨花朵绽放,但几息之后便就凋谢,化作飞灰,消于风中。
“枯树花开墨色鲜,香风吹散入云烟…”
墨花凋谢,化作水墨画般的街道庭院也缓缓恢复正常。
一滴水从最后一片水墨花瓣上滴落。
文思泉水,晶莹剔透,其中照映着的璀璨文思,在这一刻却仿佛要满溢出来,竟是不断透射出阵阵七色华光,虚空中更传来文吟之声!
“心墨染世,落笔华彩啊!”
水滴被一只枯瘦苍老的手接住。
随着泉水不断归来,李府外的瘦高老者见那一滴滴文思泉水慢慢凝聚,在掌中恢复为一泓泉水,只是内里却像是束着一团华光。
那华光耀眼夺目,照得整个泉水有如水晶琉璃,要跳出藩篱,凌空升腾!
“这等天赋,还要他人来疏通?还要有人来遮蔽护持?简直笑话!这等人物,我学宫若不纳之,必成千百年后的笑柄!”
瘦高老者正自感慨,忽有一股玄妙意境自那泉水中传递出来!
他顿时一个激灵,只觉心头多了一点感悟、心得,说不清、道不明,似猫儿挠心,恨不得立刻便寻个地方静心感悟。
可当下还有一事,他必须立刻去做,迟则生变!
一念至此,这老者上前两步,正了正衣冠,朝着院中抱手行礼。
“老夫颜阙疑,请见李郎君。”
院中,流光、金光渐渐消弭,皆敛于李易之身。
但他心中那股悲愤依旧还未消散,虽听得院外之声,却是无心回复。
抬手一招,书圣帖自发落下,被他拿在左手,右手之中则握着那把玉刀,刀上尚有几分流光余韵,却已无先前神异,其上的血迹也已是点滴不存,只有一点厚重、古老的意境气息还未散去。
几笔勾勒自远处飞来,逐渐变作一朵黑云,钻入了李易的袖中。
难言的怅然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散,虽是感悟方才奇异感触,但一时间竟有些意兴索然。
李易既无言语,连孔正举都不敢轻举妄动,虽说他一脸幽怨的看着玉刀,焦急之意溢于言表。
突然!
那把鬼肉妖刀不知何时落地,这时猛然弹起,就朝远处飞去!
“呼——”
李易呼出一口气,朝那长刀看了过去!
就有许多字符自虚空中遁出,字字如珍珠,当空一绕,将那长刀圈住,定在原地。
孔正举被吓了一跳,但好在变化来得快、被镇的也快,让他重新平静下来,心头满是惊恐与后怕,但在惊惧中,还有个问题摆在面前。
礼刀,得拿回来。
那并非只是他一人之物,今日是为了书圣帖才临时请出,结果东西没拿到,礼刀还被人劫了去,回去根本没法交代。
但现在,他根本不敢贸然开口。
不是因为李易先前说动手就动手的凶悍性格、肆无忌惮的举动,而是方才李易凌空挥舞,书写诗词成精的一幕,有着太多意义了。孔正举不管存着什么样的心思,但身为五老,眼界、见识终究是有的,他自是看得出来,面前这人,分明是从书圣帖中领悟到了书法真意!
这是什么悟性!?
什么天赋?
书道巅峰的意境,凌驾于众生之上,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就能评论和置喙的。
就连他的学生杨起,在这一刻都清楚的意识到,攻守之势异也!自己老师先前的许多评价,已是做不得数。
就连被玉刀重伤的苍鹰老妖,这会儿都缩着身子、翅膀遮面,躲在阴影中不敢出声。
“李枝。”
在这股难言的安静中,李易忽然出声。
“阿…阿郎!小人在!小人在!”
李府的一众仆从、家丁,短短时间经历几次异变,多少都有些习惯了,可方才那等场面,依旧震撼人心,以至于这会面对李易,哪怕是李枝这等老资历的,都有些战战兢兢。
“门外有人来访,你去请人进来。”
李易一边说着,看了孔正举一眼:“刀入我手,岂非有德?”
孔正举张口,竟无言以对。
李易又对假山旁站立不安的杨起道:“杨君,你过来,与我一起用晚饭,我还有事要请教你。”说着说着,他伸手一抓,妖刀飞来,将手一指,就有几道灵字飞过去,缠住苍鹰,引洛阳地脉之力而镇之。
这时,一束月光洒落其身,一枚枚字符飞来印入其身上衣衫,终于扫去李易心中彷徨之念,心灵澄净,他察觉到玉刀之中一点玄意,心下了然,举步入屋。
“啊?这?我?“
杨起则是闻言一愣,心乱如麻,看了看李易的背影,又瞧了瞧自己的老师,一时难以抉择。
“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时候,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从照壁处传来,接着那精神矍铄的瘦高老者,被李枝引着,走入院中,他看见杨起,道:“方才那等误会,若不澄清,李君还要以为咱们学宫,真是什么龙潭虎
呼呼呼——
流光似风消散,大势如雨放晴。
淡金色的流光,似匹练一般缠绕着李易,随他一同落下。
一阵清风自他身上荡漾开来,所过之处万物波动,街道院墙慢慢褪色,像是笔画勾勒,变得单调、黑白分明,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像是变作一幅水墨画。
黑白之中,只有一袭青衫的李易依旧鲜活。
他身后,落空了叶子的树枝上,朵朵水墨花朵绽放,但几息之后便就凋谢,化作飞灰,消于风中。
“枯树花开墨色鲜,香风吹散入云烟…”
墨花凋谢,化作水墨画般的街道庭院也缓缓恢复正常。
一滴水从最后一片水墨花瓣上滴落。
文思泉水,晶莹剔透,其中照映着的璀璨文思,在这一刻却仿佛要满溢出来,竟是不断透射出阵阵七色华光,虚空中更传来文吟之声!
“心墨染世,落笔华彩啊!”
水滴被一只枯瘦苍老的手接住。
随着泉水不断归来,李府外的瘦高老者见那一滴滴文思泉水慢慢凝聚,在掌中恢复为一泓泉水,只是内里却像是束着一团华光。
那华光耀眼夺目,照得整个泉水有如水晶琉璃,要跳出藩篱,凌空升腾!
“这等天赋,还要他人来疏通?还要有人来遮蔽护持?简直笑话!这等人物,我学宫若不纳之,必成千百年后的笑柄!”
瘦高老者正自感慨,忽有一股玄妙意境自那泉水中传递出来!
他顿时一个激灵,只觉心头多了一点感悟、心得,说不清、道不明,似猫儿挠心,恨不得立刻便寻个地方静心感悟。
可当下还有一事,他必须立刻去做,迟则生变!
一念至此,这老者上前两步,正了正衣冠,朝着院中抱手行礼。
“老夫颜阙疑,请见李郎君。”
院中,流光、金光渐渐消弭,皆敛于李易之身。
但他心中那股悲愤依旧还未消散,虽听得院外之声,却是无心回复。
抬手一招,书圣帖自发落下,被他拿在左手,右手之中则握着那把玉刀,刀上尚有几分流光余韵,却已无先前神异,其上的血迹也已是点滴不存,只有一点厚重、古老的意境气息还未散去。
几笔勾勒自远处飞来,逐渐变作一朵黑云,钻入了李易的袖中。
难言的怅然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散,虽是感悟方才奇异感触,但一时间竟有些意兴索然。
李易既无言语,连孔正举都不敢轻举妄动,虽说他一脸幽怨的看着玉刀,焦急之意溢于言表。
突然!
那把鬼肉妖刀不知何时落地,这时猛然弹起,就朝远处飞去!
“呼——”
李易呼出一口气,朝那长刀看了过去!
就有许多字符自虚空中遁出,字字如珍珠,当空一绕,将那长刀圈住,定在原地。
孔正举被吓了一跳,但好在变化来得快、被镇的也快,让他重新平静下来,心头满是惊恐与后怕,但在惊惧中,还有个问题摆在面前。
礼刀,得拿回来。
那并非只是他一人之物,今日是为了书圣帖才临时请出,结果东西没拿到,礼刀还被人劫了去,回去根本没法交代。
但现在,他根本不敢贸然开口。
不是因为李易先前说动手就动手的凶悍性格、肆无忌惮的举动,而是方才李易凌空挥舞,书写诗词成精的一幕,有着太多意义了。孔正举不管存着什么样的心思,但身为五老,眼界、见识终究是有的,他自是看得出来,面前这人,分明是从书圣帖中领悟到了书法真意!
这是什么悟性!?
什么天赋?
书道巅峰的意境,凌驾于众生之上,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就能评论和置喙的。
就连他的学生杨起,在这一刻都清楚的意识到,攻守之势异也!自己老师先前的许多评价,已是做不得数。
就连被玉刀重伤的苍鹰老妖,这会儿都缩着身子、翅膀遮面,躲在阴影中不敢出声。
“李枝。”
在这股难言的安静中,李易忽然出声。
“阿…阿郎!小人在!小人在!”
李府的一众仆从、家丁,短短时间经历几次异变,多少都有些习惯了,可方才那等场面,依旧震撼人心,以至于这会面对李易,哪怕是李枝这等老资历的,都有些战战兢兢。
“门外有人来访,你去请人进来。”
李易一边说着,看了孔正举一眼:“刀入我手,岂非有德?”
孔正举张口,竟无言以对。
李易又对假山旁站立不安的杨起道:“杨君,你过来,与我一起用晚饭,我还有事要请教你。”说着说着,他伸手一抓,妖刀飞来,将手一指,就有几道灵字飞过去,缠住苍鹰,引洛阳地脉之力而镇之。
这时,一束月光洒落其身,一枚枚字符飞来印入其身上衣衫,终于扫去李易心中彷徨之念,心灵澄净,他察觉到玉刀之中一点玄意,心下了然,举步入屋。
“啊?这?我?“
杨起则是闻言一愣,心乱如麻,看了看李易的背影,又瞧了瞧自己的老师,一时难以抉择。
“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时候,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从照壁处传来,接着那精神矍铄的瘦高老者,被李枝引着,走入院中,他看见杨起,道:“方才那等误会,若不澄清,李君还要以为咱们学宫,真是什么龙潭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