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各显神通技(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处巨大的地下养马场。  

跟养马场里的两个奴兵交流了一番后,奴影戈花费一百个灵玉获得了六十三匹老马。  

这些老马虽然跑的不快,但是胜在便宜。  

大家接受这么危险的任务,目的就是多赚点灵玉。  

能省就省。  

奴十三骑上马,与众人一同跟上奴影戈,从地下养马场出口大道上,直奔后山脚下。  

这就相当于在地底穿过了一整座山。  

奴影戈率众人骑马来到一座奴窟之前,从奴窟里调用了三百个奴隶。  

他将着三百个奴隶装在四辆马车里随行。  

三百人用四辆马车装…其实远远不够的。  

但是为了省下购买多余马车的灵玉,也只能这样像塞牲口一样把他们强行塞在马车里头。反正奴隶们的命不值钱。  

一切准备就绪,奴影戈带领这一众人马向白牛山中阆岭出发。  

中阆岭位于此地之西一千八百里处。  

从玄字门兵营城出发途径荒字门兵营城和宇字门兵营城,再穿过一个无人森林,就可以到达这座位于地字门境域内的中阆岭了。  

中阆岭里的灵玉原矿,需要大量奴兵押运到仙族中用来提炼灵玉的地方,名曰“炼器谷”。  

“炼器谷”里有仙族的修炼者和炼器士。  

这也是奴兵们唯一可以轻易接触到仙族之人的地方。  

中阆岭里开采出来的灵玉原矿,需要各大兵营城依次派遣奴兵进行押送任务。  

但由于从中阆岭到仙人所在境域的炼器谷的路途中,要经过诸如畜兽山和孕灵湖等一些蛮兽和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  

所以危险性很大!  

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奴兵三代以上的家族子弟,在没有接到上峰强制性的命令之前,是不会主动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的。  

但中阆岭里的灵玉矿脉如果长期积压在那里的话,肯定会引来仙族人的调查。  

不得已,奴族们自行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于是各大兵营城里的事务阁跟各大奴兵家族族长和兵营总兵头们商议。  

抽调花费大量的灵玉俸禄,用来当做任务报酬,召集有胆识的人去做这项任务了。  

事务阁里各种各样的任务,其实是奴兵大家族们将一些奴兵本职工作,总灵玉报酬的形式,将这些本职工作层层委托出去。  

这样子,性命金贵的奴兵大家族们的子弟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族人去冒险,另外一部分缺少灵玉使用的人,也可以趁机赚取灵玉报酬。  

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  

从各大门字的兵营城出发去往中阆岭的途中,沿路都有奴兵巡逻把守,危险性其实并不怎么大。  

最不确定的,最有危险的,是从中阆岭到炼器谷的这一段路程。  

很多运气不好的奴兵,都有可能会丧生在这条充满蛮兽和野兽的路上。  

但没办法,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即使它很危险。  

还好最终的报酬很丰厚,任务顺利完成后,每个奴兵可以获得两千块灵玉。  

很快,他们这一行人出了玄字门兵营城的范围,经过了荒字门和宇字门的管辖区域。  

逐渐进入了一片无人森林。  

只要经过了这片无人森林,就能踏入地字门兵营城的管辖范围。  

这座无人森林属于畜兽山的一段延伸。  

虽然有地字门兵营城里的奴兵定期巡逻,也无法完全杜绝野兽和蛮兽的出现。  

所以,走这片地域之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随行队伍里必须要有纳灵境界五层以上的奴兵存在。  

由于随行队伍里有四辆马车存在,所以只能找相对比较平坦的路走。  

一边走一边找路,还要防止马车的车轮陷在泥里,一路上状况不断,是越走越慢。  

奴影戈的脾气也渐渐地坏了起来,  

最后他令马车里的奴隶们纷纷下车推着车前行。  

这些奴隶们都是没有修炼过灵气的凡体,很容易疲累。  

最终,时间大部分都耽误在这群奴隶们身上。  

还没正式押运灵玉原矿,这沿途被奴影戈打死或累死的,就有十几个奴隶。  

但没办法,押运灵玉原矿的牛车和马车,经过崎岖山路时,需要有人手来推的。  

六十二个奴兵们不可能去做这样的劳苦体力活儿,这就得需要大量的奴隶们出力气了。  

奴兵们的任务,其实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苦力不受蛮兽们伤害。  

从而顺利将灵玉原矿押送到炼器谷。  

不多时,行至森林茂密深处,前面有巨木挡住去路,四下里也都是巨树密林。  

走在这里更不能回头再重新寻找其他路径了。  

所以奴影戈教其他奴兵下马,轮流砍树开道。  

队伍的前进速度,也因此变得更加缓慢了。  

眼看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突然间,森林远端上空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阴影!  

奴影戈连忙抬头看去,脸色顿时大变,高声呼喝一声道,:“散开!!”  

正在马上的奴十三也看清了天空上的阴影。  

那是一只长相颇为雄峻的大鸟。  

此鸟自高空来,由远及近。双翼一展,遮天蔽日!  

它似乎是察觉到了此地有人,所以专程飞临猎食。  

奴十三还是头一次见识到这么巨大的鸟呢,连忙从马上跳下来,躲进树影之中观看。  

奴兵们保护奴隶以及马车躲进密林深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