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轩辕平安(下)(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长安听罢,愤然而骂!

“谁说不是呢?赵氏之中原本我还说得上话,但现在却不行了,我一个旁支的弟弟以我久在长安,不知家族内部事宜,且损害了家族利益为由,要我回一次族内。而且,他们以我这一脉人的性命作为要挟,此一去,十有八九是回不来了。”晋王淡淡的说道,这生死大事在他的嘴里,仿佛压根不是啥大事。

“只要我回去,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会对我那一脉的动手。都是血亲啊,他们分得清轻重。”

“需要我帮你么?”徐长安突然问道。

“我可以死,赵氏也可以没,甚至就连圣朝都可以没,但你徐长安不能没。你现在是人族的主心骨,虽然现在看起来太平了,实则暗流汹涌。你若是有事,恐怕如今人族大好的形势将会毁于一旦。所以,你还是好好的提升修为,准备和裂天的大战,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儿。”晋王拍了拍徐长安的肩头,笑着说道。

徐长安只能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轻重。况且,这说到底也是晋王家的私事。

但徐长安肯定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他的确不适合去帮晋王,但总归有法子解决此事的。

徐长安正在思考着,晋王突然拍了拍徐长安的肩头,“行了,酒也喝了,聊也聊了,咱们进宫吧!”

说着,晃了晃那空空如也的酒壶,拍了拍徐长安的肩头说道。

“进宫?”

“没错,吴老不是说了么?这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必须要等你回来才说。现在,应该你夫人也在宫里吧!”徐长安点了点头,他担心范知墨和轩辕慧安彼此不熟悉,也怕出现什么意外,所以便直接让汪紫涵入住宫内,让她们妯娌只见稍微熟悉一下。

徐长安点了点头,喝尽酒壶里的最后一壶酒,便一起进了宫。

……

若是按照往日的习惯,此时宫内早应该歇息了。

而现在,乾龙殿却有不少人。

徐长安和晋王自然在,就连正在喝酒的李道一都被徐长安给强行拖了过来。而大殿中,汪紫涵和轩辕慧安早就在这儿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范知墨母女和轩辕春晖。

甚至,就连范直都来了,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外孙。

随后,又一脸央求的看向了吴孟凡。

他外孙可不能是什么天庭的傀儡,更不能是帝俊的棋子。他只希望,他的外孙是个普通人,能够快快乐乐的长大。

“对了,他叫什么名字?”

徐长安不敢靠得太近,果真如同那道神魂所说,只要他一靠近,这孩子便大声啼哭,甚至还有些害怕徐长安,只能隔得老远问道。

“轩辕平安!”范直急忙说道,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只希望他平平安安的,别无他求!”

徐长安点了点头,只能站在了门口,随后朝着吴孟凡拱手道:“前辈,徐长安已到,还请前辈告知,这轩辕平安究竟是得了何种怪病?”

吴孟凡看了一眼周围的太监和宫女,随后深吸了一口气,“太后,您可要看一看,周围的人是否信得过?接下来我说的话,若是传了出去,恐怕对您,对圣朝都不好!”

范知墨见状,知道吴孟凡的意思。轩辕春晖挥了挥手,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便全都离开了,还带上了大门。

徐长安知道此事不简单,还直接用修为,封住了整座大殿,除了他们在殿中之人外,其它人根本无法偷听。

吴孟凡见得徐长安朝他点了点头,这才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根据我初步检测,这孩子的血脉,乃是属于相柳一族!”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话一出,所有目光纷纷转向了范知墨,范知墨也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这也难怪,为什么吴老先生非要等徐长安回来了才说。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处理不好,比当初轩辕仁德前来夺取皇位还要严重上几分。

范知墨张了张,她有些委屈,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肯定没有背叛轩辕炽,而且她只是去过一次镇妖关,一路上也没什么事儿发生,其余时间都在这长安城中,即便是想做什么,深宫后院,也做不了什么啊。

“正因为这孩子的血属于相柳,而长安王为封妖剑体。小孩子本就敏感,当他感受到了长安王之后,因为血脉克制的缘故,这才会放声啼哭。”

轩辕慧安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会。

“没错,我看到长安王也会有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原来是这个原因。”

但这话,并不能引起众人注意,现在所有的眸子都看向了范知墨。甚至,就连轩辕春晖都看向了范知墨。

对于轩辕春晖而言,她对轩辕炽更有感情。若是这位母后真的背叛了自己的“父亲”,那她怎么都不会原谅这位母后。

范知墨脸上出现了大滴大滴的泪珠,事实放在这儿,百口莫辩。而且,吴老也没理由去诬陷她,是不是相柳一族的血脉,众人只要一查探便知道。

率先去查探的便是轩辕慧安,她如今是相柳一脉,又是这孩子的小姨,自然有资格。

只不过,当她接过范知墨手里的孩子之后,这孩子便停止了啼哭,甚至朝着她展露了笑容。

这一幕的出现,甚至都不用查探了,这孩子对轩辕慧安这么亲近,便足以说明一切。

范知墨见状,只要咬咬牙举起了手基说道:“我范知墨在此发誓,若是我背叛了轩辕家,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徐长安和晋王相视一眼,随后看了一眼李道一,李道一点了点头,最终又看向了轩辕慧安。

几人颇有默契,李道一率先走出来。

“天机阁的消息是我放出去的,而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