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十四年弹指(2/3)
子地处偏僻,是半个月前才从来到村子里治病布教的道士口中听说这个消息,苦耕猎户和丹青、音律、神记这三项自然没有关系,前两项是富贵人家才能触碰,而具备神记之能者,自然去读书做官去了,也不会在大山里谋生。
听那位道士说,不惊的意思是说孩子胆子大,魂魄稳固,打小就不会受到惊吓,动辄惊梦哭嚎之类。
林父一听,自家孩子好似就是不惊!
于是在布教道士的劝说下,这才有了林家父子一路紧赶慢赶,赶到了樟香镇。
所以此刻,这些包括林父在内的父母们再不舍,也得放开自己的孩子,流着泪催着他们走进大雾里,拾阶而上。
不过也有许多有见识的富贵人家好奇,清灵气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很好分辨,但像丹青、音律、神记、不惊这四样,又怎好分辩呢?
登上山阶的孩子足有四五千人,这还是广信府的道士们初筛了一遍的结果。
有些孩子笔都拿不稳,鬼画符一般的手艺,父母硬要说好丹青,得送给神仙看看,弄得道士们很是头疼。
主要是这次条件放的太宽泛了,所以即便是道士们筛了又筛,此刻能到山脚下的孩子们还是有这么多。
林丰年也走进白雾里。
雾很大,他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清自己脚下的两三级台阶,林丰年想了想,好像自己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雾。
果然是仙山!
林丰年想要成仙,听说仙家能行云布雨,要是自己成了仙,要晴得晴,要雨得雨,那庄稼可就好了,自己就能给父母乡人完成年年都是丰年的愿望。
他听人说了,要进仙山法考得先进这座山上的道观,道观就在这山道的尽头,要是连这山道都走不上去,还谈什么成仙,什么丰年?
所以这个有些虎头虎脑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快步往上走。
往日人声鼎沸的观前广场空无一人,
真微老道在广场外沿的悬崖边上坐着,抚须大笑。
一个女童伺候在身后,给老道捶肩。
女童看着也就十二岁,一身彩色衣衫,大眼睛,圆圆脸,头发是金黄色的很是耀眼,像焰火一样,但偏偏被扎做了双丸子头,抵消了耀眼感,更显明媚可爱。
“恍如当年,恍如当年啊!”
老道看着山下盛况,放声大笑。
女童便问,“那观主当年有看出老爷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老道缓缓点头,“那是自然,云气何等姿仪,当时那一批人里,云气年纪稍长,那真是鹤立鸡群,见了山里仙家,也是不卑不亢,老道当时就看出来,是非他不可!”
女童捂嘴偷偷笑。
“囡囡,你说有几个人会走上这山道呀?”
老观主问。
“老爷开山收徒,肯定是想多些,所以才搞出这么大阵仗,他想能收五个以上才好,但依囡囡看,有两三个就不错了。”
“哦?这是为何?”
女童笑眯了眼,“老爷又想多收人,又把幻阵做的这般难,哪能都如他的愿。”
老观主闻言大笑。
祖孙似的两人一边等有缘人登阶上来,一边说着闲话,女童总是能把老人逗得大笑。
过了一段时间,两人身边忽然刮过一阵风,等风散去,显露出一个人来。
这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身白衣,浓眉大眼,龙额隆鼻,很是英俊。
女童还不到青年胸膛高,但见到青年后,却是跳起来抓他的耳朵,
“白龙乃!老爷要开山收徒你怎么这么晚才赶回来,你去湘西一来一回要很久吗?”
青年赶紧弯腰求饶,“见到了我那老大哥,他非拉着不让我走。”
女童想着有外人在还是给他留几分面子,鼻子里哼一声,便松开了手。
青年往白雾里瞧了一眼,看见孩子们都陷在幻境里了,大多都还站在山道的起始位置,就知道自己没来太晚。
老观主最近几个月就和这两个孩子张罗收徒的事,自然是熟识,于是同样的问题又来问他,
“小乃,你说有几个人会走到这里来呀?”
“我看呀,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
“哦?为何?”
青年习惯性吸吸鼻子,“老爷把阵法做得太难了。”
他做出了和女童同样的回答。
“咦?”
不过刚说完,他自己就轻咦了一声。
“怎么了?”
女童连问。
“你看阵法里面,有一个走的很快呀!”
白龙乃说。
女童便顺着青年的手指方向去看,眼瞳里闪过金色的光,随即脸上也浮现些许讶异,
“是很快,他好像都没受到法阵的影响。”
听这两人言语,老观主好奇极了,但是他肉眼凡胎又看不出什么来,只好装出一副浑不为意老神在在的样子。
“呀,他一路走上来了!”
女童惊诧的说。
随即,老观主便见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娃儿从白雾里走了出来,这娃儿别的不说,身体倒是极好,这么长的山道一路这么走上来,竟然脸不红气不喘。
这孩子穿着粗布衣衫,有些黑,还有些壮实,一看就知道是农家娃儿,但是又属于那种被父母养的好,不曾饿肚子的那种。
这娃儿放眼望去,发现这山上人好少,只见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和一个大哥哥一个小姐姐朝自己看过来
听那位道士说,不惊的意思是说孩子胆子大,魂魄稳固,打小就不会受到惊吓,动辄惊梦哭嚎之类。
林父一听,自家孩子好似就是不惊!
于是在布教道士的劝说下,这才有了林家父子一路紧赶慢赶,赶到了樟香镇。
所以此刻,这些包括林父在内的父母们再不舍,也得放开自己的孩子,流着泪催着他们走进大雾里,拾阶而上。
不过也有许多有见识的富贵人家好奇,清灵气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很好分辨,但像丹青、音律、神记、不惊这四样,又怎好分辩呢?
登上山阶的孩子足有四五千人,这还是广信府的道士们初筛了一遍的结果。
有些孩子笔都拿不稳,鬼画符一般的手艺,父母硬要说好丹青,得送给神仙看看,弄得道士们很是头疼。
主要是这次条件放的太宽泛了,所以即便是道士们筛了又筛,此刻能到山脚下的孩子们还是有这么多。
林丰年也走进白雾里。
雾很大,他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清自己脚下的两三级台阶,林丰年想了想,好像自己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雾。
果然是仙山!
林丰年想要成仙,听说仙家能行云布雨,要是自己成了仙,要晴得晴,要雨得雨,那庄稼可就好了,自己就能给父母乡人完成年年都是丰年的愿望。
他听人说了,要进仙山法考得先进这座山上的道观,道观就在这山道的尽头,要是连这山道都走不上去,还谈什么成仙,什么丰年?
所以这个有些虎头虎脑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快步往上走。
往日人声鼎沸的观前广场空无一人,
真微老道在广场外沿的悬崖边上坐着,抚须大笑。
一个女童伺候在身后,给老道捶肩。
女童看着也就十二岁,一身彩色衣衫,大眼睛,圆圆脸,头发是金黄色的很是耀眼,像焰火一样,但偏偏被扎做了双丸子头,抵消了耀眼感,更显明媚可爱。
“恍如当年,恍如当年啊!”
老道看着山下盛况,放声大笑。
女童便问,“那观主当年有看出老爷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老道缓缓点头,“那是自然,云气何等姿仪,当时那一批人里,云气年纪稍长,那真是鹤立鸡群,见了山里仙家,也是不卑不亢,老道当时就看出来,是非他不可!”
女童捂嘴偷偷笑。
“囡囡,你说有几个人会走上这山道呀?”
老观主问。
“老爷开山收徒,肯定是想多些,所以才搞出这么大阵仗,他想能收五个以上才好,但依囡囡看,有两三个就不错了。”
“哦?这是为何?”
女童笑眯了眼,“老爷又想多收人,又把幻阵做的这般难,哪能都如他的愿。”
老观主闻言大笑。
祖孙似的两人一边等有缘人登阶上来,一边说着闲话,女童总是能把老人逗得大笑。
过了一段时间,两人身边忽然刮过一阵风,等风散去,显露出一个人来。
这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身白衣,浓眉大眼,龙额隆鼻,很是英俊。
女童还不到青年胸膛高,但见到青年后,却是跳起来抓他的耳朵,
“白龙乃!老爷要开山收徒你怎么这么晚才赶回来,你去湘西一来一回要很久吗?”
青年赶紧弯腰求饶,“见到了我那老大哥,他非拉着不让我走。”
女童想着有外人在还是给他留几分面子,鼻子里哼一声,便松开了手。
青年往白雾里瞧了一眼,看见孩子们都陷在幻境里了,大多都还站在山道的起始位置,就知道自己没来太晚。
老观主最近几个月就和这两个孩子张罗收徒的事,自然是熟识,于是同样的问题又来问他,
“小乃,你说有几个人会走到这里来呀?”
“我看呀,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
“哦?为何?”
青年习惯性吸吸鼻子,“老爷把阵法做得太难了。”
他做出了和女童同样的回答。
“咦?”
不过刚说完,他自己就轻咦了一声。
“怎么了?”
女童连问。
“你看阵法里面,有一个走的很快呀!”
白龙乃说。
女童便顺着青年的手指方向去看,眼瞳里闪过金色的光,随即脸上也浮现些许讶异,
“是很快,他好像都没受到法阵的影响。”
听这两人言语,老观主好奇极了,但是他肉眼凡胎又看不出什么来,只好装出一副浑不为意老神在在的样子。
“呀,他一路走上来了!”
女童惊诧的说。
随即,老观主便见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娃儿从白雾里走了出来,这娃儿别的不说,身体倒是极好,这么长的山道一路这么走上来,竟然脸不红气不喘。
这孩子穿着粗布衣衫,有些黑,还有些壮实,一看就知道是农家娃儿,但是又属于那种被父母养的好,不曾饿肚子的那种。
这娃儿放眼望去,发现这山上人好少,只见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和一个大哥哥一个小姐姐朝自己看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