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濯丹炼神竟全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教义自然有可取之处。不过对元神的注解和修炼有百家之言、万般法门,这元神道也不过其中之一罢了。  

所谓有形之物谓之阴,无形之物谓之阳,是故命阴性阳,所以元神也叫阳神。  

然而阴阳无限可分,在阴命之中,血有形为阴,气无形为阳,阴血里又以心血为阳,肾血为阴。同样的,阳性也可分,也即为阳魂阴魄。  

各家各派对元神的修炼差异就在这阴阳取舍上。  

元神道要舍弃阴身,只留阳性,把三魂七魄融为一体,成就元神。纯阳道虽然不舍弃肉身,但对阳性的修炼要更彻底些,把阴魄都给炼化掉,只留三魂合一,成就元神。  

这两派是元神修炼的主流,很多人不愿意舍弃肉身,但还是参照元神道熔炼三魂七魄,很多人没有完善的纯阳法门,但也选择炼掉七魄。  

因为这是积弱成强。  

将魂魄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才能引发阳性的升华。  

这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在斗法的时候,可以借助强大的元神力量进行攻伐。同时,没了分散的三魂七魄,供敌人攻击的弱点也少了。  

这世上有太多让人失魂落魄的法术法宝,要是将魂魄合炼成元神,原本可以单独对某一魂某一魄奏效的法术,现在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凝实的元神。  

这自然是大有好处。  

然而,程心瞻既不想修元神道,也不想修纯阳道,他更倾向于内丹道和存神道的教义。  

人体如宝藏,如天地,一应气血、骨骸、器官、窍穴、魂魄等等,都有先天神性,都有后天功效,都对应着自然大天地,都有存在的意义,何必要去甲留乙,分割阴阳呢?  

所以他的想法是:七魄与一应内景神均为将,掌肉身,归于阴;三魂为帅,统管性命,归于阳。而三魂各司其职,为先天之数,所以程心瞻不择、不去、不融。  

是故:留存七魄分炼三魂,成就三道元神。  

这就是程心瞻给自己选定的养性之路。  

虽然如此一来,每道元神的力量势必比不上将魂魄熔炼为一体的,但凡事有得必有失,万事万物必然难以十全十美,这是程心瞻愿意承受的代价。  

另外,自己有《长生胎元显神密旨》、《太乙金华宗旨》这样的养性宝典在,一路破境过来又几乎是都得了满寿,为什么不敢走出这样一条道呢?  

将魂灵炼成元神,这里又有正奇许多法门,不再赘叙,程心瞻所选择的,和开紫阙一样,一条前人指明的大道、险道,  

沐劫雷而成元神。  

此刻,他一心二用,一边继续打出一道道灵禁飞入剑光之中精炼飞剑,同时驱使魂灵出窍。  

三道魂灵,他首选幽精渡劫。  

因为在修行早期,胎光不得离体,程心瞻屡屡以幽精和爽灵出窍御使竹身,所以此二魂要更加坚韧些。至于为何幽精,程心瞻是觉得如果自己必须要在智和情之间选一个作为性格主导,他希望是理智。  

因为自己尚有大任。  

所以幽精必须要打头阵。  

董守仁和傅守真见到程心瞻的幽精之魂独自飞出,有些惊诧于这位后辈的选择,但是还是选择支持与尊重,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暗自加强了法力,隔绝外界的窥视。  

幽精和金丹一样,并不直面劫雷,蹑到飞剑之下,沐浴着飞溅的霆光,以天劫之力,脱胎换骨。  

魂灵被雷霆击中,那和金丹相比又是另一种苦楚了如炭火入眼,如长针入耳,如黄连入口,仿佛脑子里开了水陆道场,乌泱泱的声音很吵,但是又听不清在说什么,时不时还闪过一些儿时的噩梦片段。  

所有的痛苦汇到一起,直教人作呕。  

程心瞻燃着神火,紧守意土,心中默默诵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劫雷轰隆作响,程心瞻诵经无声。  

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  

劫雷一道道落下,一些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炽白的金丹如今更加璀璨耀眼,有龙虎环绕飞旋。  

金丹之上坐着一个小人,虚幻的魂灵已经变得凝实真切,小人脑后挂着一道金色的镜轮,现在,不敢再称幽精魂灵,应该称一声幽精元神了。  

而为这两者遮风避雨的「桃都」飞剑,也已经彻底从无形剑光被锻炼复返到有形剑器。  

剑器形制还是那么个形制,但是剑刃的颜色却是从赤红色转成了赤金色,此时在雷光照映下闪烁明光,极为耀眼。  

如此一来,「桃都」先前断为三截留下的隐患也已经被彻底消弭了!  

此时再看雷霆下的三物,可谓是:  

剑之煌煌,赤电灼芒;  

神之昭昭,无垢纯阳;  

丹之熠熠,正午离光。  

程心瞻心满意足,「桃都」虽然不语,但他也知道,飞剑硬扛六道劫雷,已经到了极限。  

第六道雷劫结束,程心瞻先是收起了幽精元神,随后再收起飞剑「桃都」。  

紧接着,他祭出「幽都」,又驱使爽灵离体淬炼。  

「幽都」善于匿影藏形,刺骨灼血,现在直面雷霆,那表现和「桃都」比起来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只是勉强撑过了第七道雷劫。  

不过「幽都」虽然比不上「桃都」养炼时间长、跟脚高,但是取材于程心瞻自身,又在阴殿里被罡煞淬炼,离从有形炼到无形也只是临门一脚了,如今被这一道劫雷捶打,也是顺利迈过了这个坎。  

在第七道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