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庆寿(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郑氏知晓陈老太太一直惦记着这些,这才急着将消息告诉陈老太太。  

郑氏笑着道:“上个月才成了亲。”  

上个月,陈老太太点点头,那时候她还病着,再说从八州到京城很远,难怪她才收到消息。  

陈老太太道:“二娘旳夫家是谁?我可认得?”  

“认得,”郑氏道,“您还在八州见过,他叫崔河。”  

郑氏一说,陈老太太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人影:“我知晓了,就是从前被杨五骗了的那个后生。”  

郑氏由衷地称赞:“还是您记性好,过几日他们一家就会过来,还有阿莺、玉娘她们。”  

“好,”陈老太太道,“希望他们日后平平顺顺。”认识了这么久,最后走在一起,那不是缘分是什么?  

阿莺和玉娘前几年在八州也嫁了人,过上了小日子,就是可惜阿莺的身子没养好,始终没能怀上身孕。  

陈老太太一直惦记着,有机会就会托人送去些药材给阿莺。  

“这么远,”陈老太太道,“手里都有活计,送来个消息就好了,不用赶过来。”  

郑氏道:“也好久没热闹了,  

大家也想借着您的寿辰团聚呢。”  

郑氏还有些话没说,八州那边,  

王里正也会带着人前来,  

张老将军年纪大了,  

这两年身子也不太好,留在了八州养老,  

恐怕会缺席,但田老爷和田卉珍也要从海上回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陈老太太先迎了自己的亲家,  

之后两位老太太就是坐在屋子里,等着晚辈来行礼。  

陈家的院子也越来越热闹。  

这些年宋羡对宋启正还像是之前一样,但宋明喆和宋明侑却常常见到祖父,宋启正将刀法、枪法都教了两个孙儿,  

北方的局势平稳,宋启正现在就是每天练练兵,操心操心孙儿的事,  

偶尔出去与同僚吃吃酒,  

喝喝茶,虽然家中冷清些,但日子也算惬意,  

至少没有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宋启正侍奉宋太夫人洗脚的时候说:“等儿子拿不动刀了,  

就跟您一起去京中养老。”  

大晋现在处处繁盛,  

但宋启正究竟还是放不下北疆,非要守到最后一刻,到时候将宋家军交给常悦几个,  

他也就能安心了。  

宋太夫人将这些说给陈老太太听,陈老太太直点头。  

宋太夫人道:“宋裕去年也没了,能让他多活这些年,  

他也该知足。”  

宋裕临死前还想要回到京城,过上皇族的生活,  

毕竟他是皇帝的亲弟弟,这样的念头驱使下,让他每个月都会写一封书信,想要呈给皇上,  

书信上满是愧疚、悔恨之意。  

宋太夫人瞧过那些话,  

觉得宋裕已经疯癫了。  

宋太夫人道:“宋裕一心想要富贵荣华,  

却没想到最大的富贵就在眼前,  

看得着却摸不到,最终也是将自己逼疯了。临死的时候还念叨,皇上是不是让人来接他了。”  

陈老太太道:“有些人就是到死也想不明白。”  

宋太夫人点头。  

两个人说话间,管事妈妈喊了一声:“大皇子、二皇子、大公主来了。”  

宋明喆、宋明侑和公主宝儿进了门。  

几个孩子拜见陈老太太和宋太夫人。  

“快起来。”  

两位老太太笑着让孩子们起身。  

小公主挤进曾祖母和曾外祖母中间坐下,八岁的宝儿眼睛清亮,脸颊微圆,还是那么的可人,她撅起嘴“吧唧”“吧唧”一左一右两口,亲在曾祖母和曾外祖母脸上,逗得两个老太太笑不拢嘴。  

宋明喆长身玉立,眉眼愈发像宋羡,宋明侑与他大哥相比,五官略微柔和些,更肖似良辰。  

谷瀝
宝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母亲在宫里忙着呢,将前朝太妃住的宫殿都让人收拾了出来,要在那里给曾外祖母办寿宴。”  

陈老太太才听说寿宴要办到宫里去,忙道:“这可如何使得?”  

宝儿道:“怎么不行?”  

陈老太太道:“人太多了,还有不少人没到呢。”  

“那才要进宫去啊,”宝儿道,“宫中的地方更大。”  

陈老太太心疼自家外孙女,一天那么忙,还要筹备她的寿辰。  

宋明喆道:“曾外祖母放心,宫中有不少女官,而且我们也会帮忙,母亲说以后曾祖母、曾外祖母的生辰都去宫中办。”  

陈老太太道:“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让这么多人为我们奔忙。”  

宋太夫人道:“是啊,不知要费多少功夫。”  

陈老太太压低声音问宝儿:“你母亲定菜式的时候,有没有让你去瞧一瞧?”  

“瞧了,  

”宝儿也故意悄声道,“还尝了呢,都好吃。”  

大家又笑。  

寿辰眼看就要到了,谢绍元和杨姝音开始在杨家大宅里忙碌。  

寿辰的前两日,  

谢良辰将宋太夫人和陈老太太都请去宫中住下,又怕两位老太太孤单,  

杨姝音和宝儿也过去陪着。  

白日里来宫中拜见的人络绎不绝。  

常安、常悦等人先带着家眷过去磕头。  

宋羡刚刚登基时,谢良辰思量过常安和常悦的婚事,不过常安争气没让她挂心太久,就在次年,常安找到她,提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