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入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京城城门依旧紧闭,但站在城楼上的人,见到这一幕,听到这一声声喊叫,心中的战意已经被消磨去了一半。  

薛臣死了,带去的人都降了宋羡,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的眼皮底下。  

若是说出去或许都不敢相信,但站在城楼上的将士亲眼目睹这一切,只觉得换做是他们也一样会这样做。  

就在所有人齐齐跪下的时候,他们的腿也有些发软。  

正当所有人愣着的时候。  

“放箭。”城楼上的一个将领突然下令。。  

他要在宋羡得意的时候偷袭,杀一杀宋羡的气势。  

一声令下,副将却发现身边的兵卒依旧僵立在那里,副将皱起眉头,仗着自己有几分悍勇,上前一把拉过床弩,亲手握起大锤,就要锤击扳机,射向宋羡。  

“都给我对准宋羡,”副将吩咐城楼上的将士,“与我一起…”  

话刚说到这里,手中的重锤还没落下,一支箭忽然破空而至,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之时,一箭穿入副将的胸口。  

三棱刃铁镞在副将身上洞穿出了一个血洞,深深地陷入城墙之中。  

汩汩的鲜血从中涌出。  

本来已经准备搭弓射箭的将士登时愣在那里,眼看着副将手中的大锤落地,然后副将的身躯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嘭”地一声,鲜血和尘土飞溅开来。  

太快了。  

仿佛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他们,只要他们有半点危险的举动,都会被先一步诛杀。  

城楼上静寂无声,仿佛能听到副将身上鲜血淌在地上的声音。  

这里的将士都经过战事,但这次是那么的安静,此时此刻没有战鼓,没有叫喊,没有厮杀,没有惨叫,却比以往哪一次都让人恐惧,让人心惊。  

那三棱刃的铁镞,不是寻常弩能射出的,飞驰了几十米,还是几百米?多大的力气才能让它穿破甲胄和血肉之躯,深深地陷入坚硬的城墙中?  

可他们却不知道那弩藏在何处,自然也不知晓下一次那弩箭会射向谁。  

宋羡显然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却一直没有动手,是在给他们机会。  

所以,降者不杀是真的。  

“打开城门,否则未时攻城。”  

宋羡的声音传来。  

城楼上兵卒还没有从副将身上回过神,突然听到这话,脑子里还是一片茫然,只记住了“攻城”二字,恰好又看到城下的宋羡忽然收起手中长枪,胯下的战马向前踏了两步,兵卒登时脚下一软,整个人瘫在了地上。  

但没有人去斥责和耻笑那兵卒,而是纷纷抬起头去看时辰。  

未时攻城。  

不开城门的结果会是什么?  

没敢细想,城楼上的副将转头向城下跑去。  

薛臣死了,薛臣带去的兵马降了宋羡,整场战事不过持续了半日,所有官员聚在衙署里听着这个消息。  

但没有一个人再像薛臣一样站出来。  

主战的人几乎都被薛臣带走了,在这么快全军覆没之后,谁又能有勇气再担下这重任?  

沉默了许久之后,谢长绅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  

“谢相。”  

“谢相。”  

众人纷纷开口,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谢长绅看向所有官员:“可还有人想要迎战宋羡?”  

武将们目光闪躲,文官更是垂下头不知在思量些什么。  

谢长绅见状,一步步向衙署外走去。  

不知晓谢相要做什么,官员们只好跟在谢长绅身后。  

这一日京中留守的官员,以谢长绅为首慢慢向城门口走去,守城的兵马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样一路猜测,一路迟疑间,谢长绅已经走到了城门口。  

官员们停下来,守城的将士让出了一条路,谢长绅站在了城门前,似是此时才感觉到身后的目光。  

谢长绅转过头看向文武百官。  

“皇上驾崩了。”谢长绅淡淡地道。  

还有许多官员不知晓确切的消息,如今经由谢长绅口中说出,众人脸上又蒙了一层阴霾。  

皇上驾崩了,宫中只有徐皇后和祁王世子。  

刚刚知晓消息的人,脑子里一片混乱,所以现在其实是徐皇后和宋羡之争。  

之前就算还提着一口气的人,到了现在那口气也散去了,而谢长绅的手已经碰到了城门。  

紧闭的城门冰冷,不知道打开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是会好,还是会变得更坏?  

谢长绅的手异常的沉重,但他眼睛中坚定的神情依旧没变。  

“开门吧!”  

不知晓的事,只能让时间给出结果。  

守城的将士没有动。  

谢长绅提高了声音:“开门。”  

京城的大门终于缓缓地打开,站在最前面的人是一身官服的谢长绅。  

谢长绅缓步走出来,一步步到了宋羡马前,尹知府等人早有准备,引着所有人跟随。  

谢长绅在宋羡马前站定,向着宋羡慢慢地躬下了身。  

宋羡没有动。  

谢长绅始终没有直起腰。  

战马缓缓地在地上抬动这马蹄,风吹过将士头上的盔缨,仿佛卷起了一股肃穆的气势,冲着所有人扑面而来。  

尹知府等人也纷纷躬身向宋羡行礼,终于所有人都低头折腰。  

风停了,只有阳光倾洒大地。  

“不扰百姓,不杀降者,”宋羡声音低沉而威严,“进城。”  

宋羡进城,振武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