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感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比起外面的人心惶惶,屋子里的人,都显得有些过于冷静,不止是冷静,甚至神情中带着几分期盼。  

王里正道:“我们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日。”  

是的,就在宋羡收回八州,他们知晓谢良辰是广阳王的后辈之后,他与张老将军不止一次提及这件事。  

后来证实广阳王的死另有内情,他们就确定皇帝不会“放过”广阳王和宋羡,毕竟那皇帝无能又疑心,宋节度使不输当年的广阳王,而且还有嘉安郡主在身边帮衬。  

再后来八州之地的政务很快被整饬妥当,不但没有再要朝廷赈济,一年到头每家每户还有不少银钱收入,他们高兴之余心里却更加清楚,宋羡和嘉安郡主这般厉害的人物,皇帝是容不下的。  

已经有广阳王的事在先,这次他们不能再让从前的事发生。  

不能不知不觉中再让皇帝耍那些阴谋诡计。  

广阳王为护着百姓浴血奋战,若是他们事先知晓,也会有所准备,与广阳王一起对抗高豫、辽人甚至是大齐的朝廷。。  

就算死也死在一处,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广阳王被杀,而后的日子他们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是这样。  

王里正道:“这次送来的东西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些留在八州,宋节度使随时用,我们随时送过去。”  

谢良辰眼睛一热。  

旁边的陈咏胜目光灼灼。  

崔河脸上也是坚毅的神情。  

阿莺道:“大家没在一起提及过这桩事,但我们与王里正的心思一样。”大家不约而同地积攒了粮食和药材,  

没有聚在一起商议过,都是自然而然地这样做。  

丽娘道:“八州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战乱,  

大家对这些也算司空见惯,  

也看透了大齐的朝廷,  

更何况隔三差五就有人前来打探消息,朝廷真的信任宋节度使就不会派出这么多眼线了。”  

“大家表面上不说,  

心里全都有数。”  

不说是怕被宋羡和谢良辰添麻烦,既然心里有数,就尽量去做。  

王里正道:“我这次出来,  

代州几个村子的里正都见过面了,村中有多少人能够入军营,名录也都让我一并带了过来。”  

王里正说到这里,他看向谢良辰:“我们虽然没问,  

但觉得真的有这一天,宋节度使肯定会打这一仗。”  

王里正他们是见过宋羡用兵的,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谢良辰站起身向众人行礼:“谢谢大家如此信任我们。”  

“郡主千万不要这样。”  

王里正等人都站起身,  

王里正道:“若不是当年宋节度使守住代州,  

我们这几个村子的人早就没了,没有郡主的药,疫症也会在八州盛行。”  

阿莺道:“没有郡主,  

我们可能早就被杨五害死了。”  

崔河也道:“我说不得还在为杨五作恶,  

就算最后能收回八州,  

我也没脸面回去见乡邻父老。”  

柳二娘道:“我就更是了,没有宋节度使和郡主,我的骨头都烂没了。”  

“除了我们之外,  

”王里正道,“这两年八州大部分人能吃饱,都是因为宋节度使和郡主。”  

那路边到处是饿死之人的情形,  

他们都不想再看到一次。  

谷阿莺笑道:“说到底我们也是为了自己,这不是看到了好日子,  

大家宁可死也不要回到从前那般。”  

这是心里话,没有谁是一定要对谁忠心耿耿的,因为宋羡和谢良辰做在了前面,他们先护住了八州的人,  

八州的人才会一心追随,  

这就是没什么广阳王会被八州百姓拥护。  

直到现在谢绍元还在八州为大家奔波。  

有些东西看起来容易,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知晓到底付出了多少,  

开始的时候商贾不敢去八州,因为做买卖要用到银子,八州战事刚平,还有不少山匪、流民,别说带着银钱来买货,就算来走一遭都生怕会有去无回。  

还是镇州的田家商队先来到八州,然后带来了平日里常常来往的商队。  

这些商队是白来的吗?镇州也有不少货物要运出去,这些商队只为镇州、赵州运货不行吗?  

说到底就是将最好的都给了他们。  

镇州的人没说什么,几个商队没说什么,他们心里却不能不清楚。  

之后引来了不少商贾,可没来过八州的商贾仍旧有些担忧,后来是府衙派人护送商队出入八州。  

纸坊、大纺车、官药局是府衙和嘉安郡主帮他们建的,商路也是嘉安郡主打开的,商队都送到了家门口。  

这是为他们铺好了所有的路。  

所以这些米粮和药材,其实也是宋节度使和嘉安郡主给的,他们拿出来本就是应当,再说也没有用在别的地方。  

护着自己的家,别说用点物什,他们还有性命可以拿出来。  

谢良辰不再推辞,径直道:“大家送来的这些东西我们就收下了,等将来渡过难关,定然奉还给大家。”  

听到谢良辰这样说,屋子里的众人都露出笑容。  

王里正舒口气,交了底,接下来他们只要听宋节度使和嘉安郡主的安排就好。  

王里正道:“我们送完东西就要赶回八州,那边万一有什么动静,我们还能帮上忙。”  

“不差这一时半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