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顺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沧州建熟药所是好事。  

许先生说沧州那边为种植药材育了一些新苗,那些新苗的看起来不错,很有可能种得活。  

这些应该都是苏怀清的手笔。  

苏家自从那件事之后,全都由苏怀清接掌,苏怀清好似也没有了考取功名的思量,一心一意打理苏家。  

父亲回来之后,苏家老太爷曾写信函给父亲,信中向父亲赔礼,提及苏家种种不应该,愧对当年父亲的恩情。  

父亲将这件事讲给她听,言语中没有埋怨苏家,倒是有些后怕,怪自己太早与苏家定下婚约,本是怕事情有变,想给她寻个落脚之处,却差点害了他。  

谢良辰怀了身孕之后,愈发明白父亲、母亲当年的心情,一心一意想要护着自己的孩子,稍稍有个风吹草动都会担惊受怕,所以当年父亲、母亲安排了那么多。。  

陈老太太道:“苏家那后生人还是不错的。”  

谢良辰在思量种植新药的事,听了一耳朵,脑子里还是迷迷糊糊的,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羡哥儿,”陈老太太的声音再次传来,“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谢良辰抬起头看到了走进屋的宋羡。  

宋羡除了浑身的风尘仆仆,眉眼中带着一抹笑容,看起来与平日里没什么两样。  

谢良辰就要起身,宋羡道:“你和外祖母好好说话,我去梳洗一下,换件衣服。”  

陈老太太是明眼人,外孙女婿回来了,她当然不好在这里,免得耽误小夫妻两个说话,她还是心疼外孙女婿的,良辰怀了身孕之后,有一段时间胎气不太顺,吃不下饭,脸色也不好。  

宋羡干脆不去八州,一直留在陈家村陪着良辰,八州有事,他也是快去快回,这么两边折腾着,哪有不辛苦的道理?  

也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护着,四个月之后,良辰身子才好起来,脸上有了血色,也稍稍胖了一些。  

宋羡回到屋子里的时候,陈老太太早就背着手走出去了。  

“怎么样?”宋羡道,“早起脚有没有肿?”  

宋羡熟练地握住了谢良辰的脚,轻轻地捏了捏她的脚踝和小腿。  

“没有,”谢良辰道,“都很好。”  

“孩子呢,”宋羡看着那隆起的小腹,轻轻地将手放在上面,“有没有闹你?”  

谢良辰笑道:“没有,你不是早晨才出去,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衙署里没什么要紧的事,”宋羡道,“我只是带着人去巡营。”  

说完宋羡坐过来,伸手揽住了谢良辰:“米糕吃了吗?”  

谢良辰道:“吃了,先吃了粥和小菜,之后又吃的米糕。”前三个月她身子不太好,眼看着就瘦了下去,宋羡从外面买了不少吃食给她,她吃不了两口就觉得难受。  

许先生煎药给她,母亲亲手做饭食,全都没有用处。  

宋羡也是那时候学会往灶房里跑,能用的法子都用了,他委实没办法,明知道连母亲做的她都吃不下,又怎么可能吃下他做的,可他还是锲而不舍,从一碗汤开始做,到现在能将简单的点心做成这般模样。  

多亏她好起来了,否则她倒要反过来担心宋羡。  

谢良辰道:“鲁王那边如何了?”  

宋羡道:“朝廷夺回了华州,不过南边又有兵马前去与鲁王会合,这一仗至少要打到秋天以后了。”  

“皇帝这个月有七日没有上朝,听说是因为操劳国事,染了风寒。但李大人给东篱先生送来消息,是宫中连续进了十几个美人,皇帝为了子嗣日日召见…如今子嗣没见到,皇帝的身子倒是愈发不如从前。”  

宋羡说到这里,眼睛中闪烁着冷意,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皇帝也快自食恶果了。  

谢良辰道:“那些美人是不是…”  

宋羡点点头:“与祁王有关,连同太医院里也有祁王的人。”  

这就对了,趁着皇上猜忌鲁王和祁王,太医院的人只要顺着皇上的心意,为了皇上的龙嗣着想,就能轻易让皇帝就范,要知道许多所谓的生子药,根本就是助兴的药丸,吃多了必然伤及根本。  

宋羡接着道:“孟肃也送来消息,说朝廷在沿海卫所大肆抓人,虽说沿海几个州有不少官员追随鲁王没错,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背弃了朝廷。”  

“现在只要有所牵连的官员全都下狱,弄得人心惶惶,这样下去不知要有多少人无辜惨死。我与李大人想办法,寻几位御史上奏,先稳住沿海的州、县再说。”  

谢良辰点点头,拉住宋羡的手,按理说大齐现在越乱对宋羡越有利,但宋羡终究不再是前世那个宣威侯,就算将来会有一战,也不会在那之前,利用阴谋诡计,如此不顾人性命。  

宋羡伸手将谢良辰抱起来:“外面的阳光不错,我给你穿好鞋,我们出去走一走。”  

谢良辰点点头。  

虽然宋阿弟对她体贴入微,但有些事依旧十分执着。  

谢良辰见到了沧州送来的药材苗,却没能见到苏家的管事,明明在那之前宋羡对苏怀清的戒备已经消减了不少,难不成…  

谢良辰想起外祖母与她说的话,说苏家那后生人还不错,她好似点了点头。  

谢良辰不禁觉得好笑。  

春耕很是顺利,虽然战事没停,但北方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耕地、山上种满了农物和药材。  

大家欢欢喜喜地等待着秋收。  

日子过得飞快,田卉珍来的时候,谢良辰正在熟药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