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心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氏跟着陈老太太和谢良辰进了屋,将手里的包袱放在炕上打开。  

陈老太太看着一怔,那是一套杨妃色的衣裙。  

布料不是寻常的粗布,而是单经的罗织物,衣裙上有手绣的花纹,中间是两只对飞的彩蝶。  

高氏笑着道:“这是我们大家一起绣的,不过这料子是宋老太太给的,没有用特别好的料子,那些不经穿,但是这种应该可以,杨妃色看着鲜艳,过年总要讨个吉利。”  

高氏说着将那杨妃色的衣裙拿起来,压在下面的是一套他们平日里穿的粗布衣裙。  

“这套是我们之前准备的,”高氏抿嘴笑,“辰丫头平日里穿最合适了,还有这两双鞋…大伯娘每日那么辛苦,以后良辰和子庚的鞋子就我们来做。”  

谢良辰看着这些衣物,上面的针脚密密实实,绣样十分的漂亮,她平日里总去织房里,却半点没有察觉,不知道舅母和村中的女眷们是怎么偷偷摸摸做出来的。  

高氏这些日子偷偷摸摸去镇州城里的成衣铺看过几次,只感叹她们的绣工到底及不上那些绣娘,不过好在她们的良辰绝对不会嫌弃。  

谢良辰眼睛微微有些发红,村子里的情形是好多了,但也只能给长辈换新衣,就连外面跑的那些孩子们,也只是才能穿得齐整而已。  

高氏身上的衣裙早就洗的发白,衣袖下面还补过几次,但是她们都没有想着给自己添置衣服,而是悄悄的拿银钱买布料,买绣线,悄悄地给她做了新衣裙。  

这是整个陈家村对她的心意,是她收到最好的东西。  

高氏接着道:“等将来咱们村里更好了,我们也多学点绣样,给你做更好的穿。”  

这次轮到陈老太太忍不住,转脸道:“你看看,这是做什么?有钱没地方花了不是?做一套就行了。”  

嘴上这样说着,陈老太太心中却说不出的高兴。  

“你看你大伯娘,”高氏笑着拉住陈老太太,“您向夸我就夸我几句呗,躲着做什么?难不成还要在良辰面前掉眼泪?”  

陈老太太的泪水顿时被高氏几句话给折腾没了,掐着腰道:“我看你是反了天了。”  

高氏笑着又喊了一声:“玉儿,把大伯娘那身衣服也拿过来。”  

陈玉儿应了一声,快步进了屋子,将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裙取出来递给陈老太太。  

高氏道:“您这套素净些,若是您嫌弃不好…”  

陈老太太差点落下的眼泪又被高氏说没了,她故意瞪眼,用漏了风的嘴道:“嫌弃不好你还能给我重新做?”  

高氏笑出声:“那恐怕来不及了,但也不是没有法子,您可以与良辰唤着穿。”  

陈老太太拿起笸箩里没有缝好的鞋垫就要去打高氏,高氏边躲边求饶:“大伯娘,求您了,媳妇知道错了。”  

“下次,下次定然好好做。”  

谢良辰和陈玉儿看着笑。  

陈老太太累得气喘吁吁,手里的鞋垫子到底也没派上用场。  

高氏和陈玉儿走了之后,赵氏的媳妇又送来了一个给陈子庚做的斜挎包和一双崭新的鞋子。  

陈老太太看着炕上的东西,不由地叹气:“这得话多少银钱啊?他们这是把手里的都拿出来了吧?”  

谢良辰点头:“应当是。”  

陈老太太有心贴补,奈何自己的腰也细得很。  

不多一会儿,陈咏胜和陈咏义兄弟来了,送来了给东篱先生和许先生的新衣衫、鞋袜和银钱。  

“这该从村子里出,”陈咏胜道,“许先生不说了,帮的是我们整个陈家村,东篱先生虽然教的是子庚,子庚将来长大了,也要为村子出头,我们还指望着他呢。”  

其实谢良辰和陈老太太已经为两位先生准备了年礼,虽然不是很多,但两位先生也不会在意。  

不过多一份那是村中其他人的心意。  

谢良辰将东西接了下来。  

陈咏胜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今天见到家家户户领了肉,村子里又有足够的吃食,能顺顺利利地过个年,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对,就是高兴。  

如今的日子苦尽甘来,再往回看,尤其觉得那时候难熬,陈咏胜都快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怎么总要琢磨从前的那些过往呢?  

陈咏胜半晌终于道:“今年好了,什么都不用怕了,没人欺负咱们了。”  

他本来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却忽然更住了,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将脸丢到姥姥家去,于是伸手摸了摸陈子庚柔软的头发,又去看谢良辰:“这几天好好歇一歇,其余的事过了年再说,不着急。”  

谢良辰点头。  

然后陈里正转头走出了屋子。  

谢良辰刚将年礼送给两位先生,陈玉儿就来道:“孙阿爷、北山村的范里正,还有几个人我不太认识,都来村子里了。”  

许汀真放下手里的药材,吩咐谢良辰:“快去吧!”  

谢良辰看向东篱先生住的院子,东篱先生去试新衣袍了,也不知道合不合身。  

许汀真看出谢良辰的心思:“衣袍合身,我一看就知晓了,你不用管。”衣袍大小合适,就是有些肥,不过那老家伙肥点、瘦点又有什么?一脸褶子的人了,打扮的再精神,也不招人看。  

谢良辰离开不多一会儿,东篱先生就从屋子里走出来,陈子庚跟在旁边夸赞先生很精神。  

东篱先生却将自己的关门弟子遣出去:“快去帮帮你阿姐。”  

陈子庚觉得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