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圈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声音在黑夜里格外的清晰。  

仿佛说话的人就在他们面前。  

谢良辰感觉到陈子庚握着自己的手紧了紧,小小的身子想要挡在她面前。  

谢良辰伸手摸了摸陈子庚的头顶,想要让他放轻松,手指蹭到了他的额头,发现上面满是汗水。  

毕竟还是个孩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难免慌张。  

草屋外,一支支火把亮起来,副将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望着眼前的一切。草屋里没有半点的动静,仿佛根本就没有人在里面。  

不一会儿功夫,散落在附近的几只箱子被抬过来,箱子打开里面放着毛皮和上好的山参。  

副将抽出刀将那皮子挑出来,上好的皮子可以做皮甲。  

拿到了赃物,副将微微翘起嘴唇:“知县大人,将这些东西拿好,将来就是个凭证。”  

镇州知县吞咽一口,刚想要说话,那副将却已经忍不住道:“弓箭手在哪里?这里的人妄图抵抗,立即将他们射杀。”  

听得这话,镇州知县的脸色彻底变了,他急忙向副将道:“不可,我们还没问话,也许这其中另有缘由。”  

副将却不耐烦地道:“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什么可问的?”  

“那都是村子里的百姓,”镇州知县满头冷汗地阻拦,“我们不能如此,这事让朝廷知晓了,我们都是死罪。”  

副将一张脸被黑暗笼罩,看起来是那么的狰狞:“不过几个民众,朝廷如何会追究?不…不对,我说错了,他们不是民众,而是通敌的叛贼,知县大人如此维护他们,难不成与他们有些渊源?”  

“不…不是…”镇州知县惊骇中结结巴巴地道,“本官只是说,这样不合规矩,至少要将人带入衙署审问,大齐《律法》…”  

镇州知县还没说完,只觉得喉咙一紧,旁边的副将忍无可忍揪起了他的官服,将他整个人提起来:“什么规矩?镇国将军说的话就是规矩。”  

副将话音刚落,挥了挥手,身边的将士立即抽出弓箭。  

“嗖嗖嗖…”一波羽箭向那草屋里射去。  

副将能够肯定,陈家村那些人就在草屋中,一群什么都不知晓的民众,慌乱之下寻了几块石头堆在草屋前,以为用那些石头可以挡住攻击。  

不得不说,这些陈家村的人还有些聪明,能够看出眼下的情势,不过也就仅此而已,那些石头也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眼看着羽箭向前驰去,马背上的镇州知县腿一软,整个人从马背上掉下来。  

王家管事脸上则露出轻松的笑容。  

“噗噗噗。”箭矢射入草屋中。  

但是让副将没有料到的是,没有惨呼的声音传来,更没有人推开门跑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  

副将亲自握住火把向前照去,草屋里静寂无声。  

副将晃动着手中的火把照向周围,刚要吩咐身边人去草屋里查看。  

忽然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道:“若非亲眼目睹,当真想不到,镇国将军手下的人会如此不顾大齐律法,草菅人命。  

他们不过就是几个民众吗?”  

副将听到这话转头向身后看去,目光所及之处仿佛什么都没有,又好像有许多人立在那里。  

那些人,那些眼睛正定定地盯着他。  

“谁…谁在那里?”副将喊了两句,脑海中掠过一个人影,难不成是宋羡来了?刚刚太过突然,他竟没有听出来那声音到底是不是宋羡。  

或许不是宋羡,那也是宋羡手下的人。  

“是勾结辽人的人,”副将大喊道,“将他们都拿下。”  

“是谁勾结辽人?”黑暗中的声音终于再度响起,“你说的是本官吗?”  

副将这次可以确定,说话的人并不是宋羡。  

一支支火把亮起,火光将副将和王家人围在一起。  

有一个人骑着马向前几步,他的面容渐渐显露在那副将面前。  

副将睁大了眼睛,脸上是不可置信的神情。  

不可能,副将下意识地摇头。  

眼前的这个人竟然是李佑。  

离开镇州回京的李佑,如今出现在他们面前。  

李佑挥手:“将他们全部拿下,抵抗者一律以谋逆罪论处。”  

副将不想要束手待毙,但军心已乱,片刻功夫之后就被李佑拿下。  

距离草屋不远处,谢良辰等人目睹了一切。她说出让二舅舅搬石头抵御之后,立即就想到摞起的石头太引人注意,而且既然早有安排,那逃走的王家人应该会引人前来捉拿他们,所以他们不能留在草屋之中。  

谢良辰等人刚刚从草屋中走出来,李佑大人的护卫就前来报信,并将他们护好,等待那些人落入圈套中。  

副将被捆绑起来,李佑大步走上前:“是谁让你带兵前来?”  

副将见大势已去,生怕被冠上谋逆的罪名,颤声道:“李大人,末将也是听命行事。”  

副将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显然没有拿定主意该不该说。  

李佑看向旁边的镇州知县,副将这才发现镇州知县竟然没有被捆绑起来,而是规规矩矩地站在李佑身边。  

镇州知县道:“下官以为,应是宋旻,下官昨晚亲眼看到宋旻与王俭来往,之后宋旻的人就去了祁州和附近军营。”  

想到昨天晚上,镇州知县就觉得左肩疼的厉害,他一直被程彦昭扯着左肩跑来跑去,目睹了种种。  

今日又要陪着副将前来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