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废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62章废了似是猜到她心中所想,谢丕安抚道:“此事崔叔父心里有数,他虽潜伏在崔家,可不见得能得到多少东西。”  

“是吗?可他是父亲的长随,知道的该不少吧!”  

“真正重要的都在东苑,你也知道,东苑一般连下人都甚少进的来。”  

崔九贞闻言,略微放心些。  

这倒是,便是从前她过来,丫鬟们也只能在别处侯着,不能跟着她乱跑。  

其余人就更别说了,也就是她如今住回来,才好些。  

但进进出出的人,哪个没被院里的小厮盯着。  

她祖父养的这些人,可都精着呢!  

略微放下心,崔九贞吐了口气,“还是早些抓着为好,不论是哪方的人,恐怕对崔家都不友好。”  

温氏死了,那孙瑞却逃走了,难保不会记恨着。  

严格来说,逼死温氏的就是她。  

谢丕颔首,这倒是,孙瑞此人确实留不得。  

以他来说,那崔元淑亦是。  

只是,碍于身份,他倒是不好动手,也怕动手后,会教未来岳父不喜。  

但那个女人,终究是个麻烦!  

走到书房前,两人不再提及此事,进了房里,解下狐裘,大氅搁在一旁。  

崔九贞坐到老太爷身边,如今不必教导太子,老太爷真是过的如同闲云野鹤一般。  

无事品茗赏雪,一盘棋也能下个整日。  

谢丕这会儿过来,正好赶上老太爷的兴致。  

两人一边对弈着,一边说着话。  

崔九贞则是在一旁时不时地给他们添茶倒水,手边放着零嘴儿和蜜饯的。  

两人没吃多少,倒是崔九贞吃了个饱。  

老太爷忍不住瞪了她一眼,“少吃些,晚上用不下饭,夜里又该饿着了。”  

听他这么说,也知道这种事不是头一回了,谢丕抬眼看去,“给我尝尝?”  

崔九贞看了看,把零嘴儿推了过去,蜜饯则是自己留下了。  

谢丕摇摇头,嘴角却是弯起。  

护食!  

因吃的太多,她只能起身去走走,消消食。  

待她离去,老太爷才说起朝中的事来。  

“再过几日,受召的藩王便要进京朝贡,此次皇上必定要打压一番,你让你父亲多盯着些,这次倒是个好机会。”  

谢丕明白他的意思,应下道:“是,只是这些藩王向来谨慎,进京后难不成还敢在圣上的眼皮子底下勾结大臣吗?”  

“哼!谨慎?”老太爷睨了他一眼,“当成猪养着的一群人罢了,能有多谨慎?多的是蠢货。”  

最重要的是,猪还能宰了吃了,可这群混吃等死的不仅不能杀,还越养越多。  

早晚得吃穷了朝廷。  

“咳,学生明白了。”  

谢丕落下子儿,怕是也只有老太爷会拿这群藩王比成养猪了。  

可,仔细算来,这群藩王世袭罔替,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  

说白了,就是空有身份名头,别的什么也没有,除了坐吃等死,一无是处,可不就跟养猪差不多?  

毫无作为不说,朝廷还得管饭。  

如今却有人蠢蠢欲动,不安分起来,确实有必要好好敲打一番。  

不然,给了他们自信,真以为自己能跟成祖一样了。  

因此,在老太爷眼里,这群人就是吃饱了,找抽!  

与他想法一致的是皇帝,该说不愧是他教出来的,此刻正在东暖阁内商量着藩王朝贡的事。  

“让鸿胪寺安排吧!王府大街那边儿派锦衣卫过去盯紧些,等他们一上京就好好教教,先把老祖宗的规矩学好了再来见朕!”  

省的一个个吃饱了撑得,歪心思多。  

谢迁与刘健,以及李东阳皆在,三人拱手应下。  

“皇上,不若让崔先生回朝,有他出手,想必王爷们也能老实许多。”  

谢迁闻言,扬了扬眉,朝李东阳看了眼。  

又来了,这厮的心思皇上早已看透,无论如何,是不会放他的。  

果然,皇帝也道:“先生久居田园,不问世事,还是不要打搅了。”  

总归该学的,他也学了,打压藩王而已,还用不着先生出山。  

况且,若是真有个不长脑子的,他便正好收缴护卫,废了他们。  

收回来的东西还能充个国库,缓解国库之需。  

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乎,坐直了身子安排下去。  

就等着看,哪个不长脑子的撞上来。  

见着目的没达成,李东阳心中惋惜,这告老还乡又远了一步。  

何时才能轮到他啊!  

又过了几日,年关将至,受召的各地藩王陆续抵达京城。  

原本能脱离一个笼子,却没想到又扑进了另一个笼子里。  

且还挤得慌。  

藩王们被安排在十王府里,起初还各自防备小打小闹的,到了后头被皇帝派来的人看着抄规矩,便不得不安分下来了。  

这下子,连大门都出不得,王府大街无庶人,成日里就只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穿梭。  

直吓得他们什么心思都歇了。  

没等到异动,皇帝有些不满,这意味着他的心思也落空了。  

其实也怪不得这群藩王老实起来,试问整日被东厂和锦衣卫阴森森地盯着,谁能活络起来?  

别说其他人,就是安化王和宁王这两个刺儿头,也不得不夹起尾巴做好猪,一点心思不敢露。  

腊月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