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突破五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奇则是恍然,元神境真君夺舍那是完完全全的夺舍,绝不存在客体的意识影响主体这种情况,两者相较而言,还是元神境更高一筹,换做是宁奇,绝不愿意这样转世,到了最后连还是不是自己都不确定,那还有什么意义。  

“除了转世之法,还有着诸多其他法门来避世,比如将自己冰封,或者是通过血脉传承。”  

说到这。  

老玄龟眼神微微一顿:  

“血脉传承法的要求很高,其内也有不同的分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就是斩天武圣和李炎武。”  

宁奇精神一震,这竟然涉及到现有的两位半步神通境,而后就听老玄龟继续道:  

“斩天武圣是个悲情人物,他巅峰之时堪称武界最强,但他不愿转世,而彼时诸圣定下计划之后也需要一个监督者,于是这责任就落在了斩天武圣的身上。”  

“如今的斩天武圣实际上只是继承了名号,并非是最早的斩天武圣,在当年,他走血脉传承这一条路,选择通过血脉将自己的力量传承下去,而自己的意识则是就此消散。”  

宁奇凝眉道:  

“也就是说只传承力量,不传承记忆?”  

老玄龟点点头:  

“没错,一代代斩天武圣皆是如此,方才我说斩天武圣乃是悲情人物,更确切的说法是斩天一脉皆悲情。”  

“想要顶着命毒将如此强大的力量传承下去怎会没有丝毫副作用?斩天一脉代代单传,可以以武圣之身行走人间,但代价却是克天克地克己,每一位斩天传人出生之日必会克死自己的母亲,天生瞎目,而后孤苦伶仃一人。”  

他眼底有敬重。  

诸圣之约能够顺利进行,斩天一脉功不可没,其间许多波折都是他们摆平。  

宁奇亦是叹息,这一脉为武界命运的确付出了很多。  

“而除了斩天一脉的血脉传承之法,就是李炎武,相较斩天武圣只传承力量而不传承记忆,李炎武却是保持自我意识,他坚信保全自己才是最有用的。”  

“至于方法么,便是在一代代后人当中挑选血脉最契合者,将自己的修为和意识全部转嫁过去,更换肉身,以此来扛过命毒侵蚀,他同样有着武圣之力,后来更是创建了大炎王朝。”  

“他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估摸着是这一次更换的肉身乃是大炎王朝的炎武大将军李炎武,出于某种念头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炎武。”  

老玄龟娓娓道来,这都是武界辛密,极少人知晓。  

宁奇有些惊叹。  

但没有评价斩天武圣和大炎武圣谁的选择更对更错。  

这些人都是人中之杰,若是能够飞升灵界必然也是一方枭雄,而现在更是潜力被无限激发,若是能够笑到最后,将来未必没有成为一方巨擘的可能。  

老玄龟眼神深邃,似乎想起来往事,叹息道:  

“那个时代的确是波澜壮阔,一位位天骄涌现,所有人更是众志成城,为武界的未来而努力,但经过了这么久,还有多少人能够保持初心却犹未可知。”  

宁奇心中一震:  

“你是说…”  

“没错,可能有人已经叛变,想要出卖武界来换取一线生机,因此…殿主你日后行事得低调,哪怕是已经有了绝强的实力,最好也不要暴露出去。”老玄龟神色恳切,他铺垫这么久,终于说出了心中所想。  

宁奇郑重点头:  

“我明白了。”  

他想起了蛊神之事,有人明显以蛊神为试验,在试探着什么,那同样有着血脉传承法的影子。  

宁奇心底不由得冒起两个名字,大炎武圣和斩天武圣。  

他觉得老玄龟说得对。  

之后若是自己踏足五境武圣,也不要冒然暴露出来,默默积蓄实力才是关键。  

两人一番交谈,宁奇对如今武界的形势算是彻底了解。  

他也彻底明晰了自己接下来的目标。  

早日突破五境!  

完善世界即我法门,而后最好赶在武圣大会召开之前先一步穿越雷霆禁区。  

尤其是在知晓武界可能有内奸之后,他更是生出紧迫感。  

“好在,如今得了真武殿,我突破五境武圣的速度将会大大提升,不用再前往高天之上,以真武殿之能足以提供强大的力量淬炼灵力,而且还有着十倍的时间加速。”  

一念至此。  

宁奇便有些忍不住想要立马开始修炼了。  

“玄龟前辈,随我一起回真武山如何?”  

老玄龟笑道:  

“老朽自然是跟随殿主,殿主在哪我就在哪。”  

宁奇笑了。  

他也不墨迹。  

便冲天而起。  

此刻硕大的玄龟仍然悬浮在大海之上,像极了一座浮空岛,而其上则是白雾蒸腾,仙宫隐现。  

宁奇微微一笑,便伸手一招。  

下一瞬。  

隐约听见轰隆一声,那恢弘威严的仙宫殿宇就化为一道流光钻入宁奇体内,宁奇细细感应,只觉自己灵力一吐就可以随意唤出真武殿,亦是可以让真武殿化作真空微粒,自己则是钻入其中。  

老玄龟不再背负真武殿,背后立马空荡荡光秃秃,颇有些不习惯。  

灵力流转,硕大玄龟消失不见,一位驼背老人出现在半空中,这是老玄龟的真身,此前和宁奇见面的只是灵力化身罢了。  

两人相视一笑,便朝着真武山而去。  

真武山。  

宁奇和骆问天以及龙山道人简单说了下真武传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