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旁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码头上的消息由胡邦悄悄的传到了冯番耳朵里。  

之后陈世文便带着人手,亲自出现在码头上,借着河道阻塞闹事的由头,将码头给盯了起来。  

他得了冯番和傅子平指点,如今也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原来那些抬抬手就能放过的小事,如今也不敢大意,导致京府衙门的大牢人满为患,单人间变成了多人间。  

太子要去祈福,太子妃自然也要携手同行,又有文武官员随行,后宅女眷也争先恐后的要同去。  

抚国公却让郑世子和程宝英护送着郑大姑娘,出了京城,去外祖家探亲去了。  

程宝英出京前,还将一个包袱托人送去了巨门巷,说是郑大姑娘包的点心。  

镇国公也是同样,让陆鸣蝉离京,陆鸣蝉又依照解时雨的吩咐,拐带走了赵显玉。  

京城并未因为他们的离去而变得冷清,反而日益热闹。  

唯独文定侯府是一如既往的冷清。  

在太子要去祈福消息传出来的第五天,正午时分,解时徽蜷缩在床上,两只手紧紧缩在一起,指甲掐在肉里,已经掐出了青紫色的印子。  

可她却伸不直手指,脑子迷迷糊糊,手也不听使唤。  

嘴唇很干,口中发涩,眼珠子随便一动,就像是要四分五裂,整个人都像是在大太阳里暴晒过一样干涸。  

吃东西的记忆似乎是在四五天前,喝水似乎是在两三天前,她全都记不清楚了。  

屋子里空无一人,就连院子里都没有人,比冷宫还要孤寂冷清。  

“娘......”  

她呓语着,一颗心都缩成了一团,又想起来娘已经死了。  

自从母亲死后,父亲很快就续了新夫人,将她这个女儿也忘记了,她就是死在文定侯府,也无人知晓。  

她生下孩子后,还是很尊贵了一段时日。  

文夫人将那个孽种看成了心头肉,可是随着那一团肉长开,长成一个小型的魔鬼,小型的徐锰,她的尊贵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能拿孽种撒气,孽种没了,侯府也就没了,文夫人忍气吞声的养着别人的孙子,只能将火气全都撒在解时徽身上。  

她想要活活的饿死解时徽。  

房门是开着的,春风带着正午的暖意吹进来,她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就见院子里的门开了,进来一个冷冷清清的女子。  

“大姐......救我......”  

然而进来的并非解时雨,而是文花枝。  

文花枝的面容还是年轻的,只是眼神和行为举止都像是个守寡多年的老妇人。  

老妇人一样干枯的手拍打着解时徽的脸:“你还认识我是谁吗?”  

解时徽感受到了手掌上带来的冰冷,她准确无误的抓住这只手:“救我。”  

文花枝的手几乎被她一把攥碎。  

她惊了一下,回头去看外面盯着她的老嬷嬷,悄悄往解时徽嘴里塞捏碎的糕点。  

解时徽并不想吃糕点,只想喝水,拼了命将糕点咽下去,她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文花枝。  

“是你。”  

声音沙哑破碎,文花枝听清楚了,冷笑一声:“你还指望着谁,解时雨?”  

解时徽摇头:“都是她......”  

她想的十分清楚,自己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全都是解时雨推了她一把。  

一步错,步步错。  

她年幼无知,没有看穿文郁的真面目,可是解时雨为何不告诫她,还要推她入火坑?  

虽然想清楚了,却又无话可说。  

这都只是她自己心中所想,母亲没了,她也被困在这里,会如同花木一样枯萎,而解时雨却在外面过着比节姑还好的日子。  

风光是她,财富是她,陆夫人也是她。  

文花枝看着她茫茫然的样子,又是一声笑:“我在家中听说你因为我大哥情伤,病的厉害,所以来看看你。”  

“我没有。”解时徽僵硬着手脚,将两只眼睛瞪的滚圆,竭力为自己辩解。  

她们都知道文郁是什么货色。  

文花枝俯身到她耳边:“我知道,所以你得好好活着,死人什么都没有,我们还得联手报仇呢。”  

解时徽听着她的低语,没有言语。  

随后文花枝放开她,起身走了出去。  

解时徽瞪着她的背影,心里依旧有些糊涂,报仇,报什么仇?  

那一点糕点碎末让她的脑子能够转了,确实是活着好,就算文花枝是借刀杀人,她也心甘情愿。  

在她的注目下,天色一点点暗下去,她一动不动,等到夜深人静,文夫人身边的心腹老嬷嬷来查看她的生死。  

老嬷嬷提着个灯笼,屋子里有了温暖的亮光,让解时徽的身体毫无保留的出现在她面前。  

是濒死而又未死的模样。  

“命真硬。”  

解时徽看着她:“我要见母亲。”  

老嬷嬷立刻像是受到了污染,嫌弃地退后一步:“你这种不知廉耻的货色,也配叫母亲两个字。”  

解时徽不依不饶地看着她:“我要见老夫人,我有侯爷的话......”  

“侯爷的话,什么话?你不要在这里给我故弄玄虚,不就是想求条生路吗,我告诉你不可能,有什么话你尽早告诉我。”  

解时徽反倒一言不发起来,她就是要故弄玄虚。  

灯笼在老嬷嬷手里晃动,火光也随之而动,越发显得解时徽的神色阴晴不定。  

老嬷嬷一时拿不准她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