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冷风一直没停过,越是靠近云州,越是寒冷。  

五皇子随着护粮队,到了离云州城最近的幼亭驿站。  

将一切事情都交给赵显玉,他专心致志的养伤。  

横竖一个小皇孙,也抢不了他的功劳去。  

外面的伤口已经愈合,只留下一条伤疤,可是里面却总是有钝痛之感,像是在不断地愈合,又拉扯撕裂。  

他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甚至腰杆都不敢伸的太直,可这种隐痛感挥之不去,让人心里十分痛苦。  

这痛感、这伤口,也许并不是长在肚子里,而是长在了他心里。  

“迟怀那里的消息还没打听出来吗?”五皇子张开双手,让内侍给他换衣服。  

一天的奔波劳累,他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站在一旁的是在得知他受伤消息后就赶往计山的长史罗青。  

罗青摇头:“迟怀辞官了,嘴巴也很紧,不管怎么问都问不出来。”  

五皇子捂着肚子坐下,皱着眉头,很想将肚子剖开,给里面也上点药。  

“迟怀不可能无缘无故辞官,  

都说他递了一份大不韪的折子,可这折子的内容,至今却是一个字都没泄露出来,实在不合常理,  

就没有办法从其他方面打听到消息吗?”  

罗青再次摇头:“那天在皇上面前的,除了镇国公和抚国公,就是姜太监,外面还站着郑世子,  

傅子平当天晚上请郑世子喝酒,可郑世子也是一问三不知,可见抚国公也瞒的死死的。”  

“看来迟怀这折子上的,还真是非同小可,你看这件事,我们还查不查?”五皇子喝了口热茶。  

罗青答道:“不查,计山的乱子,也最好不查,殿下您心知肚明就行了,日后自有算账的时候。”  

五皇子冷笑一声:“父皇不给我做主,我确实只能自己给自己做主,太子想杀我,难道还不许我杀回去?”  

罗青又道:“眼下最要紧的是云州,徐将军和陆大人竟然都没有出来迎接,  

尤其是徐将军,我们还护送着徐康的棺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莫非城中出了什么事?”  

徐家短短时间内,折损了两个儿子,信是早就送到了,却不见人出城来迎接。  

五皇子自嘲道:“他们不来,无非是傲慢罢了,毕竟我这个皇子,在父皇心里,还没一个陆卿云分量重…”  

罗青安抚他:“殿下身份尊贵,不必自降身份和臣子比较,而且陆大人虽然傲慢,但一向有礼有节,我只担心云州城出了事,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们也该见机行事。”  

五皇子无精打采的道:“陆卿云不是还有个未婚妻在这里,他不见我们,总要见她,到时候再看吧。”  

罗青一想,还真是:“是那个解姑娘吧,这一路上我见她的次数比见王家姑娘还少,差点把她给忘了,  

不过说起来,这位解姑娘乏善可陈,陆大人怎么会看上她?”  

“她身后没有任何利益纠缠,是陆卿云最好的选择,”五皇子对此倒是仔细的琢磨过,“陆卿云再不成婚,父皇也会指婚给他,他自然要找一个信得过的。”  

说到这里,一个内侍在门口通禀:“殿下,外头来了位侍卫亲军的人,请见殿下。”  

“侍卫亲军?”五皇子站起来,又坐下,“让他进来。”  

说完他看向罗青:“说什么来什么,侍卫亲军不就代表着陆卿云。”  

罗青点头:“不过他不亲自来,恐怕是出了什么事。”  

五皇子道:“先听他怎么说。”  

来的人是三风。  

他给五皇子行了跪拜之礼,井井有条道:“得知殿下前来,我们大人本该亲自前来迎接,只因有伤在身,不能前来,特命属下前来致歉,并请殿下明日进城,衣食住行,皆已安排妥当。”  

五皇子连忙正色道:“受伤?伤的如何?在哪里伤的?”  

三风一五一十的回答:“不是重伤,只是伤了胳膊和腿,行动不便,因接到殿下的信,和徐将军去荒漠中寻找北梁军队,遇到狼群受的伤。”  

五皇子这才想起来自己在文郁的逼迫下写下了一封极其荒唐的信。  

他顿时不说话了,并且觉得三风这忠厚老实的样子,好像是在讽刺他一般。  

同时他还怀疑陆卿云和徐定风都憋着一肚子的邪火,等他进城,就会立刻发作,让他好看。  

罗青看出五皇子心病,也连忙正了脸色:“殿下消息通达,当时为了万无一失,才送了急信来,陆大人受伤,殿下心里也不好受,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北梁的人?”  

三风摇头,脸上是一贯的忠厚老实:“没有。”  

罗青叹息一声:“那可惜了,徐将军呢?”  

三风道:“徐将军失踪了。”  

“失踪了?”  

“失踪!”  

五皇子和罗青全都震惊,脸露诧异,五皇子惊的站了起来:“什么时候失踪的?现在可有人去找了?徐将军手下的人马呢?”  

徐家盘踞云州,徐定风就是活的兵符和定海神针,他失踪了,徐家军岂能善罢甘休。  

他又和罗青交换了另一个眼神,陆卿云受伤,徐定风失踪,北梁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不会这么倒霉,战事被他碰到了吧。  

他可没有这等领兵作战的才能。  

“徐将军的手下都在荒漠中找人,”三风低垂着头,没有对罗青的话表示出一丝一毫的怀疑,“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