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坏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邵安——成王,短暂的恢复了平静,心里不再是黑血翻涌。  

一言未发,他领着北梁使团的人离开。  

这一晚上的愤恨,被他存在了心底,非得解时雨死了,或者是陆卿云死了,才有可能消除。  

他也没有立刻进城,而是先随着队伍一起去了驿站。  

来救他的领头人叫谭峰,安顿好后立刻和成王汇报:“殿下,其他人还按照原来的行程在走,也已经告知各地迎接使团的官员,按照规划,我们应该在十五天后抵达京城。”  

成王点了点头:“那就在这里等,皇帝必定会派人来监视我,大家都当做不知情。”  

他说完,缓缓地出了口气,身上的伤处理好,倒不是很痛,只是累的不想再开口。  

太贪心、太急躁了。  

要是他能够稳住,像六皇子那样离去,就不至于栽这个跟头。  

这也实在不能怪他。  

一想到能拿到宫城布防图,他们北梁就能反手将这老皇帝一军,他就激动的昏了头。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感觉自己似乎是从沮丧中恢复了一点力量,强打起精神:“一切都好?”  

谭峰点头:“都好,世子很想您,头几天还偷偷哭了几场。”  

成王嘴角含了一点笑,随后又无力的挥了挥手:“都去歇着吧。”  

谭峰问:“您吃点什么吗?”  

成王摆手,什么都吃不下。  

等谭峰走了,他站到窗前,看着隐隐约约要亮起来的天,以及从这里能看到的城门。  

不过是一夜的时间,京城对他来说,就变得陌生了。  

邵安这个人早就死了,第一次死在他的刀下,第二次死在解时雨的阴谋诡计里。  

一个人死两次已经足够,从今往后,这个人就真的烟消云散了。  

解时雨那边,倒是没有他这般平静。  

坠在使团马队后面回来的,还有白丹。  

她到的稍慢一些,并不清楚此地发生了何事,只知道深夜之中血腥气味沉重,一辆马车横拦着大道,领头的人中,赫然有解时雨的身影。  

在明亮起来的灯火下,白丹第一眼几乎没认出解时雨。  

平日里一直打扮的十分漂亮端庄的她,今天却是粉黛未施,露出极苍白的脸色和浓黑的眼睛,还有一粒观音痣。  

就连穿着也十分简单,外面裹着件黑漆漆的披风,里面露出来的衣服竟然也是黑的。  

这么一打扮,几乎像个江湖客。  

解时雨冷漠的看她一眼:“白县主去过北梁使团了?”  

白丹点头:“我是去了一趟。”  

解时雨毫不客气的嗤笑一声。  

这些突然赶来的使团护卫是如何知晓京中情形的,她明白了。  

白丹打草惊蛇,成王如此胆大心细,使团中的人自然也各个机警,她打草惊蛇之后,他们便立刻想到京中的成王暴露了。  

再加上今天夜里成王发出去的响箭,这些人赶到根本不是意外。  

她声音不高不低的道:“蠢货。”  

白丹冷不丁被她骂了一句,顿时眉头一皱,怒道:“解时雨,我忍让你许久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哦,”解时雨面无表情,“就是蠢货的意思。”  

白丹忍无可忍,跳下马来,上前就要和解时雨理论,然而解时雨并不搭理她,上马车回城,将这满地的烂摊子都丢给了冯番和傅子平。  

“你——”  

白丹正要反问解时雨几句,没想到解时雨根本就没有要跟她谈话的意思,直接将她撂在了这里。  

她正要上马追过去,却被冯番拉住了。  

“县主,”冯番脸上带着笑,但这笑意却不达眼底,“我是侍卫亲军的冯番,不知道你认识不认识。”  

“原来是冯大人,”白丹甩开他的手,“听三风提起火。”  

冯番指了指傅子平:“这位是兵部尚书傅子平。”  

白丹看了他一眼,拱手道:“傅大人。”  

傅子平哼了一声,大步走开,扬手吩咐带来的人清理现场。  

白丹愣了一下,转头看着冯番:“您二位来这里,莫非是为了解时雨手中舆图的事情?”  

冯番领着她往前走:“哦?县主知道她手里有舆图?”  

白丹牵着马,不假思索道:“我也只是猜测,三风飞鸽传书给我的时候,只说解姑娘手中有张图,我想着陆大人执掌西府,她能拿到的图必定是舆图。”  

“哦,原来是三风,”冯番做了个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呢?”  

“然后?”白丹看他一眼,“舆图如此重要的东西,自然不能让解时雨拿着胡作非为,若是拿去和人交易,我这么着急赶回来,正是为了此事,  

难道您和傅大人不是为了此事而来?”  

冯番笑了笑,没回答,反问道:“这么说,您是因为怕陆大人的舆图泄露,情急之下,才惊动了使团?”  

白丹皱眉,隐约觉得他的话,是一种审问。  

她拧着眉头,心头起了怒火:“您在怀疑我串通北梁?”  

冯番连忙道:“不敢。”  

嘴上说着不敢,脸上还带着笑意,但那目光却是实实在在的怀疑。  

白丹气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强忍住怒意,她的神情十分难看:“难道你们不是来这里阻拦解时雨出卖舆图的!”  

冯番这才简短的解释了一番。  

白丹听闻之后,脸色瞬间僵住。  

成王如果能够作为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