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土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队员们上了岸,那岛民中看起来像首领的带着他部落里的男子围拢过来,张晓珲再叮嘱了一句队友们:“稳住别慌,他们不敢轻易动手。”  

他话音刚落,这些土著男子随着那头领挥舞了一下手中长矛蹲下马步,把手中长矛放在地上,口中呼喝,一边踏步一边把双手拍打在大腿上,抑或做出各种各样挑衅的手势,同时瞪眼吐舌做出各种可怕怪异的表情。  

即便海军陆战队的队员们胆大勇武,仍是被这些岛民的舞蹈惊着了,难道这些人便是那传说中的食人生番。  

张晓珲则侧耳细听他们口中呼喝的内容。  

“准备好你的脚…这是死亡,这是生命…谁在驾驭太阳,让它光芒万丈…起来!起来…”  

谷闞看来这些岛屿由于跟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他们所说的语言几千年来变化都不大,张晓珲不光能听懂,他还会说这些土著的语言。  

这些岛民越舞离他们越近,已经逼到了站在最前面的张晓珲一尺以内,看起来就要手撕了张晓珲一般。  

海军陆战队队员们十分紧张,但是他们当然要恪守军纪,只是紧紧地盯着张晓珲面前的岛民,以防他们对张晓珲动手。  

此刻他们十分佩服自家将军,无论那些岛民对他做出何种神情动作都巍然不动,连神色都淡然无波。  

岛民们跳了足有一刻钟才消停,退回去拿起放在地上的长矛,张晓珲微微一笑,用土著语说道:“各位勇士,感谢你们的战舞,我乃大乾天朝使者,远道而来要见你们的最高首领,劳驾各位带我前去与他会面。”  

这群人中虽然有一个看起来明显是首领的样子,但他往往不是可以真正做决定的人,这些岛民也并非真正的土著,而是离现代五千多年前到三千多年前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陆陆续续往大洋深处进发南下的南岛人。  

由于南岛人喜欢冒险的天性,他们其实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阔的族群,广泛分布于西起马达加斯加,东到复活节岛,北至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的两万多个岛屿上。  

他们说着相似的语言,而且长相也接近,甚至造出来的船都一样,而使用这种语言的族群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现代人类学便称他们为南岛语族,包括新西兰的毛利人、萨摩亚人、波利尼西亚人等。  

其实南岛语族才是真正的古代航海之王,他们具有高超的航海技术,靠着一叶独木舟就漂洋过海,没有任何导航工具,通过天上的星星指引方向,从一个岛屿迁徙到一个岛屿繁衍生息。  

而当年在跟他们的交往过程中,老族长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了张晓珲,还指导他制作了一艘双体独木舟,虽说这些原本都是族里的不传之秘,但是对于现代的老族长来说,有年轻人愿意跟他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已经让他十分欣慰了,族里的年轻人向往的是大城市,他们早就不愿再过传统的生活。  

“天朝?你们是来自有天子居住的大陆吗?”驽犸问道。  

祖先传下来的叙事中提到了他们离开的大陆上有一位天子统治,他曾经也猜测他们的祖先是否因为不愿服从统治而被赶走,难道他们都走了这般远了那天子还派人来寻找他们吗?  

张晓珲忍不住笑了,那位老族长也说他们的祖先居住的地方有天子统治,因此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就是从我国迁徙而来的,虽然当时的考古发现已经初步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老族长暨不懂英文也不会汉语,就是大文盲一个,自然不会阅读考古文献报告,现在又听到这位土著人这么说,可见确实是他们代代相传下来的。  

而且现代时还有好几位波利尼西亚的南岛语族后人不远万里,那是真的不远万里,效仿他们的先民驾乘着独木舟,靠着星星指引,借助季风和洋流的力量,沿着先民当年迁徙的方向反向航行登录了我国福建,他们历时四个月一共航行了1.6万海里,就只为证实他们的祖先曾经的壮举。  

“正是。”张晓珲微笑说道。  

这些岛自然都要尽早纳入华夏的疆域之内,在某个势力崛起之前传播华夏文明,以华夏文明的包容避免陷进不同宗教信仰的纷扰之中。  

他之所以敢这么直说也是因为这些土著人跳了舞,这种舞蹈看起来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却是土著人最隆重的欢迎仪式,可见这名首领还是有些见地的。  

驽犸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请随我来。”  

这位天朝的使者虽然年纪小,却并没有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言语间也算谦逊,而且这是大事,他自己也不能完全做主。  

武士们呼啦一下把张晓珲和陆战队员们围在中间,一大群人乌泱泱往里去,男女老少的岛民们则挤挤攘攘地跟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他们看到的一切,还有几个女孩子拿陆战队员们来开着玩笑,最后有一个女孩被怂恿去勾搭张晓珲,走在张晓珲身边的驽犸也只是轻呵两句。  

真的是热烈奔放充满野性的原始社会,张晓珲目不斜视,避免接触到土著女孩那火热的视线。  

由于土著人各部落间残酷的争斗,死的几乎都是成年男子,为了补充人口,本部落的女孩是可以把别的部族男子吸引留下的,只要生了孩子这个男人就被绑定在本部落了。  

但是一般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本岛上的男子不好留,因为很大可能是世仇,一般都是外岛男子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了岛上才有可能留下,如今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