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问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课室里的胡子先生们都参差不齐坐下了,在最后的角落处却还站着一个人,光线不好离得远,张晓瑛只看出来是个没留胡子的小哥哥。  

“小生有一事欲请教安平县主。”那小哥哥抬手揖礼开口说道。  

来了来了,就知道会是这样。  

“你请说。”张晓瑛看着他微笑着说道。  

“小生近日遇一难题,久思不得其解,安平县主既为我等授课,想来必有思路。”那小哥哥说道,声音倒是清朗好听,那话语却带着咄咄逼人之势。  

“我给各位教授珠算法仅是因为我有幸比诸位提早学会了珠算,并不是因我比诸位先生学问更高,不过你也可把此难题说出来,大家也可互相探讨。”  

张晓瑛说道,她可不敢小看古人的学识,要知道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世界各国。  

“小生遇到的难题如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小哥哥朗声问道。  

啊这…!  

张晓瑛看过《九章算术》,这小哥哥还算善良,没拿《九章算术》中最复杂的题目来为难张晓瑛,只拿了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出来。  

张晓瑛默了一下,把35只鸡兔都砍掉两条腿共砍去70条腿,剩下的24条腿就全是兔子的,24除以2等于12,35减去12等于23。  

这是小学四年级的内容,但因为这是趣味数学题目,她在更小的时候就接触过了。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法,只是张晓瑛尽量先把自己代入古人的思维方式来解题。  

“雉23,兔12。”她答道。  

台下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胡子大叔们都在互相窃窃私语。  

只听那小哥哥又说道:“谢县主赐教,小生此前还遇过一难题仍是未解,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几何。”  

张晓瑛暗搓搓翻个白眼,还“谢县主赐教”,真正要请教您该问的不是解题过程吗?这答案您早就知道,这都完全不掩饰考问的意图了。  

那小哥哥的话音落下,台下又起了骚动,有一些胡子先生还很不赞同地看向那小哥哥。  

这道算题可不简单,这么为难一个小娘子也太不厚道了啊!哪个小娘子没事会学这类算题,平日管理中馈也就是加加减减罢了。  

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口阻止,就见台上的张晓瑛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易图,三两下标好尺寸,又三两下得出答案,还把运算过程都列出来了。  

“水深12尺,葭长13尺。”张晓瑛答道。  

这道题只需要应用到初中学的勾股定理来解题,实在算不上太复杂。  

台下自她在黑板上画图开始就安静下来了,这时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又开始嗡嗡嗡起来。  

“小生还有…”,那小哥哥还想再出题目,徐良赶紧说道:“周四公子,先让县主教授珠算法,日后你再找机会请县主赐教罢。县主,先上课吧。”  

“好,请坐下,我们先来认识算盘。”  

张晓瑛拿起放在讲台上的算盘抖了两抖,珠子撞击声清脆悦耳,后面站着的小哥哥只好坐了下来。  

张晓瑛松了口气,那小哥哥看起来很年轻,应该就是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的一类人,这么年轻难道不是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春闱吗?  

那些胡子一大把的往往是中了举人后屡试不中这才到了太学当先生,这小哥哥应该还没机会完整地被科举制度毒打过,肯定还是要参加科举的,这时候竟然还来上珠算法培训课,可见是个学霸,而且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从五点上课,一节课接近两个小时,中间休息一刻钟,再上一节课,到了九点就可以吃饭了,张晓瑛的饭有太学管,有专人送来给她,就在课室旁边的一间小房子进餐,那间房子还有床,大概是先生们的休息间,菜式品类有五个,也不少了,就是味道不算好。  

护卫们就是到街上去买了大饼之类的充饥,张晓瑛也没管他们。  

光线好了,张晓瑛也看清台下的学生们了,就算离得最远的那个考问她的小哥哥也看得清楚,嗯,真就是校草加学霸的组合呢。  

刚下课张晓瑛看他好像还想过来请求赐教,赶紧一溜烟进了旁边的小屋。  

开玩笑,她不到四点就起床,饿着肚子讲了半天课,早就头昏眼花,这时候还不赶紧休息补充能量去,还要跟人斗智斗勇?  

卫五六和萧十二虎视眈眈地看着走过来的周四公子,特别是卫五六的眼中更是发出了警告的意味。  

这周四公子想干嘛?是不是想找借口接近小张大夫?这位可是京城里的夫人们眼中最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  

他心里一阵紧张,要是公子不在京城自己把小张大夫看丢了可如何是好。  

周乐浦心中也很感慨,这安平县主从一个小小的庄户女子摇身一变成了县主,身边护卫竟达十数之众,且这些护卫的穿着服饰显示他们是出自卫国公府,这就很有意思了。  

除了这张家一路上是跟着卫五郎那个莽夫进京之外,没听说这安平县主跟卫国公府有何关系啊?  

大妹一心想要嫁给卫五郎,如今看来是没戏的喽。  

周乐浦顶着萧十二和卫五六冷飕飕的目光走近了张晓瑛休息的屋子,把手中的一张纸递给萧十二。  

他既看出来那些护卫是卫国公府的人,也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