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想了又想,然后排除了很多的可能,甚至找人问了吴家的事情这才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吴贵妃不是那个女人亲生的,而是此前的原配大女人。  

这个事情就很不寻常了,以贵妃对这位的亲近样子,不像是非亲生的。  

一想到这些,六皇子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好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没有去探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觉得,无妄之灾。  

而这件事,让父亲的身体变得更差了。  

这次,好似是心病了。  

若是身体上有病了,尚且能够医治,但是心病,这就难了。  

不说其他的,皇上的身体眼看着又不好了,每天都是用汤药调养的。  

六皇子闻着那汤药的味道,都觉得难以忍受,他的父亲却要每天都吃,这该多难受啊。  

但是没有办法,皇上就好似没了精气神,就不愿意好起来。  

六皇子是个孝顺的孩子,每天都给皇上请脉,发现脉象上没什么问题。  

但是父皇不愿意好起来,这让他很是忧心。  

最后六皇子不让太医插手,自己亲自熬汤药,亲自侍奉,皇上不忍心自己最喜欢的亲儿子受苦,这才逐渐打起了精神来。  

而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六皇子很无奈,他觉得,自己想要回到北边,回到安城,怕是遥遥无期了。  

而皇上好了之后,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在宫墙内,实在是过的很憋屈,想要回到自己曾经的封地去看看。  

就这样,他带着秦妃跑了。  

没错,就是不顾六皇子的阻拦,带着媳妇跑了,说是去故地重游。  

实际上就是去玩了。  

皇上好似突然就想开了,朝堂上的事情,就这么交给了六皇子。这让六皇子忍不住的怀疑,皇上其实就是累了,干活够了,这才将自己给喊回来的。  

没一点办法,只能一点一点的接手朝廷的事情。  

毕竟,自己现在除了老国公,那真是一点后盾都没有了。  

而朝廷上的这帮臣子啊,他们就没有几个是真心为了大景的。  

帮派之争,才是他们的重要内容。  

得了,他算是明白,为何这么多年,父皇总是觉得累了,心累。  

这些大家族,还不能随便的动,因为你不知道哪个家族就掌握着什么东西,甚至有起兵造反的实力。  

比如说杨茂修的家族,他以前还真不知道,杨家真这朝堂上不得了的存在。  

现在,学会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六皇子竟然也开始学着动心眼了。  

宁茉收到了六皇子的书信,一行一行都是委屈,还夹带着他对吴家姐妹二人互换身份的看法。  

宁茉看了也是万分惊讶,若是如此,这吴家老太太真是厉害。  

凭着一己之力,给大景和北地埋下了这样的祸患啊。  

真是死不足惜啊。  

看皇上的举动,将人送去,怕是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宁茉将书信放下,还要写信安慰一下,这孩子看来是压力太大了。  

至于这些家族,她思考了半天,然后给了几条建议。  

虽然这些建议不一定是有效果的,但是可以尝试。  

不过,她并没有写下最重要的一条,只是写了其中的几条。  

因为她明白,皇上身体会好的,他不可能在自己壮年的时候将朝廷交给六皇子。  

这最后一条,不需要他来做,只要他开头就可以。  

所以,最后也是最危险的一条,交给皇上吧。  

其实对付这些家族,也并不是很困恼。  

首先便是制衡。这些大家族,不让他们联手,他们便是拔了牙的老虎,没什么威胁了。  

其次,减少他们的联姻。  

联姻可是这些家族提升实力,增强信任的好办法,减少他们的联姻,等于是削弱他们的实力。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步,那就培养寒门子弟。  

朝廷上现在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家族的人,他们长久下去成了几派。  

若是这么下去,那么最终他们会掌权。  

为此,要开恩科,让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他们能依靠的只有皇上,会忠心耿耿的。而且给了寒门子弟机会,便会有更多的小家族培养自家的孩子读书。  

这就等于是分散了这些大家族的影响力。一些小家族,那是不足为据的。  

当然,最后一件事情太得罪人了,太难了,所以不如交给皇上吧,那是皇上该做的事情。  

现在六皇子还是给孩子呢,他怎么好意思将这些事情交给一个孩子去做。  

宁茉这么想着就笑了,其实不是孩子了,很快,就会成为太子了吧。  

她走了出来,看着外面正在建造的暖房。  

其实就是大棚,但是她做了一些改良,尤其是里面的蔬菜和营养液,会让蔬菜的生长速度很快。  

这大棚足足有有百亩,亩产能在两千斤左右,一百亩就是二十万斤的蔬菜。  

这还不够二十万人的军队人人随便吃菜,但是也能让他们有口新鲜的绿叶菜吃。  

她又建造了一百亩,投入了五千两,但是这都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酿酒厂也终于正常运转了。  

这些年,她一直想要建造新的酿酒厂。  

但是一直没腾出手来,这次好了总算是步入正轨,酒水的品质,自己也很满意。  

这次周明宣来信说了很多。  

他说大将军很喜欢自己送的礼物,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