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各怀心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明德领命在身,带着二十个士兵出了镇守府,直奔城门而去。  

夜晚凉风吹在面上,吹乱了一丝不苟的飘逸中分短发。  

他扶了扶鼻子上金丝眼镜,不知为何,心里就是有些不舒服。  

他其实很看不起谭方。  

这个小子,在他看来,若非父亲念着昔日同袍情义,一直颇为照拂,恐怕这时候,早就不知道烂在哪处泥坑里,哪里还能有如今的风光?  

是的。  

在他眼里,谭方就是风光。  

能够在镇守府议事大厅侃侃而谈,指点江山,并且得到父亲张子阳的赞许和认可,是多大的荣耀?  

这可是自己想做都做不到的。  

是从什么开始,渐渐变成了这般模样来着?  

要知道,还在很早的时候,自己也是深得父亲大人万分期待的。  

并指望着,有那么一日能干出天大的成绩来。  

这从名字都能看得出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年前,甚至还送他去日本学习,学一学别人家先进的军事技术。  

他觉得,自己每一步都走在时代的脉膊之上。  

回国之后,再看这些旧官僚,旧地主,就有些看不上眼了。  

无他。  

眼皮子太浅了。  

本事也太差。  

而谭方,又是一个什么人?  

事实上,张明德这些日子早就打听过了。  

那家伙在巡捕房公干的时候,别看年纪不大,却早就混成了个老油子,一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倒是挺不错的。  

他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与一些三教九流的泥腿子们,成天扯瞎篇。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扯上许久,至于身为一个巡捕的本职工作,捕贼缉盗。  

根本就没他么事情。  

而且,在张明德看来,谭方此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胆小。  

不说王振威,就连王振威家最是没用的小舅子,一个啥也不是的小混混,也能成天欺辱于他,这就有些过份了啊。  

如果让人知道他是镇守府的人,指不定把镇抚使的脸都丢光了。  

“呸…”  

张明德重重吐了一口血痰。  

这些天,回国之后,就感觉处处不顺。  

内火也重了些。  

凝香苑的妹子也是那般粗俗不懂得情趣,比起隔海那国的老师们,品质差得太远。  

人家不但学文,还学艺术,甚至还能玩一玩角色扮演游戏。  

那才是真正的水平…  

街道上面,有几个晚回家的百姓,瑟瑟缩缩的躲在一旁,看着奔跑前行的一行二十身携武器的大头兵,眼中就露出惊恐,更有两人,慌不迭的就趴在地上磕头。  

张明德没有停下,反而重重的蹬了蹬马腹,不想看到这种情景。  

这个国家的百姓,看着也是那么倒胃口,奴性太重了。  

看这个会跪,看那个会跪,完全失去了血性。  

民众如此,官员如此。  

个个都心无大志,不思进取…  

与他们呆在一块,简直感觉到自己身上都透出难堪的腐臭气息。  

心里虽然想得有些多。  

但是,张明德还是知道的。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在杭州城,镇抚使的命令就是天意,所以,他并不准备拦截攻击杨家一行。  

事实上,他也不在意那些残兵败将。  

再怎么了得,还不是终于被清帮一行吓得逃出城外,想要逃到上海。  

去干什么?  

当然是想着上海相对安稳的大环境。  

那里万国林立,一些强国各有租界,各有武装。  

国内一些大型组织,也在那里各自牵制,各有图谋。  

任何一家,都不可能独大。  

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那里虽然也是清帮的基本盘,但是,他们能做的事情反而不多。  

至少,不敢在明面上胡作非为的。  

杨家逃难去上海。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虚胆怯的行为。  

整个杨家如此,那位杨家三少呢?  

从这次的迁移行动,也能看出其人本质。  

根本就没有谭方说的那么了不起。  

就算是心里觉着无所谓,也不太在意那杨家小子,张明德却还是决定,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他想要看看对方被吓得屁滚尿流的场面。  

更想看到,当谭方知道杨家那种外强中干的模样,其实根本就是纸老虎,是一些废物。  

是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搓圆揉扁的没用家伙。  

不知道,谭方会不会吞下自己所说的话。  

还天生圣人?  

天生反贼?  

你反一个给爷看看…  

那,真是太喜闻乐见了。  

然后,他看到一群车队逶迤而来。  

速度并不快。  

甚至还带着些防备。  

有些人暗暗握住腰间短枪…  

跟在车队旁边的一些人等,更是拖家带口的,肩挑背扛的,负着许多行礼。  

就像是逃荒的队伍。  

急急惶惶如丧家之犬。  

见到此景,张明德心里就有些好笑了。  

这就是谭方畏之如虎,还让镇守府慎重对待的杨家。  

哈哈…  

城门这里,本就有十余个带枪士卒,再加上自己带来的镇守府二十精锐。  

总共三十余条枪这么指着,竟然还想搏一搏,真是太过天真了。  

难道不知道,民间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