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刺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梨花胜雪,柳絮飘香。  

杨林睁开眼睛,敲着宿醉未醒的脑袋,耳中只听得一阵喧哗叫卖声,有人在耳边细细叫着“少爷,少爷。”  

马车摇摇晃晃的,停了下来。  

他彻底清醒了,掀开帘布看了看,阳光洒进车厢,微微有些刺眼。  

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中间,身着长襟短褂的汉子匆匆来去。  

路旁摆着一些小摊,有人高声叫卖:“卖糖饼喽,上好红糖、花生、芝麻,卖糖饼喽…”  

“豆腐脑,热腾腾的豆腐脑。”  

“烧饼、油条…”  

“卖报,卖报,新一期的浙江官报…”  

小蘑菇长得清嫩秀雅,大眼睛小嘴巴,正是豆蔻年华,明明是个侍女,却作小厮打扮。  

一身短打十分利索,听到车内动静,立即探出蓬松松的蘑菇头,脸上挤满了笑,问道:“少爷,要不要吃碗豆花醒醒嘴?”  

“没胃口,苏堤到了吗?”  

杨林叹了一口气,这些天他一直没有接受自己来到另一个世界的事实。  

这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网络,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消磨这漫长的日夜。  

唯一还有点念想的,就是外面那些还没有经过工业化摧残的风景,说起来,比起后世要美上许多。  

人家是望景怀古,他是看着风景怀念未来,可惜,终究是回不去了。  

好在家中有钱,这个身体的老爹杨守诚是江浙地区小有名气的药商,并且在杭州就有几个药铺和医馆,生意做得还蛮大,倒不会少了他的花用。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重生到…  

杨林扫了一眼马车旁边经过的几个瑟瑟缩缩面黄肌瘦的汉子一眼,目光停留在伤痕脓包密布的沾泥赤脚上,忍不住就打了个寒颤。  

话说回来,自己认为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游戏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在别人看来,自己身着绸缎,脚踏棉鞋…天气微暖的日子,还烤着红泥小火炉,那就是活在天堂中了。  

所以说,人不能不知足。  

重活一世,还活成这般纨绔子弟的样子,已经是上辈子祖上不知道烧了多少高香。  

小蘑菇摇了摇头,掂起脚尖探着脑袋望了望,就有些垂头丧气:“少爷,今天去不成了,连日春雨,堤上都是泥水…  

要不,咱远远的看上两眼,等傍晚的时候去夕照山,看看雷峰塔?”  

“行吧,转道去定胜楼。  

昨天喝得不尽兴,香莲妹子的送别唱得虽然差了一点韵味,少了一些人生经历。但是她嗓子好,唱什么都好听。”  

千古销魂,惟别而已。  

杨林告别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界,想到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他就心如刀绞。  

就算是锦衣玉食的,终日浪荡悠闲,短时间内也调整不过来。  

“好咧。”小蘑菇高声答应,眉花眼笑的头前带路。  

有得吃,她是最喜欢了。  

顺手掏出几个铜子买了一张小报,递给杨林,就赶着马车转道离开。  

她知道,自家少爷前段时间改了性子,凝香苑去得少了。  

去了也基本不过夜,只是喝酒,每天都喝得五迷三道的,清醒时间极少。  

最奇怪的是,本来一读书看报就头疼万分,直呼无聊的少爷,竟然关心起了时事。  

新出的报纸那是一张也不愿错过。  

明明看得十分吃力,估计连字都不能认全,可是看那样子却十分认真,真是逐字逐句的在研读啊。  

要早有这份心劲,也不至于挨了老爷那么多次的毒打。  

小丫头偷偷的瞄了一眼自家少爷,嘴角抿起一丝弧度,又怕被车厢里看书的少爷发现自己在偷笑,掩饰的抬手遮住半拉小脸,摸了摸圆滚滚的蘑茹头。  

繁体字看得很是吃力,杨林尽力克服,连蒙带猜的,也能看得懂。  

这篇洋务局照会日领事将滋事日商拘回惩治并请饬各日商店铺一并迁往租界文讲的是国际关系。  

说的是日本人不满足于租界地区,把触手伸向了其他地区,大建商铺,与国人争利。  

这不,引起了某些民间爱国人士的公愤…  

于是,政策出台了。  

要把他们赶回租界去。  

绍兴、诸暨县近三年禁烟表,这是杭州镇守使张子阳统计的数据,主要是为了大力打击鸦片生意,号召国人抵御毒害…  

在报纸的最后,杨林还看到一则小小的悬赏消息。  

[宣统二年三月十八,未时三刻,诸姓士绅联随从三十一人,行至杭州西郊野狗岭,遇刺,货物被毁,死十七人,诸姓士绅连中三枪,当场殒命。  

据目击者言,刺客擅使双枪,腿法便捷,身形短悍,疑似负伤而逃…有知情密报镇守府,因而缉拿归案者,一次性赏给银元八百,决不食言。]  

“赏得可真重。”  

杨林眉毛跳了跳,他直觉认为,这份悬赏很有些不简单。  

单是密报刺客行踪消息,无需捉拿,就能奖八百元。  

是不是很重?  

这些日子,他已经弄清楚了,银元其实很值钱的。  

八百银元什么概念?在杭州城这里,上好地盘的房子可以买两处。  

普通务工人员的每月工资只有六个到八个银元,八百银元就等于这些人打工一百个月。  

“那个被刺客杀死的诸姓士绅看来是个大人物,被杀之后影响不小。”  

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