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送上门的京东方(2/3)
一了意见,“用阿斯麦来试点!”
为什么选择了阿斯麦呢?毕竟EUV光刻机才是最难、风险最大的,这就超过能力极限了。
可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
原因有几个:
第一,齐磊知道,EUV光刻技术缺失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即便是原本那个时空的阿斯麦,也是十几年后才实现EUV商业化。
这个时空,EUVLLC的主力光刻机企业虽然换成了尼康,但是,多半也起不到什么提速的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时间!而且,这个时间非常充裕,有十年以上的空档。
第二,这十多年的空档期,阿斯麦正好不是只出不进的状态。不像其它项目,不拿出成果全行业都要跟着赔。
别忘了,现在光刻机的技术关卡是“浸润式光刻技术”。
这个技术突破起来不难,就是往光刻机里注水呗,很容易实现。
前世的那个时空,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浸润式光刻机就落地了。
而且,这项技术还能撑很多年。不但留下了缓冲,关键还在于它可以实现盈利。
它能盈利,那参与试点的各方就都能跟着喝口汤。虽然日子肯定也不好过吧,但起码比只出不进要强得多。
这是必须考虑的商业因素。
第三,别看我们比不上米国的三大实验室,还有军方技术。但是其实是在EUV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现有的一些优势领域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在光源、对准系统、电磁稳定平台等等上,不是毫无可取之处。
也就是说,上面需要试点,当然是看到成果最好。可是看不到成果也没关系,也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方案老秦也是同意的,既给展现难度,又能保证低风险。
只是看向马拓……
他要负责这个事儿,而且很亢奋,但是这个方案最难的地方也正是在马拓这里。
光刻机太复杂了,把几万个零件拆分成若干个项目,分别攻关,而且还要进行分类调配,对实施者的能力要求太大了。
更难的是,拓爷也不是全能的,他根本就不了解光刻机。
“小马,这事儿…你能行吗?”
只见拓爷推了推眼镜,“我可以学!”
好吧,拓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习欲,他真的可以从头学起。
听的老秦直摇头,人比人就是没法比啊!
像马拓、齐磊这样的,天生的好脑子,别人终其一生也不一定掌握的东西,到了他们这里,一句“我可以学”,你就得信。
因为他真能学,而且学得会。
上哪说理去?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老秦准备今天放过大领导,明天再去汇报。
然而,生活总是很奇妙的。
对于一些来说,绞尽脑汁,琢磨着怎么开始一场表演,演得漂亮点好赢得更大的舞台。
而对有的人来说,演的漂亮根本就不是问题,他可以演的更漂亮,但缺少的是一个让他表演的机会。
有的人,已经规划好了一二三步。
可有的人没有在这一二三步之内,但是他想进来,而且琢磨了很久,憋了老半天。
但命运就是这么神奇,想进来的人如果再晚十几个小时,等明天老秦把方案报上去,那他注定就是个局外人。
也就是心念一动,提前了那么十几个小时,却改变了所有的布局。
齐磊四人做出决定已经临近黄昏,唐小奕看了看时间,“叫上憨憨姐,还有张洋他们,去东街17号吃烧烤吧?”
老秦一听,“那你们年轻人去吧,我回家歇歇。”
大家也没谦让,老秦毕竟有点“老”,玩不到一块儿去。
四个人正要下楼,各自行动,结果齐磊的电话响了。
是王振东打过来的,“给你介绍个朋友,他想和你谈点合作。”
齐磊没太当回事儿,“谁啊?”
这种找朋友托关系的电话,齐磊接的太多了。自打他干出点成绩之后就没断过,大多数都是不太靠谱的,弄的齐磊有点烦。
“瞎扯淡的别往我这儿推哈!”
王振东一听,“瞎扯淡的我还没空搭理呢!”
“在哪儿呢?我们找你去。”
齐磊听出来王振东挺上心,而且人就在身边。
要么是真靠谱,要么就是王振东的实在关系,肯定是推不掉了。
想了想,东街17号就去不成了,那适合吹牛侃大山,不适合谈正事儿。可是坐了一天,他又实在不想换地方。
“那你们来北广吧!我在雏鹰楼等着你,让人去整点小烧烤?”
王振东,“多来点烤翅!”
一个小时之后,王振东带着一个中年人到了。
齐磊这儿也摆上阵势了。
先是王振东介绍,而齐磊这时候才知道,对方是京东方的创始人——王冬圣。
齐磊不由重视起来,王振东这回没说瞎话,这人确实靠谱。
虽然齐磊在前世对京东方真的不是很熟,也没了解过,可是起码听过,也知道对方是国内显示面板领域的领军企业。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齐磊就不清楚了。
总之,齐磊一下就热情起来了,“你看看,老王也没说带过来的是谁,早知道是王总,我就隆重点了。”
齐磊也没说咱们换个地方,见新朋友得正式一点什么的,这围着课桌吃烧烤喝大绿棒子有点失礼之类的客套话更是一句都没有。
而且齐磊还调侃了一句,“真该隆重点,起码多添两个大腰子啊!”
这话虽然有点调侃过度,对于第一面见面的王冬圣来说,有点不适应。
不过,王振东的一句话倒是让他心里挺舒服,“别介意,你新闻上
为什么选择了阿斯麦呢?毕竟EUV光刻机才是最难、风险最大的,这就超过能力极限了。
可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
原因有几个:
第一,齐磊知道,EUV光刻技术缺失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即便是原本那个时空的阿斯麦,也是十几年后才实现EUV商业化。
这个时空,EUVLLC的主力光刻机企业虽然换成了尼康,但是,多半也起不到什么提速的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时间!而且,这个时间非常充裕,有十年以上的空档。
第二,这十多年的空档期,阿斯麦正好不是只出不进的状态。不像其它项目,不拿出成果全行业都要跟着赔。
别忘了,现在光刻机的技术关卡是“浸润式光刻技术”。
这个技术突破起来不难,就是往光刻机里注水呗,很容易实现。
前世的那个时空,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浸润式光刻机就落地了。
而且,这项技术还能撑很多年。不但留下了缓冲,关键还在于它可以实现盈利。
它能盈利,那参与试点的各方就都能跟着喝口汤。虽然日子肯定也不好过吧,但起码比只出不进要强得多。
这是必须考虑的商业因素。
第三,别看我们比不上米国的三大实验室,还有军方技术。但是其实是在EUV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现有的一些优势领域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在光源、对准系统、电磁稳定平台等等上,不是毫无可取之处。
也就是说,上面需要试点,当然是看到成果最好。可是看不到成果也没关系,也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方案老秦也是同意的,既给展现难度,又能保证低风险。
只是看向马拓……
他要负责这个事儿,而且很亢奋,但是这个方案最难的地方也正是在马拓这里。
光刻机太复杂了,把几万个零件拆分成若干个项目,分别攻关,而且还要进行分类调配,对实施者的能力要求太大了。
更难的是,拓爷也不是全能的,他根本就不了解光刻机。
“小马,这事儿…你能行吗?”
只见拓爷推了推眼镜,“我可以学!”
好吧,拓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习欲,他真的可以从头学起。
听的老秦直摇头,人比人就是没法比啊!
像马拓、齐磊这样的,天生的好脑子,别人终其一生也不一定掌握的东西,到了他们这里,一句“我可以学”,你就得信。
因为他真能学,而且学得会。
上哪说理去?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老秦准备今天放过大领导,明天再去汇报。
然而,生活总是很奇妙的。
对于一些来说,绞尽脑汁,琢磨着怎么开始一场表演,演得漂亮点好赢得更大的舞台。
而对有的人来说,演的漂亮根本就不是问题,他可以演的更漂亮,但缺少的是一个让他表演的机会。
有的人,已经规划好了一二三步。
可有的人没有在这一二三步之内,但是他想进来,而且琢磨了很久,憋了老半天。
但命运就是这么神奇,想进来的人如果再晚十几个小时,等明天老秦把方案报上去,那他注定就是个局外人。
也就是心念一动,提前了那么十几个小时,却改变了所有的布局。
齐磊四人做出决定已经临近黄昏,唐小奕看了看时间,“叫上憨憨姐,还有张洋他们,去东街17号吃烧烤吧?”
老秦一听,“那你们年轻人去吧,我回家歇歇。”
大家也没谦让,老秦毕竟有点“老”,玩不到一块儿去。
四个人正要下楼,各自行动,结果齐磊的电话响了。
是王振东打过来的,“给你介绍个朋友,他想和你谈点合作。”
齐磊没太当回事儿,“谁啊?”
这种找朋友托关系的电话,齐磊接的太多了。自打他干出点成绩之后就没断过,大多数都是不太靠谱的,弄的齐磊有点烦。
“瞎扯淡的别往我这儿推哈!”
王振东一听,“瞎扯淡的我还没空搭理呢!”
“在哪儿呢?我们找你去。”
齐磊听出来王振东挺上心,而且人就在身边。
要么是真靠谱,要么就是王振东的实在关系,肯定是推不掉了。
想了想,东街17号就去不成了,那适合吹牛侃大山,不适合谈正事儿。可是坐了一天,他又实在不想换地方。
“那你们来北广吧!我在雏鹰楼等着你,让人去整点小烧烤?”
王振东,“多来点烤翅!”
一个小时之后,王振东带着一个中年人到了。
齐磊这儿也摆上阵势了。
先是王振东介绍,而齐磊这时候才知道,对方是京东方的创始人——王冬圣。
齐磊不由重视起来,王振东这回没说瞎话,这人确实靠谱。
虽然齐磊在前世对京东方真的不是很熟,也没了解过,可是起码听过,也知道对方是国内显示面板领域的领军企业。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齐磊就不清楚了。
总之,齐磊一下就热情起来了,“你看看,老王也没说带过来的是谁,早知道是王总,我就隆重点了。”
齐磊也没说咱们换个地方,见新朋友得正式一点什么的,这围着课桌吃烧烤喝大绿棒子有点失礼之类的客套话更是一句都没有。
而且齐磊还调侃了一句,“真该隆重点,起码多添两个大腰子啊!”
这话虽然有点调侃过度,对于第一面见面的王冬圣来说,有点不适应。
不过,王振东的一句话倒是让他心里挺舒服,“别介意,你新闻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