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无情无义一视同仁周小宽(2/3)
观念上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越是那些甚至初中就辍学,或者初中以后就去随便糊弄个职高,一年到头糊口都难的,就越是觉得周宽年纪这么轻挣了钱是‘罪该万死’的。
而有那么几个上过大专、本科的,虽然也会羡慕周宽,但更认为周宽发了财对嘉鱼桥整体来说都只有好处。
尽管周宽一直在被大家或有意或无意的点名、撩刺,但他就是没着急开口。
现在的光景,他随便说两句话是起不了作用的。
倒是周钰忍了又忍,还是看不过去,讲了句:“周宽挣钱不是今天一天的事情,之前也没什么不一样吧。”
“……”
左右闹腾得差不多了,周宽才笑着开口:“本来计划这两天请各位叔伯一起坐一坐,有些事情想请各位叔伯也拿个主意;
不过既然现在碰巧了,如果各位叔伯不介意的话,趁着天气还不错,坐下来讲几句。”
“无论怎样,我们都共同住在嘉鱼桥,以嘉鱼桥为家。”
随着时代的变迁,嘉鱼桥这样小小的山村里,邻里三四之间越来越不存在过不去的矛盾。
外面的天地太宽广了,这么一比较,东西不到一公里,南北不到半公里的小山坳坳能有几多大的事情。
真要有那种世代都过不去的矛盾,早就一家老小都离开嘉鱼桥了。
所以,经周宽这么一开口,直叔率先表态同意,接着是其他一些叔伯,很快就扩散到了整个嘉鱼桥的家家户户。
就在老周家屋前的邻里三四也没闲着,很快摆起了桌子椅子。
也正好老周家筹备盖房,所以特地新购入了一些椅子、桌子预备给直叔他们这些帮工师傅们平时歇脚吃饭。
周宽也没闲着,从宾利的后备箱抽出了几条中华,拿了瓶茅台。
自打接到从羊城拖送过来的宾利后,周宽就在汽车后备箱常备了一整箱的中华,也常备了几瓶茅台之类的酒。
别的不说,香烟是零零散散用完了一箱多。
很快,嘉鱼桥家家户户都来了一两个人到老周家这边,在屋东侧的平整空地上围着一张拼凑出来的超大长桌落座,瓜果花生香烟样样齐全。
周宽也入了座。
笑着寒暄了几句,周宽才有条不紊的说:“首先感谢各位叔伯赏脸。”
“是有一点小事情,跟大家共同商量讨论一下。”
“第一个事,嘉鱼桥这条主路的硬化、机耕道的修建等等,确实跟我有点点关系,但是,顶多算是我顺便提了一嘴,就这么点关系;
所以这方面包括直叔、我爸爸都存在一些误会。”
“当然,把各位叔伯请过来,不是为了这件已经开始落实的事情。”
‘咳咳咔咔’的嗑瓜子声、‘咳咳’的清嗓子音、‘窸窸窣窣’的各种杂音里,周宽一直面带笑容,语速不快不慢,从容不迫的讲着。
坦然、轻松。
这种姿态就让嘉鱼桥很多有点见识的人顿觉不同了。
略作停顿,周宽才说起正事:“第二个事,可以说跟我们嘉鱼桥都有关。”
“从回来的这些天里,我一直有跟县里的头头脑脑商谈、讨论一些事情。”
“昨前天才确定下来,我在羊城开办的公司将在白华投资一千万,主要是发展一个电商产业试点……”
周宽没再往下说。
现场的环境不允许。
一千万这个数字一出来,直接让众人有了说话欲望。
“我的妈呀,远初你儿子是真的厉害,一千万说一千块一样。”
“周宽到底有多少钱啊!”
“一千万都跟洒洒水一样。”
“投资……难怪!”
“要过了年周宽才有19岁吧,他现在就跟县太爷他们讨论事情了啊?”
“这要是再过个几年就是跟市里、省里讨论了吧?”
“确实有这个可能性,随便拿得出一千万,起码得有个把亿吧?”
“……”
人越多,越容易七嘴八舌。
无论是周远初、周钰还是周宽,都是免不了在这个当口被口水、唾沫飞溅包围。
还得不断回答一些重复性问题。
很正常。
总体来说,比刚开始邻里三四忽然知道周宽特别有钱时,状况要好多了……
好片刻后才有终于有比较望重的人开口:“先不要着急,听周宽讲完,你们都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还没有周宽一个年轻后生这么稳重。”
“……”
迎着大家齐刷刷望过来的视线,周宽面上笑容不减,语气平和:“虽然这次投资只是试点,但会提供很多机会。”
“估计像是阳哥、九哥你们在外面多年应该听过电商。”
“在白华投资的电商产业主要是给一些对电子商务整个领域有兴趣的白华本地人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引导;
包括但不限于开设网店、加盟物流、店铺运营、商品生产等等环节上的支持;
更具体更详细的内容,我的公司会派遣一个专业的团队进驻在县城。”
说到这里,周宽特地停顿下来,给众人提问的机会。
果然,阳哥先问:“能不能先实际跟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我或者我家里能在这个里面做点什么?”
闻言,周宽略作整理,说:“其实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执行,不会搞统一规划;
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参与,比如像阳哥你家里可以试着开个网店卖特色手工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竹编品、农副产品、手工针织品;
还可以开个物流快递点,专门收发快递;
还可以更进一步,承接物流托运。”
“……”
周宽简单举例说明后,众人各自讨论起来。
说什么的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