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我愿意为那片土地付出我的心血(2更)(2/3)
来赌未来某一天的可能性,他自己才几斤几两。
听周宽这么一说,谭晓蔓更是十分满意,又说:“黄金这方面……”
还没说完就被周宽给打断了:“黄金其实是附赠给你的消息,你家里应该本来就配比了资金,可以适当加多一些。”
“这家新公司不打算去搞那么久的投资项目。”
于是谭晓蔓就深看了眼周宽:“终究……”
周宽也是安静的看着谭晓蔓,直到她憋了回去。
谭晓蔓很快又说起了正事:“1500万算是风险投资,我也不占你便宜。”
说话间,谭晓蔓将她写画过的一张纸递给了周宽。
“这是我的设想,新公司的股份分成三大块,比例分别是15%、35%、50%。”
“你以信息价值入股,计作35%的这一块,50%的这块,我们按3比2的比例分别出资。”
“15%的这块计为1500万投资款的股份,这部分有两个安排,一是按比例享受分红,一是经营状况良好,逐年按比例退出本金,股份转移到我的名下。”
周宽数学还可以,提前也想过股份分配方案,最后只说了句:“比想象中要占多了一点便宜,希望将来能让你觉得这笔投资很值。”
谭晓蔓展颜一笑:“那就这么定了。”
“行,你现在不觉得亏,将来也不会。”周宽平静道。
他有这个信心,最起码让谭晓蔓获得比把这笔钱投入别的金融产品上更多的收益。
就算只有35%的股份,按照他设想得有几个亿存款,谭晓蔓投的1500万怎么也能翻个五六七八倍!
这种股份分配方式说起来很复杂。
实际上要做的是:共同出资50万注册公司,周宽出30万,谭晓蔓出20万。
实际股份比例是:周宽35%+30%,注册当天就有。
谭晓蔓是20%,加后续才有的15%,只是多转了一道手,实际是一直享有这15%的分红权,而且本金1500万会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逐年退出。
说到底眼下还是周宽占了便宜。
因为有一个大前提,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投资款1500万才会逐年退出。
如果更直白的说:
就是周宽拿30万注册公司,拿着谭晓蔓总共给的2500万尽情操弄,享受这笔款子总收益的65%。
为什么能享受到这么多,几乎完全就是周宽提供的信息有价值,知道大方向操作流程。
谭晓蔓要做的是,拿20万注册公司,拿1500万投资,再拿1000万过桥款,再负责帮忙搭起公司框架、通过她的关系来找合适的人等等,最后能拿到总收益的35%。
与此同时,谭晓蔓承担第二笔1500万投资全部损失的风险。
承担第一笔过桥款或有损失的风险。
周宽承担没成功的压力,而且看起来最坏的结果似乎只有:失败了,拍拍屁股换下一个。
那谭晓蔓是傻子吗?
是也不是。
不是的一方面:
谭晓蔓从草台中国微博网的成功、内存条的成功、以及对周宽之前一一阐述的未来形势的认同,知道这笔钱投出去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哪怕只有总收益的35%,也会超过她将这笔钱投入到任何一个金融产品上的所得的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
是的一方面:
谭晓蔓自己投入1000万能在月底创业板开市当天差不多翻倍。
而现在,谭晓蔓却只能得到350万+原封不动重新回到账户上的1000万。
整个过程里就是周宽随便提了句,谭晓蔓直接损失了650万。
不仅如此,谭晓蔓还准备给周宽投1500万,她不投,就不用承担完全损失这1500万的风险。
怎么说呢,反正凡事都有两面性。
谭晓蔓早就认为周宽值得投资一下,但当时的想法是两三百万。
后来越来越顺眼,就变成了现在的1500万。
既然是投资,那自然就是论眼光说话,眼光不行就认栽……
周宽一眼就看出来谭晓蔓拿出来的这个股份分配方案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不偏不倚。
这也是周宽拿投资款最最理想的那种形式。
反正,如果想要以最理想状态先搭上创业板这个顺风车,周宽都得拉投资,早有首尾的谭晓蔓便是毫无疑问的最佳选择。
“……”
…………
之后,周宽又主动提到了草台的事务:“草台这边需要几个人打理广告业务。”
“现在模式已经成形,相关商务也简单得多,只要是相关从业人员就能搞定。”
对此,谭晓蔓并不意外,稍作思考就说:“反正新公司的模式也是效仿中国微博网,正好给员工一个兼职加熟练的过渡机会。”
“这事情我会搞定。”
草台只会开发中国微博网这一个概念产品,之后依旧是专注于域名买卖,在卖完域名之后就会走完它的一生。
现在多加的这一手安排,正如谭晓蔓所说,能给新公司部分员工一个过渡机会。
其它的就是将周宽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抽出精力放在新公司上面。
另一面……
谭晓蔓望着周宽笑了起来,打趣道:“周总还不打算跟我说说你要做的梦想事业是什么吗?”
“难道就一点都不需要资金?也一点都不需要我的帮忙?”
越说还越来劲了。
而且还摆明了是在打趣周宽。
毕竟,一般意义上,提到梦想这种东西,很难与传统意义上能挣钱这事搭嘎。
周宽自己设想的时候,都不觉得能挣钱。
听周宽这么一说,谭晓蔓更是十分满意,又说:“黄金这方面……”
还没说完就被周宽给打断了:“黄金其实是附赠给你的消息,你家里应该本来就配比了资金,可以适当加多一些。”
“这家新公司不打算去搞那么久的投资项目。”
于是谭晓蔓就深看了眼周宽:“终究……”
周宽也是安静的看着谭晓蔓,直到她憋了回去。
谭晓蔓很快又说起了正事:“1500万算是风险投资,我也不占你便宜。”
说话间,谭晓蔓将她写画过的一张纸递给了周宽。
“这是我的设想,新公司的股份分成三大块,比例分别是15%、35%、50%。”
“你以信息价值入股,计作35%的这一块,50%的这块,我们按3比2的比例分别出资。”
“15%的这块计为1500万投资款的股份,这部分有两个安排,一是按比例享受分红,一是经营状况良好,逐年按比例退出本金,股份转移到我的名下。”
周宽数学还可以,提前也想过股份分配方案,最后只说了句:“比想象中要占多了一点便宜,希望将来能让你觉得这笔投资很值。”
谭晓蔓展颜一笑:“那就这么定了。”
“行,你现在不觉得亏,将来也不会。”周宽平静道。
他有这个信心,最起码让谭晓蔓获得比把这笔钱投入别的金融产品上更多的收益。
就算只有35%的股份,按照他设想得有几个亿存款,谭晓蔓投的1500万怎么也能翻个五六七八倍!
这种股份分配方式说起来很复杂。
实际上要做的是:共同出资50万注册公司,周宽出30万,谭晓蔓出20万。
实际股份比例是:周宽35%+30%,注册当天就有。
谭晓蔓是20%,加后续才有的15%,只是多转了一道手,实际是一直享有这15%的分红权,而且本金1500万会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逐年退出。
说到底眼下还是周宽占了便宜。
因为有一个大前提,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投资款1500万才会逐年退出。
如果更直白的说:
就是周宽拿30万注册公司,拿着谭晓蔓总共给的2500万尽情操弄,享受这笔款子总收益的65%。
为什么能享受到这么多,几乎完全就是周宽提供的信息有价值,知道大方向操作流程。
谭晓蔓要做的是,拿20万注册公司,拿1500万投资,再拿1000万过桥款,再负责帮忙搭起公司框架、通过她的关系来找合适的人等等,最后能拿到总收益的35%。
与此同时,谭晓蔓承担第二笔1500万投资全部损失的风险。
承担第一笔过桥款或有损失的风险。
周宽承担没成功的压力,而且看起来最坏的结果似乎只有:失败了,拍拍屁股换下一个。
那谭晓蔓是傻子吗?
是也不是。
不是的一方面:
谭晓蔓从草台中国微博网的成功、内存条的成功、以及对周宽之前一一阐述的未来形势的认同,知道这笔钱投出去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哪怕只有总收益的35%,也会超过她将这笔钱投入到任何一个金融产品上的所得的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
是的一方面:
谭晓蔓自己投入1000万能在月底创业板开市当天差不多翻倍。
而现在,谭晓蔓却只能得到350万+原封不动重新回到账户上的1000万。
整个过程里就是周宽随便提了句,谭晓蔓直接损失了650万。
不仅如此,谭晓蔓还准备给周宽投1500万,她不投,就不用承担完全损失这1500万的风险。
怎么说呢,反正凡事都有两面性。
谭晓蔓早就认为周宽值得投资一下,但当时的想法是两三百万。
后来越来越顺眼,就变成了现在的1500万。
既然是投资,那自然就是论眼光说话,眼光不行就认栽……
周宽一眼就看出来谭晓蔓拿出来的这个股份分配方案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不偏不倚。
这也是周宽拿投资款最最理想的那种形式。
反正,如果想要以最理想状态先搭上创业板这个顺风车,周宽都得拉投资,早有首尾的谭晓蔓便是毫无疑问的最佳选择。
“……”
…………
之后,周宽又主动提到了草台的事务:“草台这边需要几个人打理广告业务。”
“现在模式已经成形,相关商务也简单得多,只要是相关从业人员就能搞定。”
对此,谭晓蔓并不意外,稍作思考就说:“反正新公司的模式也是效仿中国微博网,正好给员工一个兼职加熟练的过渡机会。”
“这事情我会搞定。”
草台只会开发中国微博网这一个概念产品,之后依旧是专注于域名买卖,在卖完域名之后就会走完它的一生。
现在多加的这一手安排,正如谭晓蔓所说,能给新公司部分员工一个过渡机会。
其它的就是将周宽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抽出精力放在新公司上面。
另一面……
谭晓蔓望着周宽笑了起来,打趣道:“周总还不打算跟我说说你要做的梦想事业是什么吗?”
“难道就一点都不需要资金?也一点都不需要我的帮忙?”
越说还越来劲了。
而且还摆明了是在打趣周宽。
毕竟,一般意义上,提到梦想这种东西,很难与传统意义上能挣钱这事搭嘎。
周宽自己设想的时候,都不觉得能挣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