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炸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晋东反击战大捷!”

“收复娘子关、井陉、石门!”

“重创敌21师团,全歼敌第39步兵旅团,半月合计歼敌2.5万!”

‘晋省抗战简报’爆出的一连串的标题犹如重磅炸弹在神州大地上炸响。

当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中日双方聚集兵力达百万众的华中会战上时,晋省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却再度传来喜讯。

全国为之沸腾!

如果说9月中旬那场空战胜利是为整个中华民族抗战注入一针兴奋剂的话,那这场突如其来的晋东反击战大捷完全可以让人突然生出一种‘雨停了天晴了,咱中国又行了’的错觉。

因为新闻上写得很清楚,此战,是第二战区主动出击,中日双方以8万对8万,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而且这次也不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攻中有防,防中带攻,中日双方将领拿着并不多的棋子在太行山中的一次博弈!

兵力相差无几,也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却将日军打得大败,全歼一个步兵旅团不说,还收复娘子关、井陉、石门等要地,虽说只仅仅半个月就再度撤离,但那也意味着中国军队有信心更有能力攻克城池和要塞。

这,是整个抗战一年来的首次!

尤其是‘晋省抗战简报’的特约记者对683旅旅长程旅长的专访,其内容之劲爆,让程大旅长都火到了国外。

西方报纸引用了其中几句坚定全中国全中华民族抗战言论后,更是在文章最后点评:中国这头睡狮即将苏醒,令日本人头疼的铁血战将已然出现。

用男人的话,就是一切都在酒里!

该夜,683旅三位军事主官尽皆酩酊大醉!

但那都值得,从今日开始,683旅三大主力团,771团和独立团更换全日械装备,772团则更是淘汰所有日械装备,转而按照四行团的装备清单进行装备了。

咋的,这是回家就扮老?

“狗日的,赵师长才是石门最高指挥官,你不冒他的名,为何冒我的名?”程大旅长狠狠灌了一大口酒,质问唐刀。

而在石门之战中,歼灭日军3000伪军2000余的所有缴获,也都给了其他参战各部,但就是这,也属于晋东反击战缴获第二多的部队。

10月9日,四行团召开烈士安葬大会,并在烈士陵园对有战功人员授勋。

为了不让唐刀有其他想法,甚至派出集团军副参谋长来大口子洞镇参加四行团的授勋大会,那可是八十集团军大部分战术的制定者。

首先是墓穴的挖掘,唐刀一声令下,刚刚加入新兵营的2000新兵承担了此项任务,这也是新兵们新兵营上的第一堂课。

“也不用另寻位置,就葬在我四行团烈士陵园,他们都是为国牺牲的将士,烈士陵园管理处会登记造册记录所有安葬的烈士信息!”唐刀自然是没口子的同意了。

当然了,程旅长携麾下重将来大口子洞镇的目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兴师问罪’和打秋风,而是要和唐刀商量此次战后论功行赏、牺牲将士安葬等重要事宜。

旁边同样狠狠陪了一大口酒的王小强同志乐呵呵的看着,就想知道这位鸡贼老弟怎么圆这个场子。

还没踏上战场,就要直面死亡!

任何胜利,都是血淋淋的牺牲换来的。

此次晋东大战,为何庞大运输队一直来回运输三趟花费时日近20天,可不止是那批物资太过庞大的关系。

正如解固基团长那位双目失明的老母亲所说的:我养你小,你陪我老,儿子,你身子虽被日本鬼子的大炮炸碎,但你平日所穿衣衫还在,娘就知道,你还在娘身边!

八十集团军有新的规划,511师将继续在晋西北的敌后牵制日寇,921师将开赴冀省,化整为零绊住日寇南进之脚步,晋东南将只会留下集团军总部、和少量保卫部队。

唐刀扫了一眼酒盅,还在估量这位大哥的酒量,就看那边王小强和683旅参谋长也跃跃欲试,当下苦笑:“你们三位都来了,也别用酒换枪了,这次晋东之战我团缴获的所有日式武器,除105榴弹炮外,其余全部归你683旅好了。”

中国人不关心日本陆军少将的脑袋真的能不能踢,主要是对足球这项新型运动挺感兴趣。

这次,四行团参战官兵战死超过2000人,尤其是刚成立的4营伤亡尤其惨重,1400余官兵连同老澹台和小何老师号召的千余民兵、工人、技术员合计战死809人,战死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二十五,若是再加上受伤的,伤亡率直达百分之五十!

但如果加上683旅此次战死的2500余官兵,烈士陵园将会一次性下葬超过4500人,这对刚成立不久人手仅10人的烈士陵园管理处绝对是个极大的考验。

而排在他前面的,不是第二战区司令官也是集团军军长!

比如那句:我683旅全军打算在部队休整期开展足球运动,以纪念此战牺牲的官兵,高木义人少将那颗肥头大耳的脑袋就挺圆呼!看着都想轮两脚。

这话可不是唐刀说的,而是在华中会战中杀得双眼血红的薛姓军长激愤之下在记者招待会上指着某亲日的西方记者的鼻子所说的原话。

幸好因为保密的缘故,军方不允许任何少将级以上军人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否则,程大旅长的夫人一定惊讶的发现自己丈夫既年轻又帅气。

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上的敌人还少吗?鬼方、东胡、匈奴、突厥、女真,蒙古,那一个不是强大到令欧亚大陆震颤,可现在除了偏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