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 起源墙破了(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有超级英雄脑门冒出的七彩雾光汇合在一起,持续形成闪耀整个多元宇宙的七彩白光——希望与惊奇之光。

“噼里啪啦!”随着电弧闪烁的声响,七彩光芒渐渐消散,金灿灿的纳布头盔再次出现在肯特头上。

声音中还带着些惊恐和急切。

这真的不是巧合。

我们最初得到的第十金属为液态的水滴,几乎和梦君墨菲斯在梦境中展示的一模一样。

百特曼道:“第十金属可以铸造万物.换个说法,它原本就包含在宇宙万物中。

我不愿为了区区第十金属消耗自身的情感。

如果巴巴托斯是正常死亡,哪怕今次的“黑暗之夜”危机结束,只要它改写的“蝙蝠侠黑暗故事集”依旧存在,那么它未来随时可以再次降临在百特曼身上。

站在他对面的几位超级英雄对视一眼,最终由哈尔乔丹站出来解释道:“光明多元宇宙是针对巴巴托斯的黑暗多元宇宙而言。

情感有多浓烈,意志有多坚定,第十金属的效果就能多强大。”大超环顾众英雄,接着又看向哈莉和纳布,“我们也需要了解宇宙法则的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那是真正的修改,不是幻境,也不单纯是噩梦或者说,巴巴托斯亲手编织的黑暗故事取代了你原本的光明故事。

哈莉道:“第十金属对你的修改相当于存档重启,将你的状态完全调整到修炼《幻魔心经》之前。

我身上的装备皆来自第十金属,由第十金属锻造而成。

“啵!”一团明灭不定的金色光球从时间之河底部飞出,如流星般落向哥谭。

“不愧是第十金属,比第九神金强太多。可惜它已经有了主人,太可惜了.”头盔下传出纳布洪亮有力的声音。

众人神色一怔,陷入沉思之中。

因为“蝙蝠侠黑暗故事集”是因,导致了“蝙蝠侠是带着巴巴托斯进入光明多元宇宙的‘马车’,是它降临光明多元宇宙后的容器”的果。

无论是没有生命的物质,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能与第十金属产生共鸣反应。”

当时我的身体并不疲惫,精神力依旧旺盛,但莫名其妙有种‘神枯力竭’的感觉,像是内心中某一处变得虚无空荡。

“你说的问题我们当然考虑过。”百特曼先瞥了哈莉一眼,又看向纳布头盔道:“在我们的救世计划中,没有哈莉的存在。

它们从我们自身的希望与惊奇情感中诞生,可以完美接纳我们的意志。

一切都在变得美好,因为引导它们改变的是希望与惊奇的思想。

如果超人自己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不堕落,众生提起‘希望’时,下意识联想到超人,超人就能获得某种力量,并最终蜕变成思维化的‘希望化身’。

哈莉静静站在一边,始终一言不发,表情平淡.仅嘴角勾起微不可察的弧度。

“我和你不一样,哪怕我也读档重启,只不过回到被巴巴托斯腐化之前。别废话了,开始吧!”

在世界熔炉中凝聚第十金属的原料是情感,你们可以向熔炉提供活泼的情感。

命运头盔只需要他的身体,不在乎他原本有没有力量。哪怕他始终做个麻瓜,也完全不影响“命运博士”的工作。

这会儿金膜的耐久度都没磨光。

“思维生命潜能该如何判断?除了凝聚第十金属,能不能帮我们进化成思维生命?”戴安娜问道。

她相信大超、布鲁斯、戴安娜远比她更合适成为领导者。

哈莉叹道:“虽然我不清楚世界熔炉是如何运转的,但我敢肯定,超人、布鲁斯和戴安娜一定是竭尽全力的提纯第十金属。

不是第十金属不够强。

总之,已经被彻底吸收N金属,已经与当事人的灵魂绑定,类似神灵的本命神器,凡人难以抢夺。足以扭曲规则、掌控规则的至高或神王,可以抢,但前提是得彻底弄死对方。

又比如你自己,代表了‘不屈之战意’,这也是一种思维化的概念。”

她心急如焚,立即冲出命运之囚笼,在巴巴托斯启动‘十方寂灭’前将危机化解于无形。”

后来他成为纳布修炼《幻魔心经》的实验体,因祸得福,精神力暴涨,灵魂发生质的蜕变,终于突破瓶颈,成为魔法大宗师。

我们自然要用意志力将第十金属锻造成为兵器,也即是铠甲与刀剑。

《幻魔心经》修炼到大成,必然超脱多元宇宙,它的能级不低于第十金属。

那么纳布索要一块第十金属的愿望便无法实现了。

“你的意思是,超人、戴安娜、布鲁斯在世界熔炉中凝聚第十金属时,付出了未知却巨大的代价?”哈尔乔丹面色微变。

“如何?”百特曼上前一步,问道:“纳布恢复如初了?地球的基础法则系统呢?”

可是哈莉,我失去了什么呢?

所有人类、所有思想连接在一起,充满整个世界的七彩光芒更加庞大。

她一边和命运斗智斗勇,一边通过《命运之书》观察地球和我们的状态。

这也是巴巴托斯亲自在梦魇中折腾百特曼的原因。

一个巨大的光团在挑战者山下的雪地升起,光芒照射之处,世界如水波般泛起丝丝涟漪。

“吴谭只是被俘,没有死,巴巴托斯还找到转世重生在某个平行宇宙的反监。

纳布若有所思道:“你们通过身上的第十金属铠甲,与整个多元宇宙形成共鸣,找到所有不和谐的现实与故事,让它们读档重启。”

百特曼看了众人一眼,点头道:“既然哈莉这么说,那我们开始吧。”

纳布神王,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